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十年来您一直在大学学习和工作,怎么理解校园空间营造的工作?
A: 三十年来是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同角色。2017年至今,我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改造项目,尺度不大,但是数量不少。基于我们的研究/实践的反馈,形成了现在的研究方向,也是你现在感兴趣的方向,就是城市策划City Curation。
我们的基地是在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所谓“未来”,是想做一些有意思的从0到1的事儿,一些产生实际后果的创新,和城市发展的现实目标发生联系。但是学校又是以研究为主导的,不以结果为唯一评价标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固定,比较擅长的专业方向,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实践最终推动研究的一个机制。
我们把校园当做城市来看待,城市中确实也有不少这样的“园区”(campus,在英文中两词同义)。作为一个以城市为工作对象的科研群组,空间与媒体组做了不少为城市出谋划策的事儿。我们首先是从城市功能的策划开始,有了大的方向、顶层设计和定位引导,我们才好做具体的事儿。比如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北京通州张家湾设计小镇的项目,那其实就是一个类校园的创意社区,它不仅是新开发区里经济规划的一部分,最主要的价值,其实是吸引了一批有创意有活力的人,在里面构成了城市增长的动力。所以我们做这个园区的概念策划时,得让这些人在他们愿意生活的地方工作,在他们愿意工作的地方有生活的可能。
图1 北京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街区细部研究
团队所做工作是建筑设计后续的功能细化:通过有意识地塑造新的使用类型,探讨城市科技与具体空间结合的可能。
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呢?校园作为一个创意社区主要吸引两种人,一种人是像我们这样的,在比较成熟的城市知识社群里变化不大的“居民”,还有就是流动性较大的“年轻血液”。久困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后者归根结底会有一个活力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的“大学城”就存在这样的尴尬,喜欢真正城市生活的人,不太愿意搬到过于偏远的新开发区。我们希望无中生有的创意社区,能够尽可能的以它先进的城市理念,吸引一些年轻人过来。
校园策划的原则如出一辙。你只有把这个校园的起点做的富有魅力,学生才会愿意去加入其中,把这个地方的未来变得更好。影响这个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很多,跟城市开放的问题很像,越是人为地“设计”这些因素,越让城市无法“自我思考”——如果我们假定它应该自己有“脑子”的话。确实,城市有它自己的想法,不全由你我决定。我们不要去人为地设计别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而是让他有一定的选择,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活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城市大脑的问题。
我们的另外一个项目,是为北京市策划一个“创意产业中心”,从选址到具体的空间运维设想,探讨如何吸引年轻的设计师,让他们在此变得更有创意,招徕先进的设计产业,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北京作为区域性的文化创意枢纽城市,我们也在强调怎么去构建一个特定人群喜欢的空间,是给他们选择权,而不是一味命令他干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呼自己的工作为城市“策划”,而不是城市“设计” 。
02/ 什么是城市策划?
A: “规划”以下,“设计”未满。
国家的规划总规控规层层下落,对于更为根本的城市大空间战略,我们无权干预,甚至有钱的开发商和强有力的某个部门也不行。但我们又要避免一头扎到那些不切实际的设计效果图里,怎么办呢?
