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科幻感“云之城”杭州西站

杭州西站目前已基本建成,站房正在进行最后的装饰和保洁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杭州西站枢纽选址于余杭区仓前街道,车站规模为11台20线(比杭州东站略小),站房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车站和铁路配套约3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和地方配套约20万平方米。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杭州西站采用了“站城一体化”设计。整个车站上下共9层,地上5层,地下4层,高57米。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在这里汇聚,整体上采用“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双向快速进出站的交通系统。

杭州西站枢纽站房(实施方案)暨站城综合体(概念方案)西立面效果图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实拍图 © 澎湃新闻
杭州西站整体以“云之城”为设计理念,以“城市未来生活典范区”为目标,以“云端站房”为设计概念,提出“云谷”“云路”“云厅”等意象。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云谷”
杭州西站颠覆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湖杭场、杭临绩场两个站场拉开28米,形成中央“云谷”区域(东西向与车场平行的城市通廊),充分引入自然光线。
大部分车站采用地面进站方式,而杭州西站采用的这种“高架进站”设计,将站房整体“抬高”,由此在内部留出“城市通廊”(旅客无需通过安检,即可从四面直接步行穿越车站),实现了“城市穿越建筑”的概念。该举措缩短了行人和车辆的行进距离,优化了城市交通空间。

“云谷”效果图 © 浙江日报

人们站在城市通廊,向上望,可以看到6米夹层,如同身处山谷之中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云谷”一直“扎根”到地下9.2米的地铁层。
“云路”
从“云谷”东西两侧的交通换乘区向中部集中,与乘坐地铁前来的旅客一样,乘坐电梯或“超长”扶梯直达候车层。这样的“中枢式”进站方式,被称为“云路”,行进的线路很明确,为旅客出行节约了时间。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 澎湃新闻
“云门”
“云门”位于杭州西站南侧,高度约80米,共14层。它既是广场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又是杭州西站的一个步行入口,也是汇聚多种业态的商业综合体。
“云门”的整体造型,方中取圆,源自设计师程泰宁院士最初的构想——良渚玉器玉琮。整体方正厚重,温润如玉,形同整个西站枢纽摩天大楼群的一块厚重的历史文脉压舱石。

“云门”效果图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云门”建设中 © 余杭晨报
“云门”采用彩釉纹理的疏密变化,在建筑立面形成自然的波浪形纹理,如山似水,像云像雾,极具杭州以山水著称的江南气韵。据悉,“云门”还将展示现代建造科技水平,通过全息投影、数字灯光等高科技手段,配合不同节日,开启不同的“泛光模式”。

“云门”效果图 © 环球网旗下账号 总财
“云顶”
由各种小三角形拼接而成的站房顶部,被称为“云顶”。“云顶”利用反射型辐射制冷膜,能将屋面的热量发射出去,实现对建筑内部的保温、降低空调能耗,同时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据悉,杭州西站站房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特别的设计让站房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在35%以上,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在10%以上,使室内能获得比一般建筑更好的通风效果,也减少了电力的使用。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 微信公众号 杭州发布
杭州西站目前已进入收尾和验收阶段,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大型交通场站枢纽与城市的发展相互促进,它们既是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实现内外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既关乎经济发展,亦关乎民生利好。
一起来看更多大型交通站场如何融入城市更新,体验未来生活的幸福与美妙。
02
巨龙昂首 全新西九龙站

西九龙站建筑外观 © Hisao Suzuki
AECOM-Aedas联合体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设计了全新西九龙站,极具表现力,拔地而起的姿态,在空中展翅,拱起脊背,逐渐上升、伸展。独特的外形恰似巨龙,充满动感。
西九龙站内部的支撑柱 © Edmund Sumner
车站各层上下起伏,前后波动,以配合不同的到达/离开此车站的交通方式(轿车、的士和巴士下客区,以及通往附近大型开发项目的地铁和人行道)。
车站每月为约150万旅客提供服务,人们仅需几小时便可到达上海,并在一天之内抵达北京。

