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王子耕专访|拆解深双命题,城市何以生息?
2022/12/13
作者

王子耕


深圳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深圳)总策展人
PILLS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副系主任
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王子耕,曾获得FAIRYTALES 2015国际建筑竞赛一等奖、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大奖等。曾担任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导演组建筑历史顾问。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彩车设计组成员。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设计组成员。作品参展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全国美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出版多本书籍,作品及文章发表于国内外多家期刊和媒体。
01/深双揭秘

01/深双揭秘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被寄予厚望,在深圳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如何讲好双碳故事?疫情期间,策展人们又是如何经历重重困难,统筹200多个参展项目,为全国观众带来别出新意的双年展。建道筑格携手王子耕,为大家带来独家推荐,全面解读深双,一起走进这场“建筑学盛宴”。


640.jpg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海报 © UABB



01/ 从“何以共栖”到“共同行动”



█ 本届深双聚焦“城市生息”,各大板块的内容也处处体现着“双碳”理念,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W:深双是一个命题作文,政府给我们的要求是讲好双碳故事。从投标开始,我们就觉得它不应该是一个就碳论碳的事情,而是应该把议题延展为“如何建立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展览叙事上,我们从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到多视角的认知图谱,跨学科的合作共创,双碳愿景下的实践探索,再到解决问题的行动纲领,逐步激发和引导观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对城市问题的探索。板块设置为五大板块,从“何以共栖”(Urgent Question)一直到“共同行动”(Common Action),我们将从认知、方法和行动三个维度来阐述“城市生息”这一主题的内涵。


640.jpg

板块设置 © UABB


█ 相比往届,今年的深双议题似乎更加偏向城市宏大叙事,是否代表着本届的消费群体除了普通观众,更多着眼于新兴产业的市场?您认为深双会对深圳的建筑相关领域市场环境产生怎样的效应与影响?


W: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关于“可持续、生态、环保”这些理念在建筑学和城市层面的延展,所以本届深双肯定跟这些领域的生态和市场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给每一个参展人都发了《可持续材料和设计手册》,里面列举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或者可持续的、生态的、甚至是垃圾的材料,我们希望用这些材料来做创作,来做装置,来表达思想,而不是用传统展陈的方式。我们在展会的设计方面,包括展墙设计和场地设计,也都考虑到零碳、可持续和可回收。


我们希望所有展览不仅在这三个月期间表达出双碳的理念,更希望它是一个可持续的、能够发生的事件。我们引入了很多消费品牌,希望这些消费品牌以一种积极的力量介入城市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塑造。所以这次展览既是专业的,也是大众的,我们希望两者兼得,这样才能够从多维度去衬托这个话题对于城市生活的重要性。


640.jpg


640.jpg

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场地照片 © UABB



02/ 创新与突破:不一样的深双



█ 您觉得您接手的这届双年展跟其他几届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或者说您想要带来的一些改变和创新需求是什么?


W: 第一点是青年参展人和策展人比往届多,这也是组委会一开始就提出的要求,他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到双年展的筹备和组织中。我们做过统计,本届80后、90后参展人的占比超过了60%。展览是一个让新人冒出来的机会,我们专门请刘珩老师负责“青年深双”这个板块。“青年深双”是一个open call,它是整个双年展里面唯一公开招募的板块。我们鼓励青年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走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建立对话,发现问题,并且以多媒介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议题的理解,以思想者的身份来呈现自己的作品,而不是局限于实际的项目。


640.gif

“共同行动_青年深双”参展项目 © UABB


另外一点是跟主题相关的可持续性。展览其实是一个很浪费的事情,它跟拍电影很像,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物料、材料,撤展之后这些墙、打印的东西都会被当做垃圾处理。


这一届深双的主题又恰恰是环保和可持续,所以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方式做展览。在展览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很介意这个事情,也希望有一些设计能够直接地反映这些问题,包括衍生品的设计制作、展墙在展后的回首利用、参展作品的材料建议等等,都会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回应。


