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顶尖项目提升设计认知
2012年,那会儿我在东南大学建筑系读大四,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与了Zaha Hadid在南京的首个项目——青奥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的驻场实习。
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十年之前的那段时光我经历了职业生涯太多个第一次,也深深的塑造了我对于设计的理解。
第一次去工地看项目,第一次挑材料看Mockup,第一次遇见一个项目可以有那么多顾问围绕着一个强有力的概念执行(酒店,景观,室内,幕墙,擦窗机,直升机,灯光), 第一次边做设计边施工, 第一次发现原来现场的工地是要用激光定位仪去控制的 (Zaha说她的项目是360度需要精确,而铅锤只有90度),第一次去和施工队现场会议相互拉扯,第一次知道设计费可以以亿为单位。
初出茅庐的我也闹了不少笑话我那时候真的年轻,上班第一天问“为什么图纸画好了还需要驻场调整方案”项目负责人笑着说“你还太年轻了~”
是的,事实上,设计可能不仅仅是梁板柱,更是复杂条件下对于理想的城市空间的一个勇敢的突破,它的起点非常纯粹,而过程异常喧嚣,到了终点则再次回归纯粹。
在这个喧嚣的过程中,我也渐渐对浪漫且复杂的项目如何落地有了深刻的认知。
02/ 严谨的工作流程带来对建筑职业的启蒙
那段于我而言漫长的实习,只是整个项目中一个短暂的阶段,期间的推敲和打磨恰如我们理解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今天城市化过程中设计管理粗放,依靠华丽的词藻过度包装的项目,显得多么荒谬和无奈。
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这个项目如果能从头到尾做完,看到任何项目都会觉得太简单,这不无道理。对我而言,这个项目无疑成为了我在后续实践中的一个标尺。
对我而言的意义就是,它在我心中放下了一个标尺,之后的实践都会和它去比一比量一量。
Zaha事务所的项目对于落地项目的控制是异常严格的,BIM模型的反复比对,主次结构与机电系统的碰撞检查,在一个三边工程(设计、审查、施工)之中,要保持设计的水平,还要维持一个设计的高度,对于团队的考验是严峻的,所有人都围绕着如何将设计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建筑上这一主题展开每天的工作,严肃但高效,这其中透露的,是建筑师对项目品质的执著与追求的精神。
在之后的建筑实践之中,我也有意无意地延续了这样的工作方式,甚至也在无形中影响了我的职业规划。对于原创和落地性的执着追求也成了我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解读。
塔楼Mockup
03/ 建筑艺术不应该有国界,懂得欣赏才能做好自己
在我实习的这一年,王澍老师荣获了普利兹克奖,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在北京落成,中国的设计院还浸润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蜜罐之中。城市的发展除了需要建筑设计中的前卫思想作为领跑标杆,更需要默默付出的建造工程技术,而我们所理解的建筑学,就在这一个个矛盾中前行着。
我也想给后辈建筑学生们一些建议,无论你对设计的看法是聚焦在民族或世界、着眼当下或面向未来,都该趁着年轻,尽可能的去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去感受不同的设计思维与城市空间,更重要的是,体验空间如何塑造或激发人的行为与共鸣。
建筑是以人生为单位的职业,最大的收获往往出现在多年后的一瞬间,对设计越发的包容,但对美的执着不会消失。或许在自己的舒适圈中拥有一个圈内最优解是无可厚非的,但认知能力的延展所带来的人生宽度也不失为另一种更大的财富。
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现在再来谈自己的感受更像是对自我的重新的解读,不同于身在其中的当下感受,这种回忆裹挟着自己多年的实践历程,成为了我现在独立实践的精神依靠。
由季欣主持设计的部分在建项目
作者|季欣
校对 | Dipo
专栏编辑|Monica
发文编辑|Yiwen
审核编辑|Linqi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