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矶崎新
矶崎新与黑川纪章、安藤忠雄并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同时他也是安藤忠雄心中的“日本建筑之王”。
早在1979年,号称“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设立之初,矶崎新便连续多年担任评委。
时隔40年,他于2019年成为普利兹克建筑将的第46位获得者,同时也是第8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建筑师。
© Archdaily
普利兹克评委称赞他:“兼具对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深刻了解,勇于拥抱前卫,从不满足于复制现有;他对有意义建筑的追求也反映在他的设计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断演进,其方式方法总有新奇之处。”
矶崎新一生所获荣誉还包括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军官勋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西班牙公民功勋大十字勋章、意大利国家勋章,及佛罗伦萨双年展洛伦佐终身成就奖。1996年,由他担当策展人的日本馆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获得最佳国家馆金狮奖。
矶崎新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领奖后致辞 © Archiposition
矶崎新不喜欢被称为“日本建筑师”,因为在他心中自己是属于世界的。从日本到中国,从东方到西方,从建筑到哲学、设计、视觉艺术、电影、音乐、戏剧等众多领域,从新陈代谢主义到粗野主义,从“未建成”到“建成”……
在将近60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完成了至少100个建筑项目,遍布亚洲、欧洲、北美、中东、澳洲……多变、前卫、无国界、无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总能看到超越时代的审美和追求。
比起用耳朵去听、从书本里了解, 矶崎新更愿意用眼睛去看世界,在30岁之前他至少进行了十余次环球旅行,去感受不同国度、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只是在日本国内,他还曾到访过伊斯兰世界、深入中国山村、东南亚,领略美国摩登都市的魅力。他一直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建筑?”
卡尔特国家会议中心 © Nelson Garrido
他要亲身去触碰、去观察、去感受建筑最真实的模样,他不希望自己的创作被禁锢在固定模式中,不管身处何方他都要创造出不同于当地的作品。
为建筑而生
矶崎新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建筑而生。1931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市的一个富裕家庭,祖父曾从事过汉语教学,父亲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在中华文化之中,也让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矶崎新(右)4岁 © Pritzkerprize
矶崎新的少年时代,正值二战爆发。曾经一片祥和的小镇,在炮火轰炸之下只剩下满目疮痍。“我与建筑的初次接触是核爆炸的爆心,建筑荡然无存,更无所谓城市。”,只有14岁的他亲眼目睹战争的残暴,被摧毁的建筑,底层人民的流离失所,给他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带来深远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矶崎新的生活里,建筑一直是缺席的,而这也激发起了他对于建筑的兴趣,开始思考一座城市该如何在废墟中重生。
这就不难理解,多年后的他为何会认为“废墟才是未来城市的形态”。
毕业后,师从被称为“战后日本建筑之父”的丹下健三,在与其合作的9年间,矶崎新不仅完成了博士课程,还积极参与了高松的香川县厅舍的设计工作、在今冶的议会楼的设计,以及“东京计划1960”的构想。
空中城市概念模型 © Yukio Futagawa
但他很快便与此拉开距离,并于1963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逐步脱离粗野主义和新陈代谢运动。他不再刻意追求某种风格,而是不断突破天花板,不断推翻重组,探索适合自己的建筑形式和语言。在他看来,唯有自由才能逃离“舒适圈”,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的。
没有瓶颈的建筑生涯
正因如此,在他漫长的建筑生涯里,灵感似乎总能源源不断地迸发,几乎没有遇到过瓶颈期。
1968年,他应邀参加第14届米兰三年展,他设计的《电器迷宫》,主体由十六个曲面亚克力板组成,如同一部立体的战争启示录,每块亚克力板的正反面都记录了广岛战后的落败景象。
2002年复原的电器迷宫 © ZKM Center for Art and Media
1970年,首届大阪世界博览会上,凭着中心广场会演工程一炮而红,同时也意味着他的建筑生涯跨入新的阶段。
1982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中,身为评委的矶崎新从一堆废纸里把扎哈·哈迪德的方案捡了出来,并给出这样的评价:“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从而造就了“建筑界女魔头”的崛起。
2001年,“未建成”理论首次在“矶崎新东京个人展”上被提出。至于何为“未建成”,官方给出这样的解释:“由于种种现实及技术原因,未能实现的建筑构想。而这一概念远远不止于表面。”
从60年代的“空中城市”,到70年代的“电脑城市”,再到80年代的“虚体城市”、90年代的“蜃楼城市”,在矶崎新的众多代表作里,这些“未建成”的知名度甚至比很多“建成”作品更高。
在矶崎新看来,“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建筑有时间性,它会长久地存留于思想空间,成为一部消融时间界限的建筑史。”
