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Netflix
童年,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岁月。儿时的建筑师们,在青春的扉页上勾勒着绚丽多彩的人生宏伟蓝图——他们或许期盼着“追星成功”,将热爱融入设计与生活;或许梦想着探索数学和几何的奥秘、雕琢心中的雕塑、驾驭音符的翅膀……亦或是坚定信念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随着时间流转,那些童年的梦想并未随风而逝,反而在心底生根发芽,如启明星般为建筑师们引领着前行的方向。
细数建筑巨匠们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童年时的巧思与建筑职业成就之间,仿佛有一条条看不见的丝线紧紧相连,编织出一幅幅扣人心弦的图画。
隈研吾与父亲 ©Kengo Kuma & Associates
作者|Long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Bjarke Ingels
——“BIG就是为设计乐高之家而生的”
说起前瞻性的建筑设计,就不得不提丹麦第一家“本土全球化”建筑事务所BIG(Bjarke Ingels Group)。BIG的主创建筑师Bjarke Ingels是圈内炙手可热的明星建筑师,入选《时代》杂志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他的作品斩获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奖等国际建筑奖项。
©CNN
Via 57 West ©Nic Lehoux
CopenHill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 ©Laurian Ghinitoiu
他总是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将所有不利好和不合理的因素化作项目推动的必要条件。从哥本哈根的“8字住宅”到纽约的Via 57 West,再到伦敦的蛇形画廊和CopenHill垃圾发电厂等等,Bjarke Ingels 将“实用的乌托邦”贯彻建筑作品始终。而这份对“乌托邦”的执着也源于他年少时对漫画和乐高玩具的热爱。
Bjarke的父母 ©Netflix
©BIG
Bjarke Ingels最初的儿时梦想是成为一名漫画家。可是他对漫画的一腔热爱还是无法打动执拗的父母,最终他进入了巴塞罗那的建筑学院就读。Bjarke Ingels将他秉持的“兼容的而非排斥的建筑”独特理念融入了名为《是即是多-漫画建筑进化论》(YES IS MORE)的漫画书中。它以插画和漫画的形式讲述30个BIG建筑项目的背后故事,被众多学子奉为建筑启蒙之作。
Bjarke Ingels 乐高人 ©Lego
King Toronto Residences ©BIG
The Spiral ©Laurian Ghinitoiu
同时,乐高是他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从BIG建筑作品中常见的积木元素,就可以看出Bjarke Ingels是一个十足的乐高发烧友。他常常使用乐高来推敲设计方案,像是多伦多一号公馆(KING Toronto)、螺旋塔(The Spiral)等作品就有显著的乐高积木堆叠的体块形态。漫画宇宙的无尽可能和乐高的奇妙组合构造,潜移默化地引导Bjarke Ingels打造一个又一个创意与实用并存的乌托邦小世界,也指引着他将最纯粹的追求和使命转变为现实。
乐高之家鸟瞰 ©Iwan Baan
乐高集团的第三代继承人Kjeld Kirk Kristiansen可谓是BIG的“伯乐”。Kristiansen发起了在乐高故乡——丹麦比隆(Billund)创始人之家和第一代工厂附近建造一座兼具城市空间和体验中心的建筑企划。Bjarke Ingels也如愿以他所爱的乐高积木为媒介去打造梦寐以求的乐园,成为了该项目的建筑设计师。Bjarke Ingels也直言,“BIG就是为设计乐高之家(LEGO HOUSE)而生的!”
©Kim Christensen
红色创意区 ©Iwan Baan
蓝色认知区 ©Iwan Baan
这座“乐高之家”运用经典乐高积木的等比例缩放来定义建筑尺度,它由21个经典积木体块相互交叠而成。这些积木体块围合出2000平方米的乐高广场。体验区由四大乐高色系——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划分,使在体验空间内学习和活动的探索过程注定是一段振奋人心的色彩之旅。
©Iwan Baan
建筑的斜面空间也由极简的乐高体块堆叠而成,可供游客攀登和休憩,趣味横生。
扎哈·哈迪德
——“谁说女性不擅长数学?”
