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丝路:
从城市尺度到建筑尺度
重现历史信息、 聚焦大师精神
西安曾是「丝绸之路」的节点,这条古老的商路促进了文化、商品、技术和人员的交流。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西安再次成为连接东亚、南亚、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
近半个世纪以前,1985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奥地利建筑师Hans Hollein,就曾提出“未来将会是资讯时代“。今天的西安以全新的「科技与信息之路」开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活动所在的位置正是位于“双中心”城市——丝路科学城的核心地段,随着丝路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将为西安打造了全新的城市封面,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
新时代下,当我们探讨「丝绸之路」,从城市尺度到建筑尺度,希望能够重现历史信息、 聚焦大师精神。学术年第一期,将以“折叠丝路”为主题,从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建筑集群与城市公共空间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建筑产业的发展,塑造区域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软实力。这里的折叠,并非物理的折叠,而是时空的折叠。作为时空折叠语境下的产物,建筑、景观、城市在不同尺度下服务于新的时代。
我们邀请到国际外知名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共聚西安,一同探讨文化建筑集群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以及如何将丝路文化的影响力融入到西安的城市发展中。而另一面,西安曾经的重要历史角色,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当一个个地标建筑拔地而起,绝大多数的人们却是透过媒介来认识建筑与城市。
希望在这次学术沙龙中思考:在科技和网络信息过溢的时代,建筑与景观的存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如何透过信息时代所拥有的特殊媒介来重新定义、审视它们?
一起走进各位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眼中的
建筑群像
——信息时代下的城市与建筑
马清运,生于1965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工程学士学位,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苏黎世工学院等多所欧美顶级院校的客座教授。1996年马清运在纽约创立美国马达建筑设计事务所,1999年在中国创立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连续两年受邀担任2007、2008美国罗马学院奖评委,被评为“建筑先锋”、“欧亚建筑新趋势代表人”,2010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马清运曾担任青浦区城市发展建筑顾问,美国洛杉矶规划委员会委员,期间参与了洛杉矶生态走廊,奥运村再使用规划,等多项讨论评审,为城市的空间发展及设计生态做出有益工作。担任迪士尼上海项目顾问以及阿布扎比文化旅游局的规划及建筑评审委员。
他的实践跨越艺术、教育、商贸、时尚、展览及公益等多个领域。
分享主题:
“折叠丝路”
出生于北京的马岩松,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哈尔滨大剧院、胡同泡泡、朝阳公园广场、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厅、衢州体育公园及义乌大剧院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2014年,马岩松获邀成为美国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首席设计师,成为首位获得海外重要文化地标设计权的中国设计师。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个展、出版物和艺术作品,与公众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分享主题:
“建筑与精神”
施特凡·瑞沃勒于2021年成为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负责gmp北京办公室的工作。瑞沃勒曾就读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及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他在gmp主持设计了许多知名项目,其中包括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丰台火车站、亚洲金融大厦暨亚投行总部、上海外滩SOHO、北京CHAO酒店、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滨海文化中心等。
分享主题:
“数字时代的建筑”
在虚拟时代的去物质化世界中,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属性的存留应如何放大物理体验的吸引力。演讲通过三个项目——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亚洲金融大厦暨亚投行总部和CHAO酒店来阐述建筑对数字时代的不同回应:带有数字化特征的建筑外观与建筑空间,以及建筑在数字媒介中的呈现。
凭借超过 25 年的景观规划和设计经验,李程先生(Lee Parks)屡获殊荣的项目创造了低影响和包容性的设计,整合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平衡人、地方和自然的需求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李程先生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上海景观论坛联合创始人,国际ASLA国际实践专业网络联合主席。
西安小雁塔项目为历史街区的现代化更新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从整体规划到空间设计,系统性阐述了将景观作为一种低干预手段,如何 “重构”空间秩序,重新构建历史街区与文物、城市、自然和人的关系。在新与旧的协同对话中,实现了传统性历史街区空间的现代重塑与活力复兴,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实践提供了前瞻性和示范性的经验。
分享主题:
“日常与神圣的协同对话:重构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
数字媒体、灯光照明及公共艺术的技术进步常常使得商业及旅游景点的游客量超负荷,从而分散了大众对建筑、场所和遗产价值的关注。在小雁塔南广场综合改造项目中,景观设计旨在从四个维度重新定义场所:重构与历史文物的关系;重构与城市的关系;重构与人的关系;重构与自然的关系。
该项目展现了新与旧的协同对话,为城市有机更新实践提供了前瞻性与示范性的经验,平衡了现代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克制与低干扰的设计手法创造了一个可实时探索的场地空间,并为数字媒体提供可能。
16:00 沙龙活动开始
1.开场
2. 嘉宾分享
马清运,马达思班创始合伙人及设计总监
马岩松,MAD创始人及合伙人Stephan Rewolle,gmp合伙人
Lee Parks,AECOM执行总监及景观部门负责人
3.圆桌交流 & 提问环节
4.大师季启动仪式
合作媒体
(以首字母顺序排序)
本地媒体
Art西安、今日头条、见筑UookArch、
商业新灵兽、颜言城市记
专业媒体
AIM competition、Archibucks、ASA建筑研习社、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Offset建筑偏移、
Roca Gallery乐家艺术廊、Unidesignlab、
ZaomeDesign、城市设计、凤凰空间、
高新区宣传文旅局记者、活水沙龙、
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档案、建筑实践、
景观中国融媒体中心、景观周、
欧洲与中国设计艺术中心 ECDA、西安城记、
西安市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联盟AADU、
一言一吾ITALK、一筑一事、
右键RightClick
(排名不分先后,以首字母顺序排序)
策划团队
筑格传媒 ArchiDogs
出品人
栗茜
监制
雷灿
策划
吴玉萍
内容策划
陈律名、朱激清、马雨童
视觉设计
李雨忻
嘉宾联络
朱翠玲
媒体联络
王一博
公众号编辑
周轩皓
直播统筹
唐悦
执行配合
西安品高
感谢团队的付出与各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