那就是以新思维重新整合手头现有的资源。时间,金钱,人力。必要的时候用上新技术,组织策划一个切实可行又具有突破可能的方案。
图2 城市策划概念白皮书封面
无论大小,不管是概念设计还是落地,团队定期对所从事的项目做城市策划层面的检讨,并发表在一定范围内流通的策划白皮书。上左图中的这些项目在整体上构成一个在现实中有可能存在的“理想城市”的雏形,策划研究的目的并非重复即使城市规划师也做不到的工作,而是要增进实践课题科普教育性和社会交互性的方面,也就是上右图所说的“可玩性”。
这就要说到我们在校园更新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资源的调配,一些比较实际的事儿。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校园改造的时候,都在研究怎么把有些地方可能多余的东西拿到缺乏的地方去。这里面如果说有什么技术性的问题,那就是一些做事的策略,某种空间算
法,不仅是静态的空间规划,还有依时间展开的工作序列。这里面的流程策划很重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给谁干,谁负责,干完之后谁又能得到什么。
比如在清华校园里,我们有一个老师做的小茶室,我们把它作为我们对于工作环境(working environment)策划的一个小实验基地。这个半地下的空间借给我们半截,我们帮他简单地设计了一下,变成一个可以灵活重组(flexible)的工作环境,是我们研究已久的“寄居式工作环境”。这里之前不一定有人来,但是我们在这里重新规划活动,创生发明,甚至只是发几个有趣的朋友圈,也会吸引了有想法的人对这个空间产生兴趣,这样,这个空间就跟校园(城市)发生了真正的联系。
图3 WeCAFE工作环境研究,2016
这个清华东门附近的小咖啡馆(图示为其中可分割的一角)实际上是一个迷你的青年社区,它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兼有咖啡馆、展厅、活动区、自习室、会议室、公共储藏区等不同功能。
城市策划呢,是一个介于规划和设计中间的层次。所以,这个尺度和时长的拿捏很重要,与仅仅组织快闪活动,办规模有限的展会不同,我们的策划是“有骨”又“有皮”的。我们会做一些结构性的和实体化的东西,在现有的建筑空间条件之上,以不破坏它为前提,达到我们想要策划的空间氛围和实质后果。我们的工作有理论,也有细节,是生活空间的娱乐化,娱乐空间的学术化。在理想的状态下,学生们可以随时学习,合适的空间帮助他达到这个目的;原本严肃的场合也不妨变得更加轻松活泼,不是表面上的五颜六色。
03/ 城市策划在校园营造中能带来那些题目?
A: 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要好玩儿
我们一直强调可玩性(Playfulness),同时也可以学会讲故事(Story-telling)这正是我们两个博士学生的研究方向。我们为此和玩具厂联系,做了很多相关的小玩意儿,它们构成了我们空间营造的基本道具和常用台词。我们常常鼓励学生,要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最实际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们忘记自己在做一件很苦的事,把达不到的目标变成一个开心的过程。
比如说,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这个活动室是个书院开会的会议室对吧,但是我们首先要鼓励他在这吃,喝,玩——最后才是思考。学生们到处玩耍的同时,在轻松的学习中他才产生了某种主动性。不同于在电脑上打游戏,物理的空间帮助他达到了游戏的目的,实际上是把生活本身转化成了学习的过程。
图4 南科大树礼书院学生活动室,2020
第二点是赋予空间以信息
我们所谓的信息-建筑info-building,并不仅仅是智能建筑。我们组在未来实验室叫做空间与媒体组(Space & Media Group),因为多年学习建筑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空间不仅可以用来承载信息,也可以是信息本身。混凝土不仅仅是房子的结构,也可能有其他的功能,比如作为展示界面。
我们特别注重“书”这个题目。这是个典型的让抽象的知识和信息变成一个物理空间的范例,和校园密切相关,从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一个叫做Bookshop的小组开始,我们已经研究了这个题目很多年。不是电子书而是实体书,有了书,就有了尺寸、装帧、色彩、重量……同时也是信息,书放在书架上,书架置于建筑中,就有具体地点,就和校园-城市的某个部分产生了实在的联系。我们特别重视这个题目,因为学校不仅有书、还有书架、图书馆,甚至书店……书既是教材,科研手段,也是学生占座的工具,书包的重量,偶然也成为他们日常的一部分(漫画)。
人们对于书这样东西的热爱已经大不及前,我们希望空间和信息不是生生剥离开来的,空间中的硬件可以变成信息的展示界面,这样咱们就到处都是图书馆,读书也就不是什么痛苦的事了。我们希望空间信息的展现方式可以更优雅,这样就到处都是美术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术馆。
图5 在未来实验室办公室中搭建一个从“物”到“机”到“构”的空间创新层次
图6展览装置设计
既是展示界面又是展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个不均质的展览装置具备某种“城市”的隐喻和可适应性。
第三点是可适应性Adaptability