2003年,央视总部大楼设计竞赛中,身为评委的矶崎新,在其他评委举棋不定之时,力推雷姆·库哈斯的方案,而这也为央视“大裤衩”的问世添了一份“力”。
央视总部大楼 © ARUP
2004年,矶崎新在上海成立了新的工作室,并于2011年更名为矶崎新+胡倩工作室。
矶崎新+胡倩工作室Logo © isozaki-plus-huqian-partners
代表作品
让我们通过矶崎新的8个代表作品(部分获奖),走进他一手打造的建筑世界,致敬他这传奇的一生。
01
大分县立图书馆
大分县,日本,1966
日本建筑学会大奖(1967年)、“建筑年鉴奖”(1968年)
大分县立图书馆 © 石元泰博 Yasuhiro Ishimoto
这是矶崎新离开丹下健三工作室后的成名之作,也为他在建筑界积攒了一波名气,让他对在这条路走下去更加坚定不移。
外墙大量采用裸露的混凝土,粗糙、原始、沉重,特意“切断”的横梁,无不展示着残缺感、破败感。
隐约之间,仿佛透露着战争带给矶崎新本人,甚至更多人和国家无法逆转的创伤,也再次将他所提出的“未来城市即废墟”展现得淋漓尽致。
02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
群马县,日本,1974
日本建筑学会大奖(1975年)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 © 石元泰博 Yasuhiro Ishimoto
灵感来源于“虚空艺术画廊”的概念,他用一系列边长12m的立方体进行排列组合,包括一个矩形主干和突出的两翼。
这样的立方体延伸到建筑的内部空间,每一个都成为对应的展示区域,如同画框一般,让作品从所属环境中脱离出来。
也意味着矶崎新的设计也在渐渐脱离原本的理念,向着未知的、全新的方向前行。
03
筑波中心大楼
茨城县筑波市,日本,1983 年
每日艺术奖(1983年)
筑波中心大楼 © flickr user wakiiii
将米开朗基罗、菲舍尔·冯·埃拉赫、勒杜设计语言与现存的废墟结合起来,开始进军引用主义领域。
同时,将“未来城市是废墟”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也是因为这栋建筑,矶崎新正式被打上“后现代主义”的标签。
04
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
洛杉矶,美国,1986
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 © Elon Schoenholz
这是他走向国际的第一个项目,虽然同为博物馆,但由于地域、环境等因素,这对于矶崎新来说不只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也是充满未知的挑战。
他特意采用印度红砂岩与周边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又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
05
迪士尼总部大楼
美国,佛罗里达州,1990
迪士尼总部大楼 © Xinai Liang
迪士尼总部由南侧办公楼、北侧办公楼,和位于中间的入口大厅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入口大厅由多个几何形态堆叠而成,包括最引入注目的36米高空中圆台。
两侧的办公楼是同样的长方体,表面由玻璃和铝板巧妙组合出网格图案。
不同于前期作品的灰色、沉重,迪士尼总部整体色彩鲜明、造型别致,宛如走入童话世界般,有种不真实之感。
06
日本侵华罪行馆
中国,成都,2015
四川建川博物馆 © Aarchcollege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在12年间6次到访四川。由于曾经亲眼目睹战争,他更能切身体会到那样的悲恸和无助。
虽然争议不断,甚至有日本右翼写信反对并对他进行质问,“你是我们最好的设计师,为什么给中国人设计抗战博物馆?”
对此,矶崎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是为了中日两国能长期和平共处。”
对于无法改变的历史,后人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正确看待,只有如此战场才不会再次打响。
07
北京中央美院·现代美术馆
中国,北京,2008
北京中央美院·现代美术馆 © Archdaily
这是矶崎新在北京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在中国设计的首座美术馆。
建筑总面积14777平方米,位于校园东北角的一个弧形场地,外部采用天然岩板幕墙,看似无规律的三维曲面体,让整体看起来宛如一支回旋镖。优美、流畅的弧度,行云流水般尽显东方之美。
08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中国,上海,2010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 isozaki-plus-huqian-partners
位于浦东新区,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以艺术为核心的商业中心,功能包括两家五星级酒店、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和艺术剧院、办公空间和喜玛拉雅美术馆。
原始与现代相结合,碰撞出满是神秘感的“建筑雕塑”,通过力学精准计算,模仿自然生态、植物的生长规律,让奇幻色彩的“森林”真的如同扎根地下,向上生长一般。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 isozaki-plus-huqian-partners
不规则的空洞,让漫步其中的游人,有种步入原始森林,游走于洞穴之间的真实感。
一代建筑大师的离去,或许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历史会记得他所带来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永不停步,他的精神永不落幕!
发文编辑 | Yiwen
审核编辑 | Zyi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hz@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