640.jpg

材料循环示意,《可持续材料和设计手册》 © UABB


还有,今年的展场是都市实践设计的金威啤酒厂。啤酒厂本身的空间非常复杂,而且策展和施工是同步进行的,很多施工条件是逐渐才清晰的,这给策展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展览空间有很大一部分是工业遗址,也有很多场地未必那么适合展览,所以为什么选择装置,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空间的约束,比如说这么大的一片地方没有顶、没有电,你就很难用展板或者模型的方式去表达。


很多墙面不能使用,有的吊顶不能做吊装,有些地面有承重要求,诸多现实因素制约着展览的展陈布置。展场由啤酒厂改造而成,我们的展陈需要借力打力,而不是相互掣肘。空间改造本身就是深双的零号作品,很多地方已经很丰富了,你再去往里面放东西,而且要放200件东西,怎么统筹空间之间的关系,作品之间的关系,主题之间的关系,是策展的难点。


640.jpg

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场地照片 © UABB


640.jpg

场地组织 © Pills Architects


640.jpg

展厅平面 © Pills Architects


第四点是制约因素,就是疫情。这届双年展是唯一一届在策划和筹备阶段就遇到严重疫情影响的展览。疫情对于筹备大型展览和活动是灾难性的,我们每天都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工作,比如开展日期无法确定,参展人和嘉宾能否到场无法确定,谈好的事情会随时变化,运输物流无法按时交付,外国参展人无法参展和到场,材料和人工费用在不断上升,等等问题。而深双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必须是一个线下的事情,是一个人与人面对面的事情,这也是城市的意义,这是我一再强调和坚持的。如今疫情的限制逐步放开,深双将会是解封之后全国第一个大型展览,我们努力了将近一年时间,希望能够呈现给全国观众一个线下的、建筑学界的盛况。


640.jpg


640.jpg


640.jpg

深双策展与施工现场 © 王子耕


640.jpg


640.jpg


640.jpg


640.jpg

深双线下推介会(北京,杭州) © 王子耕 © ArchiDogs



03/ 用装置表达思想



█ 今年的展项大多以装置为主,它们似乎构成了一个高科技系统的乌托邦,能否“剧透”一下你所描绘的未来城市和建筑的场景?


W: 我觉得很难用场景这个词来说,更多的是用装置表达思想。当然这里面有建筑师,也有艺术家,有艺术家和机构的合作,也有建筑师和品牌的合作。这次展览的组织形式是很多样,有孪生展、合作展、主题展等等。我们邀请了不同机构参与策展,包括Het Nieuwe Instituut、MOMA、V&A以及国内的UCCA和设计互联、都市实践等等。


建筑师做展览的传统手段就是模型、图纸和实际项目,但是这一次我们希望大家都不要用实际项目,而是通过装置化的作品来呈现,这给建筑师更作者性、更艺术性的表达空间和渠道,当然也给他们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我认为这次的展览会是一个多媒介应用的展览,是一个视觉呈现比普通建筑展更丰富的展览,也是一个互动性、交互性、娱乐性更强的展览。这也是我们做这个展览的目标之一。


640.jpg

部分参展装置 © UABB


█ 作为叙事者定位的建筑师,您在与策展人和参展方的合作过程中感受到怎样的思维差异?采取了怎样的合作方式?


W: 主展场有五大板块,这五大板块涵盖了不同的子展览,有的是专业策展机构或者策展人主持的,比如UCCA尤洋负责的声音展“特别板块_万籁之迹”,都市实践的吴然策展了常设板块“即地制造”,设计互联赵蓉负责的材料展“虚实相生_安住当下”,以及中国美院陈旻老师负责的游戏展“虚实相生_造世练习”。材料是非常物质性的载体,游戏是非常虚拟的载体。我们希望虚拟跟物质之间的交互,能让大家看到环境议题在不同介质里面发挥的作用。


机构和策展人参与的方式是非常多样的,每一个展或者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这次双年展有意思的地方,展览的组织形式,参展的形式,以及合作的形式都非常丰富,跟展场本身的丰富性也是比较协调的。