西九龙站顶部高架公园 © Paul Warchol
多层次的拱门形态在车站顶部创造了一个高架公园;人们可以漫步而上,在离地面超过80英尺的地方欣赏香港岛海港的全景。
西九龙站为周围带来了公共空间 © Paul Warchol
2019年亚洲建+设大奖颁奖典礼上,香港西九龙站斩获交通枢纽专业建筑最佳奖、公共空间专业建筑优异奖双项大奖。
03
“科学+人文”重庆1号线
去年4月,法国AREP设计集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重庆)联合体中标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璧山站至马家岩站)TOD综合开发总体策划及示范站点TOD综合开发设计项目。
设计在遵循TOD开发普遍原则的基础上,深入解读场地资源文脉,因地制宜,发掘内涵,生动展现出重庆1号线“科学+人文”的TOD开发特色。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站点排布 © 法国AREP设计集团
TOD倡导城市功能与空间的高度混合、围绕站点圈层式高强度开发、公交优先的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和城市中心再复兴等原则,创造更便利、更宜居、更和谐的美好生活和美丽城市。
中标方案包含两个设计范围:一是轨道交通1号线(璧山站至马家岩站)总体策划,规划面积约 1991 公顷。二是轨道交通1号线微电园站、赖家桥站、磁器口站、马家岩站 4 个示范站点综合开发策划和城市设计。
马家岩站TOD

马家岩站TOD © 法国AREP设计集团
马家岩站TOD设计整合功能,一体化设计居住、商办、文体等功能,赋予地块新活力。设计师结合地形,打造立体交通,保证各标高车行抵离畅通。通过绿廊、人行桥、缆索铁路等手段化解高差,联系各功能区,形成完整生态的城市慢行系统。
马家岩站TOD © 法国AREP设计集团
磁器口站TOD
磁器口站TOD©法国AREP设计集团
磁器口站TOD位于以 “山水人文城”为总体定位的沙坪坝区。设计通过优化道路、建立缆车、改造功能,创造山水慢行走廊,加强东西向慢行联系,完善区域慢行系统。结合站点的下沉广场设置旅游服务中心,强化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创建5-10分钟的磁器口景区公交环线。

磁器口站TOD©法国AREP设计集团
赖家桥站TOD
赖家桥站TOD©法国AREP设计集团
赖家桥站TOD设计通过移动长途汽车停车场,重新梳理枢纽交通,考虑在地铁停车场增设盖板,增加可开发区域。创建以赖家桥站为中心,多维度慢行系统,既能扩大TOD效能,又能提升土地价值。延展绿色网络,设置公共空间,将绿色引入社区内部。
赖家桥站TOD©法国AREP设计集团
微电园站TOD
微电园站TOD©法国AREP设计集团
微电园地区以其融合平原与山地的特色,展示重庆风貌。微电园站TOD强调中心广场,增加绿化,将绿色从森林公园引入城市。规划慢行矩阵系统,密化中心广场与社区绿化之间的连接。打造TOD核心环,连接重要的空间节点。

便捷的高架人行环路在交通设施与商业建筑中自由往来
微电园站TOD©法国AREP设计集团
04
高度集成式零售体验 深圳光明区TOD
深圳光明区 TOD位于光明科技园旁边,250 米高的综合用途大楼和 160 米高的办公楼立于购物中心的两端,同时,70 米长的环形桥将两块地块上的多个楼层与通向中央广场的入口连接起来。

根据周围环境决定两座楼的方向,以尽量减少对相邻住宅公寓造成阴影
© Benoy

© Benoy
商场的整体空间规划采用“陀飞轮”的概念。Benoy希望在外立面的旋转和平衡设计中表达“分钟与秒钟”的节奏,庆祝光明区辉煌的历史和璀璨的未来。

© Benoy
作为一个高度集成的 TOD 项目,购物中心无缝连接了地铁站和邻近地区。通过在多个地块间架设天桥与铺设布满丰富娱乐设施的安全通道,打造了一个二级地面。
高架地铁线位于主外立面的两侧,因此设计师将建筑的主要吸引点和体验部署到了四楼和五楼,到访者视野可穿过地铁站看到整个公园;此外,打造公共空间中央广场,并配备一个运动的水平台,令人期待。
05
森林中的火车站 嘉兴火车站

