EN
"/>
建筑“女魔头”扎哈25岁的毕设:用建筑打破秩序,飞出平面!
2023/03/16
作者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


她毕生游走于争议与赞誉之间,有人给她的作品打上“史无前例”、“颠覆认知”、“惊艳四方”的标签,也有人毫不留情给出“华而不实”、“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这样的批判。

她脾气火爆、对待工作极为严苛,也因此得了个“建筑界女魔头”的称呼。

01

即便身处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经历过有意无意的性别偏见;即便曾经由于种族和超前的设计理念,遭到这样那样的歧视、质疑。


但这些从来不是磨灭她对建筑事业热忱与信仰的理由,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在阿拉伯语中“Hadid”译为“铁”)坚不可摧、坚定不移。



打破秩序,飞跃平面

扎哈·哈迪德25岁毕业设计



1950年,扎哈·哈迪德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彼时的伊拉克还没有陷入混沌泥沼,而是最先进的中东强国。


扎哈的父亲是当时的民主党领袖级人物,优渥的家境让她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足够支持她培养兴趣爱好,为梦想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


小时候的扎哈热衷在家里四处涂鸦,有段时间她被波斯地毯的繁复、神秘深深吸引,动不动就盯着那如同魔法般的花纹出神。


父亲曾经送给她一面不对称的镜子,这又激发了扎哈对不规则、不完整的浓厚兴趣。


640.png

扎哈·哈迪德童年旧照 © ins zhhahadidarchitects


而这在后来也被她大胆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打破固有秩序,用不对称和错位为建筑赋予层次和张力。

据扎哈回忆,在她11岁时就有了成为建筑师的想法,可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读大学时,她却选择了数学专业。


当然,这段求学经历也为她的作品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拓扑、凸体几何、双曲几何、黎曼面理论……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与复杂的数学逻辑、几何算法密不可分。


640.jpg

2014~2019,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 HuftonandCrow


大学期间,扎哈发现自己对建筑的热爱愈发浓烈。


22岁那年,为了她的理想和学业,全家人陪她一起移居伦敦,也是从这时开始,扎哈才从真正意义上接受了正规、系统的建筑学教育。


进入全世界最具声望和影响力,也是英国最老的独立建筑教学院校——AA建筑联盟,翻开了人生新的篇章,也开启了探索建筑的奇妙之旅。


640.png童年时期在罗马的扎哈·哈迪德 © ins zhhahadidarchitects


在AA学习期间,由于导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影响,她迷上了俄罗斯几何抽象绘画先驱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至上主义。


正如马列维奇所说:“变形并不是指艺术家为了一种新造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变形乃是从物体本身去感知绘画的元素。”


相比于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身,至上主义更注重感知体验,扎哈脑洞大开:“为何不试着把这些抽象的艺术,转化为实际存在的建筑?”


抱着这样天马行空的想法,她真的在毕业时交出了一份足够令人震惊的答卷——Malevich’s Tektonik,这是一个位于泰晤士河的14层酒店设计,灵感就来源于马列维奇的画作。


640.png

1976-1977, Malevich's Tektonik © Zaha Hadid Foundation


当线条不再是横平竖直、规规整整的硬朗模样,那些纯粹的几何形态经过结构、重组,构造出一个看不见的四维空间,更加开放地、自由地“飞”出平面,漂浮于水面之上、城市半空……


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扎哈被留在学院成了一名教师,但无处安放的创作激情,让她并不想满足于现状。


27岁的扎哈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做了两年的学生及六个月的合伙人之后,成立了的个人工作室,但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她,为了让人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只能踏上疯狂投标、参加各种建筑、设计大赛的道路。



从“纸上建筑师”到“曲线女王”

一路荆棘,一路向前



然而,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很多作品都被认为是荒不实用、没意义的,以至于大部分都只能躺在图纸上无法建成。


直到1982年,这匹蛰伏已久的“黑马”终于遇到了她的伯乐。


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上,扎哈设计的作品由于过于抽象、超前,原本在初审时就被淘汰,但好在慧眼独具的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在一堆废纸里发现了她的方案,并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


就这样,扎哈爆冷门夺冠,而这次的初露头角,也为她提振了士气,看到了希望,让她有信心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640.png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扎哈事务所 © Thomas Mayer


但甭管是大环境,还是与生俱来的特立独行,让扎哈的成名之路布满荆棘。


好在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足够长久的热忱,支撑着她一路向前。


一晃又是10余载,43岁的扎哈终于等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可以建成的建筑——位于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维特拉公司消防站。


640.png

1991-1993, Vitra Fire Station © Christian Richters


混凝土自带的厚重、朴实,不同大小几何体的排列组合,尖锐、倾斜、让人捉不透,却又恰到好处地分割出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域。


前所未有的设计风格、浓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拉开了解构主义的序幕,也让扎哈一战成名,从此触发进击模式,一发不可收拾。


640.png

1994-1996, Cardiff Bay Opera House

© Zaha Hadid Architects


随着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伯吉瑟尔滑雪台、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理查德与洛伊丝·罗森萨尔当代艺术中心等建筑的落地,独属于扎哈的建筑风格愈发清晰,众人所担忧的“无法建成”也迎刃而解。


640.png

2002, Bergisel Ski Jump © Hélène Binet


2004年,54岁的扎哈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建筑师。


不管是对于扎哈本身,还是整个建筑界,这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普里茨克奖评委会主席罗特赫斯柴尔德勋爵给出这样的评价:“如同她的理论和学术工作一样,作为实践建筑师的扎哈·哈迪德对现代主义的追求是坚定执着的。她总是富有创造力,摒弃现存的类型学和高技术,并改变了建筑物的几何结构。”


这一次,殊荣加身的扎哈·哈迪德成功出圈,被更多人熟识,更多的曝光机会、更专业的建筑出版物……即便大器晚成,但她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640.png

2003-2010, 广州歌剧院 © Iwan Baan


解构主义、非线性、混凝土,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扎哈的作品中,建筑不再只是刻板印象里中规中矩的立方体,灵动、梦幻的曲线勾勒出颠覆想象的超流体立面,光滑的、细腻的、流动的,如同“漂浮”在半空般,连接着现实与未来。


640.png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 © Iwann Baan


正如扎哈所说“全世界360度,何必局限于直线。”


2012年,扎哈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大英帝国女爵士勋章。


2015年,扎哈成为首位获得英国建筑界最高奖项“皇家金奖”的女性建筑师。


2016年3月31日凌晨,扎哈因心脏病去世,65年的传奇人生谢幕。


640.png

扎哈·哈迪德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开创性的解构主义建筑展上亮相 © dezeen


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不仅引领了建筑语言发展的新风潮,更是为业内,乃至整个世界留下了珍贵的建筑瑰宝。


不管是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未建成”,还是遍布世界各地令人眼前一亮的“建成”作品,抑或是仍在不断被建成的项目,她从未停止制造出其不意的惊喜!


专栏编辑|Mel

发文编辑|Miranda

审核编辑|Zyi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96%A9%E5%93%88%C2%B7%E5%93%88%E5%B8%9D

https://www.pritzkerprize.com/cn/%E5%B1%8A%E8%8E%B7%E5%A5%96%E8%80%85/zhahahadide

https://www.zaha-hadid.com/https://www.nytimes.com/2016/04/01/arts/design/zaha-hadid-architect-dies.html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5731.html

https://www.dezeen.com/2022/05/26/zaha-hadid-deconstructivist-architect/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06022919/

http://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38160633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