这是我们在落实项目的过程中比较强调的:我们如何拉近使用者和使用者的距离,物和物的距离,空间和空间的距离,乃至三者之间的距离?城市策划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中间层次,必须灵活与上下位的现状配合才能实现。我们设计了各种模块化的可适应性系统,装置,可以配置在校园(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拆分后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功能。这样便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校园(城市)空间,只不过每一次的手段和组合方式可能不太一样。有时是平面元素,有时是实体元素,有时两者搭配。这本身也具备前面说的可玩性,和空间-信息的转化功能。
模块化的意思是为了解决实际的差异化问题,而不只是简单的罗列出特别的类型。比如说,在班上有若干个人高度都不一样,有的人1米8有的1米6对吧,站上平台拍摄合影大家打一个平均值,有的要垫高有的要降低,每个人的需求并不相同,那么我们不需要改变每个人的高度,而是新做一个转换器——后者的成本会小很多。对于并不乐观和丰富的起点,我们的目的不是一厢情愿地改变现状,也不是为了给不同的个体强行指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需要有一种类似变压器和填充物的东西,让每个人最后都能得到自己所期待的空间。
图7 南科大树德书院活动室及室外设施,在不分割空间的前提下创造出内部的层次
我们最近在与英特尔中国(Intel China)合作一个“智慧教室”的项目,改造我们楼里的一个多媒体教室。如果要让它变得更加“智慧”。这就需要对于可适应性(adaptability)的研究,因为我们是在一个现有的已经挺好的教室上做改造,同时,这个改造方案将来还会应用于广大的人群和多样化的现实。
第四点是复杂思维
我们的策划不是一上来就很复杂的,是由简单构成了复杂,每一个单体可以非常简单,组合在一起才有很多的变化。
比如在南方科技大学的这个装置。我们在那里做了很多所费不多,但是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透明的玻璃里面实际上是一个LED屏幕,但是它是可以编程的,它跟一般的LED不太一样,就是说它那个像素要少得多,我们没有追求不具备创新价值的高清屏幕,亿万像素,相反,我们试着把每一个点嵌入一个空间坐标里面,构成三维的显示。这和普通“屏幕”的概念不同,图像同时构成一个空间,我们可以思索一下这会带来哪些有趣的可能。
图8 赋予空间形态的LED墙,测试原型,2018
这个基本没有使用插电设备的展示界面,是另外一个由简单变复杂的例子,我们试图把很多的传统平面手段(也包含无缝亚克力镜框、电子墨水屏幕等等)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得到不大常见的效果——但是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现实需求。我们的很多实验都是尝试用简单的手段,把日常生活的一般空间转化为“非常空间”。
图9 校园空间展示系统,2017-今
图10 未来实验室内部空间,在既有空间的前提下所做的一系列软改造
最后一点,是社会的参与social innovation
这是城市策划区别于普通设计的关键一点:那就是它一定伴随着一个社会场景的创新。无论是设计师还是科研工作者都需要懂得人,懂得社会。我们也与大家喜欢叫的“甲方”打交道。我们重视内容,不只是为了抽象的东西在奋斗,我们所说的细节,不只是空间和建造技术上的细节。你比如办一个展览,要协调的部门很多,怎么样让每一方在同一个方案里都获得认同感,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定义,甚至参与施工的师傅也能积极配合。这并不简单。
灯光是我们经常用的一种软性的营造方式。光是在空间里才发生作用的,它可以把一个空间迅速变得富有氛围。
在这个普普通通的校园招待所里面,最大的变化是创造了平时学生们跟老师交流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只有这个地方才是校园中24小时开放且有专人值守的空间,所以才有改造实用的可能。除了设计要素之外,它的社会场景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国内大部分搞科学研究的群体习惯于封闭式工作,开放环境中的灯光和陈设让这里变得很温馨(cozy),更适合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
图11 校园空间照明研究
照明不仅包括灯具本身的设计与定制,还涉及到对于场所本身属性的理解和对现有资源的适配。
我们做的很多东西的社会创新价值,不在于某处的得失,而在于它们在我们内部,在我们打交道的校园群体中将来会形成一种系统。比如我们此刻在做一个生态为主题的展览,这些展示界面取下来还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以拆换为新的场景中的别的功能。
我们鼓励人与空间的互动,其实最终是人与人的互动,而不是人与机器的互动。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理解人,理解社会。我们团队里有人曾是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在人与人互动,人与空间互动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我们也想吸收不同学科包括人文学科中能动手的加入团队。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策划理念更全面地结合社会实际,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校园空间的营造中去。
04/ 最后一个问题,智慧校园是否拥有智能?