若要提名20世纪最伟大的女建筑师,许多人都会想到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她一生都在为世俗的偏见抗争——始终站在对抗国籍、性别乃至建筑偏见的第一线。她在2004年成为了首位斩获普利兹克奖的女性。扎哈的建筑设计作品以流畅柔美的参数化曲线和标志性的几何形态著称,这让她在“建筑界女魔头”名号外,也收获了“曲线女王”的美誉。
©Thierry Ehrmann
1985年扎哈在她的伦敦办公室 ©Christopher Pillitz / Getty
扎哈对线条和几何的钟情,可以追溯到她的小时候。名门之后的她出生于尚在文明开放年代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彼时的伊拉克崇尚男女平等,女性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自由的风气和优渥的家境让她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设计卧室、衣服和家具等等。女性建筑师在当时的伊拉克也很常见,这让11岁的扎哈萌生了成为建筑师的想法。
扎哈童年照片 ©BBC
扎哈在巴格达的家里 ©BBC
虽然扎哈始终保持着对建筑的热爱,但是在她的人生规划里,数学抢跑在了建筑的前面。童年时父亲送给扎哈的不对称镜子,激发了她对错位和不规则图形的兴趣。1968年,扎哈进入到贝鲁特美国大学数学系(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学习,她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数学是一切建筑的基础,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就要先学好数学。”直到22岁移居伦敦,扎哈才进入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开始接受建筑教育。
Malevich’s Tektonik ©Zaha Hadid Foundation
扎哈从数学和几何理论中汲取灵感,让直觉的理性与理智的感性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她在AA的毕业设计《Malevich’s Tektonik》是对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致敬,运用抽象艺术实体化的表达,展现出超越平面本身的建筑形态。
1990-1993,维特拉消防站 ©Christian Richters
2007-2012,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Iwan Baan
她后来的作品——德国魏尔的维特拉消防站和阿塞拜疆巴库市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等等,将解构主义和非线性的设计一以贯之,打破传统设计的界限,赋予建筑作品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层次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俯视图 ©NKCHU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室内 ©Hufton+Crow
扎哈的遗作是荣获“人类新七大奇迹榜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单点放射构型的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支撑拱形屋顶钢结构的8个C型柱和12根塔柱,无不体现曲线和几何结构之美,完美映衬了她天马行空的构想。
©Martin Slivka
Melissa Shoes ©Zaha Hadid Architects
扎哈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开玩笑道:“谁说女性不擅长数学?”她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女性不仅可以擅长数学,而且能设计得一手好建筑,她也将儿时做过的设计品类,例如家具、鞋子、饰品等等,逐一带入大众的视野,推动着设计的边界,让世界看到女性建筑师的力量,掀起建筑界的新浪潮。
阿尔瓦罗·西扎
——“不想做雕塑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
葡萄牙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一生获誉颇多。他于1992年成为普利兹克奖得主,于2012年摘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是推动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建筑师之一。
©Álvaro Siza office
©FG+SG–fotografia de arquitectura
西扎的建筑设计风格具有“诗意的现代主义”色彩,普利兹克奖评审团给予他的评价中说道,“西扎借由光来塑形他的设计,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朴实感并坦率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他的设计总是看似简单却富有浓厚的雕塑感和静谧感,而这来自儿时他对雕塑的热爱,成为雕塑家是西扎的少年时的梦想。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在当时的葡萄牙从事雕塑艺术并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这也让入学波尔图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西扎一度陷入迷茫。
安东尼·高地的作品米拉之家 ©Fundació Catalunya La Pedrera
西扎的早期作品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 ©Fernando Guerra|FG+SG
此后,在一次巴塞罗那的旅途中,西扎受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影响,决心踏上建筑师的道路,在大二那年转入建筑专业。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向来紧密联系,雕塑始终与西扎的职业之路如影随形。他想要把雕塑的概念拆分融入建筑中,将建筑同当地文化建立联系,来增强建筑室内外的表现性:他不是为整个地域而创作,而是针对建筑所在的“地点”,解读特定的风景、地形、乃至人。他的作品也被称为“可居住的雕塑”。
Iberê Camargo Foundation 博物馆 ©Fernando Guerra|FG+SG
博物馆中庭 ©Fernando Guerra|FG+SG
博物馆建筑外部细节 ©Ronaldo Azambuja