双年展本身就是由不同的展览组成的展览。我们负责在大的叙事层面、经费、资源协调等问题的调度,制定框架和游戏规则。板块策展人同时有自己的自由度去邀请参展人,实现自己的展览表达。


640.jpg

“特别板块_万籁之迹”参展项目《时间之河》,李星宇,朱剑辰


640.jpg

“虚实相生_安住当下”参展项目《交换》,Formafantasma


640.png

“虚实相生_造世练习”参展项目《超越物化谬误的非同质性材料》,元宇宙材料研究小组


640.png

“虚实相生_造世练习”参展项目《苔州志》,Molleindustria © UABB



04/ 深双抢先看



█ 关于深双,您作为策展人是不是可以推荐大家几个你觉得有意思的项目,或者也可以推荐自己的。


W:我设计了一个装置,或者说是一个表演,它是和开幕式结合的。九片两三米长的花瓣,散落在展场的各个地方,开幕的时候舞蹈演员把这九片“花瓣”通过不同的肢体表演聚集到一起,整个移动拼装的过程有点像浸没剧,整个把“花瓣”合起来的过程就是表演本身。装置表面的纹样由艺术家崔小清创作,舞台声音由音乐家小河负责。这个表演一直没有向媒体公开,我们打算给大家一个惊喜。


640.png

开幕式装置《万物共生》,王子耕,崔小清


640.jpg

开幕式装置表面图案-机器宇宙观,崔小清 © UABB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流浪动物之家,我们邀请了30多位建筑师给流浪动物做窝。通过使用城市废料的方式,我们希望在展览期间,人们可以带着宠物来看展,为此我们设立了宠物观展日。在展览期间,我们邀请瑞鹏基金会来介绍流浪动物的救助知识,在展览结束后,我们可以跟动物保护组织合作,把义卖的钱再捐给它们。我觉得这是挺温暖的一个策划,而且在展览期间和展后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


640.jpg

“特别板块_流浪动物之家”参展项目 左上:《非猫勿入》,刘治治 右上:《猫的行宫》,范久江,翟文婷 下:《野行》,姜珺 © UABB


还有一些是由艺术家和机构合作的项目。深双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很少用借展的形式,它基本上都是命题作文,参展人要按照策展人出的主题重新制作作品,所以每一件都是定制,都是commission。当然里面出现的所有的大型装置都挺有意思,比如陆轶辰用蘑菇做的装置,青山周平的城市寄生家具,Studio Ossidianna的种子花园等等,都是很好的作品。


640.jpg

“物灵之旅”参展项目《反方向的构筑》,陆轶辰


640.jpg

“物灵之旅”参展项目《城市寄生家具计划》,青山周平


640.jpg

“物灵之旅”参展项目《种子花园》,Studio Ossidiana © UABB


我负责的重点板块是“寰宇城市”(Cosmic Cities),它的策展概念很像《看不见的城市》。我们给9组建筑师9个宇宙观,有的人做水的城市,有的人做垃圾的城市。在展览的最后或者前言会有一个提示,告诉大家这几个城市其实都是深圳。


筒仓每一跨之间有巨大的漏斗状空间,我们依次划分了9个蒙太奇式的序列,每穿越一个门洞,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总之我觉得都挺有意思,都值得看一看。


640.jpg

“寰宇对话_寰宇城市”展览轴测图 © Pills Architects



马岩松 | 太空宇宙观



数千年前中国的宇宙观中,宇宙即为天地。天地从“无”中而来,不是混沌,不是爆炸,而是一片寂静和空虚。这种“无”才是一种恒定的常量,且永动,亦近亦远,亦大亦小;既是现象,也是本原;既是向外,也是向内。天地与人的认知息息相关,相互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每人内观皆是宇宙。大千世界于砂砾灰尘,道法自然。这是非常东方的哲学。今年深双在金威啤酒厂,关于每个建筑师心目中的寰宇城市,我想这个腔体可能是很好的空间,以建筑师如何利用这个“无”,来给每个人在缤纷的寂静中与自己对话的感知和体验。