© MAD
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规划和改造设计的片区占地面积35.4公顷,包含嘉兴火车站、车站南北广场以及“人民公园”。
© MAD
MAD的方案充分考虑嘉兴的历史和人文特点:遵循历史资料对老站房进行1:1复原;主要交通和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新站房引入自然光,明亮高效,尺度宜人舒适;地面腾出大量的公共空间,将自然还给市民和旅客,给嘉兴带来一个绿色的城市中心,一个“森林中的火车站”。

© MAD

© MAD
方案旨在追求既具有优美的环境,又具有舒适宜人的尺度,以及便捷、人性的交通与城市功能;让人们不只奔波,而是更愿意停留、放松的城市公共空间。

© MAD
06
重获新生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

© 庄哲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及交通中心工程,完成了T1 航站楼的系统升级改造,令其重获新生,畅想城市愿景。
T1航站区经过重新规划,分为航站楼功能区、交通换乘区和南侧、北侧综合开发区四个部分,最终形成一体化的航站楼综合体。

© 庄哲

© 庄哲
航站区外部空间环境与建筑形态一体化设计,相互映衬,形成整体过渡的空间序列。换乘中心,集合各类陆侧交通换乘模式,换乘便捷,提高公共交通载客比例。

© 庄哲
T1航站楼改造采用内敛、中性、方正的设计风格,与西侧的虹桥枢纽建筑风格遥相呼应。提取原航站楼中的设计元素,运用现代的手法全新演绎,将不同年代的空间有机融合,重塑成带有历史记忆的全新的航站楼形象。

© 庄哲
07
鲸跃海面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

实景拍摄 © CreatAR Images
Aedas规划及概念设计的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综合体——可容纳世界最大邮轮、国内首个与地铁无缝对接、首个采用岸电系统的邮轮母港。

©Aedas
设计从“鲸舟指日功成就,万斛乘风驾渺溟”中汲取灵感,以自由非线性和自然有机的建筑语言,勾勒出鲸跃海面的生动景象,粗犷的建筑形体一展气吞山河磅礴之势,亦具有南沙特色的建筑造型。

© CreatAR Images
鲸舟造型的航站楼共6层,功能分布合理。顶部还设有屋顶花园,外部人员通过首层商业街可直接进入公共景观步道,一路沿着起伏的观景平台到达,享受美妙休闲的景观之旅。

© CreatAR Images
四栋塔楼分别为办公及公寓式办公,高度错落有致,以极简洁的横向肌理呼应了裙房设计,同时塑造出了南沙的滨海气息。
08
“平衡建筑” 普陀山正山门客运中心

©赵强
普陀山正山门客运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岛。项目集成了码头区域、入山售票、广场集散、出山候船等功能。每年有超过1200万人次由此进出。

©赵强
设计打破常规交通建筑大体量与标志性的特点,由南而北,由海面长廊到重檐缓缓上升的坡顶直至北侧的远山,建立一个舒缓的视觉体系。
用模件化的错动单元结合传统建筑语汇,消减建筑体量。模件体系创造了中国建筑体系的五个层次,即“斗拱、开间、建筑、院落和城市”。当斗拱这一建筑体系中的最小模件失去功用时,开间便成为现代建筑语汇下的最小模件。

项目单向大跨度结构体系又恰好支撑了开间作为最小模件的构想 ©赵强

©赵强
现代建筑带来了国际化,地域主义和本土化,我们不应视其为敌,只有展开双臂去迎接它,在这种纯粹性与场所地域文化的关联性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建筑才会变得自然和有意义,而也唯有这种“平衡建筑”才能真正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型交通站场枢纽与TOD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它们也是大型“城市广场”,集交通,商业、娱乐,文化和社区互动为一体的公共空间。期待越来越多的综合交通枢纽投入使用,为我们一键链接“科技、智慧、绿色、便捷”的“未来生活新主场”。
作者|Kin
专栏编辑|Yihan
发文编辑|Yibo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https://www.archdaily.cn
更多资料来源:
杭州发布、杭州西站枢纽、余杭发布、杭州日报、长三角铁路、《ARCHITECT》©Aaron Betsky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hz@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