坐落于巴西的波托·阿雷格里的Iberê Camargo Foundation 博物馆建造于1998-2008年间,它选址在一处面朝大海的斜坡上,简单的白色表皮处理和极具雕塑感的轮廓让这栋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西扎为了尽可能保持建筑本体的纪念性和雕塑性,整栋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且尽可能减少开窗。坡道上的洞口平齐于内墙面,塑造出如开凿洞口般的立体感。
Leça do Balio修道院俯视图 ©Filipe Braga
修道院外部庭院 ©Filipe Braga
西扎也常在他的建筑作品中留有独立雕塑的“彩蛋”。Leça do Balio修道院扩建工程近期完工,西扎重塑了这个初建于罗马时期的修道院,使其成为圣詹姆斯朝圣之路上的新文化地标。他运用白色混凝土作为外立面材料展现修道院的新式生命力,增建了两栋40余英尺的塔楼,且以位于外部庭院的大理石艺术雕塑“Viandante”表现“朝圣旅程的长途跋涉”,加强新旧建筑的联系。
丹尼尔·里伯斯金
—— 被建筑“耽误”的音乐家
丹尼尔·里伯斯金是一名波兰、犹太裔美国建筑师,更是敢于用建筑揭露历史的“博物馆之王”。他一生的作品都离不开“战争”和“博物馆”的主题。1989年里伯斯金的方案在柏林犹太博物馆新馆国际招标中脱颖而出并获得设计权,犹太博物馆新馆也成了他的成名之作。
©Ilan Besor
柏林犹太博物馆©Günter Schneider
里伯斯金不仅在用博物馆重现战争的历史,更是对他个人历史的映射。他曾生活在二战后的波兰,他是那段恐怖故事的经历者。为里伯斯金灰色的童年带来色彩的是一架亮色的红色手风琴。当时里伯斯金的父母想让他学习乐器,但是考虑到弹奏钢琴势必会引起邻居的不满,于是选择了手风琴这种可以放置于公文包中的乐器。里伯斯金在音乐方面颇具天赋,是公认的“音乐天才”。他儿时非常刻苦地抄录古典音乐,尤其是巴赫的乐曲。他7岁时登上电视台同以色列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合演,同时他也是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会奖学金的获得者。
里伯斯金和父母姐姐的合影 ©Family archive via Newsweek
里伯斯金儿时演奏手风琴旧照 ©Family archive via Newsweek
在母亲的劝说下,19岁的里伯斯金放弃专攻音乐,考入纽约库珀联盟学院(Cooper Union)进行系统的建筑教育。他也坦言,他是通过音乐爱上了建筑这个行业。里伯斯金认为,“将音乐变成一些有形的和令人愉快的东西。这就是音乐和建筑的相通之处。” 他在犹太博物馆新馆后,又相继设计了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旧金山现代犹太人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建筑中,都存有一些被留存下来的有声读物和音乐制品,在这些建筑里欣赏音乐时,音乐能够让那些痛苦的经历变得栩栩如生起来,音乐就像一把能够真正开启建筑的钥匙。
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 ©IxK85 via Wikimedia Commons
旧金山现代犹太人博物馆 ©Femando Herrera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Elliot Lewis Photography
里伯斯金坚信“真相是历史的女儿”,历史不应该被掩盖,设计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直面过往的暴力、战争和屠杀等事实,并指引着人们来缅怀历史,追忆历史,并展示希望。从小受音乐熏陶的他更着重于从心灵和精神入手,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想象空间。于是他在柏林犹太博物馆新馆设计中充满着隐喻——幽闭的空间、锯齿形态闪电状的开口、扭曲的地面……这些都是他希望通过亲身感受传达给游客的。
柏林犹太博物馆新馆外立面 ©Libeskind
扭曲的地面和墙体开口 ©BitterBredt
外表面细部 ©Michele Nastasi
当然,里伯斯金在持续产出建筑佳作的同时,从未放弃过音乐。他主持了法兰克福的名为“生活的一天”(One Day in Life)的24小时巡回表演,并亲自策划75场以上的连续表演。每场音乐会都会根据巡演的具体举办地点确定主题,实现了音乐和建筑的相辅相成。
©AOF, Wonge Bergmann
结语
—— 不同出身和经历的建筑师的殊途同归
不是所有建筑师天生就懂得如何做好建筑。正如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的,“生活就是建筑,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建筑师是最后一个‘你必须知道一切’的行业。”在这些建筑巨匠的故事里,每一份的年少轻狂,每一次多看、多想、多画的不懈尝试,都在往后的设计作品中,凝结出了对美学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香港M+博物馆
在此,致敬每一位以笔为舟,以梦为帆的建筑师们,正是他们对童年构想的不抛弃不放弃,以建筑语言区书写着城市的传奇,为世界建筑史留下诸多经典之作。此外,他们逐梦的经历激励着后辈建筑师们持续探索,去勇敢追寻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发文编辑/网站审核|Yirou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www.archcollege.com/mobile.php?a=appDetails&id=21925&m=index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440116460085297&wfr=spider&for=pc
https://m.jiemian.com/article/1604837.html
http://www.cnlandscaper.com/ganhuo/show-1203.html
https://mp.weixin.qq.com/s/D5M4Fe9lkIJpordMXcQTMg
https://www.sohu.com/a/256408704_69380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MUM24CM0521C1P6.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818980878166694&wfr=spider&for=pc
https://worldarchitecture.org/articles/ccvgf/top-designers-explore-how-childhood-experience-has-affected-their-work.html
https://www.archdaily.cn/cn/911270/a-er-wa-luo-star-xi-zha-de-zuo-pin-tong-guo-ronaldo-azambujade-jing-tou-kan-ibere-camargo-foundation
https://www.iw-space.com/scope/monastery-leca-do-balio-leca-do-balio-matosinhos
https://www.chinaasc.org.cn/news/11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