640.jpg

“寰宇对话_寰宇城市”参展项目《宇宙》,马岩松 © UABB



张斌 | 植物宇宙观



我们探讨在高密度城市中引入分布式的蔬菜种植技术的可能性,包括环境调控与可移动终端等技术支撑,形成一种新型的可食用绿色基础设施,从而彻底打通传统规模农业中被分离的生产端与使用端,让蔬菜农业进入城市日常生活的个体空间与社区空间,既改善城市供养系统的生态(自然/社会)可持续结构,又以一种与蔬菜共存的日常图景来形成人与食物的新的情感关联。蔬果气球 Vegetables Balloon:传统城市的新鲜蔬果,依赖于高度全球化分工布局的农业基地与冷链物流供应,前者依赖于土地资源,后者受限于物流技术。“蔬果气球”是一种不依赖于土地、可移动的、个体互助的蔬菜种植-食用终端。它分布于未来的居所、社区与街道,通过与手机应用的结合,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形成全新的基础设施与都市景观。


640.jpg

《可食用城市》,张斌 © UABB



柳亦春,殷漪 | 声音宇宙观



深圳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我们选择声音作为一种可以描述水的形态与运动的介质。“声圳”,意在通过水的声音,重塑小渔村与大都市的时间城市。唯有声音,可以让城市的历史产生一种具身的共时性。


640.png

《声圳》,柳亦春,殷漪 © UABB



华黎 | 空气宇宙观



恍惚之城包罗了物质的种种万象,但其形其质从不确定下来,正如这里弥漫的气。


气的机遇来自于土和水的边际状态,也来自于两种时间的碰撞。


碰撞产生了能量。在碰撞中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的转化与更迭,膨胀与吞没、升腾与下降、流动与改变,永不停歇,幻化出一派混沌的生机勃勃与气象万千。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老子《道德经》


640.jpg

《恍惚之城》,华黎 © UABB



陈忱 | 能源宇宙观



二氧化碳,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呼吸时,无时无刻都在呼出二氧化碳;我们的几乎每一项日常活动,也会排放碳。大量的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深圳,是中国最绿色的城市之一。其茂密的植被,不仅对生态系统有利,同时也是吸收碳的海绵体,使城市得以“呼吸”。


《呼吸城市》,折射出深圳的绿色基础设施,在未来气候变化减缓战略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640.jpg

《呼吸城市:后碳时代的深圳畅想》,陈忱 © UABB



王澍,陆文宇 | 土壤宇宙观



“土”是这个世界上最基本、最生态的建筑材料。


我们需要再次认识“土”。以生态的名义,我们需要一个更“土”的生存环境,一个更“土”的宇宙。


我们带来了一些杭州的“土”。


我们想知道,深圳有多少种土?有多少人会有兴趣来收集“土”,认识“土”?还有意外的“土”吗?


请来参观的人携带一捧土,无论取自深圳何处。在展厅请将土放入任何一个空格,在盒中取出一个小标签,写上取土地点和取土者姓名,把标签插在土上。


让我们“与土相会”。


640.jpg

《与土相会》,王澍,陆文宇 © Pills Architects



孟岩,李睿 | 垃圾宇宙观



以“时效性”为依据,失去时效的事物,人们视之为“垃圾” 。


但垃圾不总以讨人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时空中。


本展旨在展示时空对价值判断的影响。与其说垃圾是一种结局,不如将这种价值判断的偶然性通过空间放大。


640.jpg

《(垃圾时空) 时间介质》,孟岩,李睿 © UABB



李天颖, 张昊天 | 水宇宙观



水是室内环境避之不及的祸患。现代建筑是潜水艇,在惊涛骇浪中保留室内的一方天地。“雨房子”则是水族箱。在塑料包裹的透明墙体中,水蒸腾、过滤、汇聚。自然被封装在建筑之内,而想要远眺的我们则向内凝视。


640.png

《雨房子》,李天颖,张昊天 © UABB



绘造社 | 家用电器宇宙观



原本只作为交通工具的家用机器被改造为城市中的“随身建筑”,但又逃脱了为建筑而设立的规则。个体的生存智慧充分利用这些“随身建筑”的伪装性,以一种游击式的轻盈姿态,最大限度达成了个体对公共空间的有效实践。