A: 这关系到我们怎么理解“智能”两个字,有些空间中的技术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场馆。我们就参与过冬奥会场馆及冰雪运动产业空间的相关策划设计,其中用到不少新技术,比如场馆中的智能转播之类。这是一种对于智能空间的通常的理解。
还有一种所谓的智能空间,应该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根据不同的现状,可以有不同的空间解决方案。不仅空间自己有“大脑”,还能让使用者变得更聪明。这就是我们对于智能空间的更全面的理解,它的空间生产基于更加复杂的算法,和生命的基本智慧特征比如能量-信息交换、自我激励、社会学习等等有关,而这些算法的数据基础却来自丰富、复杂和偶然的日常生活。
图12 城市功能演化迭代的概念示意
在现代城市组团中,子功能往往具有自己的生命意志和演化规律,它们的分合是动态选择的结果,同时也难免受到情境逻辑(situational logic)和外部强力的影响。不存在严格单一功能的城市社区。
比如,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个关于未来校园的研究,便是从教工、学生和服务人员真实的数据轨迹出发,结合基地的自然结构,拓扑演绎空间功能组团,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形态。这样的校园不是将武断的概念叠加在具体基地中,而是对于现实之中空间潜力的深度挖掘。
1. 我们设想,有可能通过综合评价不同类型的校园交通系统,而不仅仅依靠从外部引入的指标,来有机、整体地构建未来的校园。基于学校不同用户的数据调研,可以帮助评估以上系统的优劣。基于这种算法的优化,我们可以精准设计出一种适合特定空间场所的校园空间骨架。
2. 接下来,为了使得最终产生的校园氛围活跃且丰富,在以上路径优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校园功能的组团重新拓扑运算,计算各功能组团间最适宜的连接关系,从而保证它们充分的融合。这样,只要在不同的空间组团中穿行,就可以实现不同学科间的彼此激励与知识共享。同时,在融合过程中还可以兼顾日照、噪音控制等舒适度需求。
3. 最后,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在地条件,分析每一个校园场地独特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平衡理性算法与人因需求间的关系,施以相应的建筑学手段。比如,在有条件的自然环境中可以将教学楼等大部分建筑的内部交通融入开放空间,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图14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空间与媒体组
工作空间自身就是研究对象
未来实验室空间与媒体组研究方向介绍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12月15日。未来实验室的成立是清华大学科研机制改革和推动跨学科交叉的重大举措。以“计算、传播、媒体、艺术汇聚合一”为愿景,通过“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的无疆界技术创新,对人类认知、互动、逻辑产生变革,促进人机物融合社会发展,藉由文化、创业家精神融入,推动产业跨越式引领发展。力争成为在全球范围具有一定学术、产业和社会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水平的交叉学科实验室。
空间与媒体组关心教育创新空间、空间视觉装置、城市策划、中国古典遗产的创新利用等领域。“媒体”不仅仅指新闻媒体,它泛指建成环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意义的路径, 也是个别创意转换到城市整体的过程。
一座复杂建筑比如医院、美术馆,其功能系统的定义是否可以不言自明?公共空间的装修除了承载特定的审美经验,如何在使用层面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诸如漫步道或灯光装置的日常景观,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人们对于社区的认知?
空间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媒体,媒体也会化身为特殊形态和机能的空间。它们不仅对人构成感性的影响,而且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人居环境设计、建筑科技和人文学科携手,将会营造出能唤起幸福感兼具实用性的崭新城市。
唐克扬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独立策展人
唐克扬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著有《从废园到燕园》、《树》、《长安的烟火》等作品,
翻译《癫狂的纽约》
曾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编辑|瑾年
审核编辑|Linqi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