640.png

《家用机器城》,绘造社 © UABB



02/多重身份



在众多展览活动、建筑项目和高校论坛中,都能看到王子耕忙碌的身影,他是如何平衡多重身份之间的关系?作为PILLS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他如何带领团队面对行业寒冬?作为教育者,他又如何将知识与观念传递给学生?带着众多疑问,建道筑格希望通过访问,了解子耕老师幕后的故事。



01/ Pills-Bills



█ 作为PILLS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从经营的角度,工作室将如何应对行业寒冬?PILLS的主要项目类型是什么?怎样平衡PILLS与BILLS?


W: 虽然我的背景是建筑师,但是可能因为我回国之后做展览做得比较多,大家对我的认识就是王子耕擅长做展览,所以我们接到的项目大部分都跟展览相关,有策展、参展、展陈设计、室内设计,反而建筑设计做得比较少。我们涉足的领域比一般建筑事务所要多,使用的工具和媒介也更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歪打正着,在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我们受到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虽然比较忙乱,但确实是在稳步成长中。


640.gif

装置与展览 © Pills Architects


640.gif

建筑与室内 © Pills Architects


640.gif

艺术品 © Pills Architects


建筑学科的实践战场必然会变化,但是这会在一个古老行业的自我坚守和技术发展的快速更迭的矛盾中迂回。这个行业会分化,建筑和传播的密切关系将会不断冲击建筑学脆弱的学科边界。叙事、游戏、时尚、快消和视觉技术领域更有可能发展成一个新的中和领域,而不是被挣扎于自主性的、受困于学院建制的建筑学所吸纳。如果我们的教育指向过于单一,就会忽视很多维度和思维方式,从而也就忽视了建筑学连接外部,作为一种表达和干预外部世界的可能性。


回到 Pills & Bills的问题。可以说现实世界里几乎所有有趣的事都不赚钱,我们希望研究型的工作室可以生存下去,希望实践和实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实际情况下,事务所的项目来源是被动接受的,而且也不会有明显的界限说你一定是商业的,他一定是学术的。我觉得平衡好的关键一个是要有准确的判断力,知道委托方的诉求是什么,知道如何在限定的条件下把任务完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使什么样的力;二是要有提问,提问其实是问你自己是谁。你要走到什么地方去。不要人云亦云。


640.jpg

工作室环境 © Pills Architects



02/ 教学前沿



█ 这几年,在不同建筑学院,您有哪些系统性的教学内容?是否有一个不断延伸的核心议题?您在指导学生深入议题时,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切入点或研究方法吗?


W: 这跟课程要求有关,每个学校对教学的认知不一样,我在雪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课程是可以自主命题的,我带的Studio当时在讨论屏幕对公共和私人空间界定的影响。这次双年展我们也请汪民安和我们一起带一个关于办公室的工作坊。


我比较关心当代性,希望能从技术历史、环境控制、媒介信息的角度去看到一些建筑学发展的线索。这也是我们作为作者的一些起始思考点。


640.jpg


640.jpg


640.jpg

雪城大学终期评图 © 王子耕


█ 我们采访过的一些教育家认为,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更立体地理解建筑与社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能具体谈谈在教学中,您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今天建筑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W: 学生是一张白纸,会同步地接收不同频率的信息,有的信息其实是有价值的,但他未必能感受得到。是因为他不具备经验和辨别能力。每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和能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因此因材施教很重要。不要试图把一盆花养成一棵树,而是要让花开的更好,让树长的更高,各美其美。学校能创造的是一种氛围,提供学生想要的资源,但学生真正想要走向哪里,这要看他自己。尤其是设计和艺术门类。


640.jpg


640.jpg

北影、央美任教 © 王子耕


采访|栗茜

专栏策划|朱激清

采访提纲|Jingyuan, Phyllis

视频拍摄|唐悦, 侯玥

视频后期|唐悦

撰文|Shixin

助理|Monica, 陈律名

发文编辑|Yiwen

审核编辑|Shixin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