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不仅仅组合了空间和功能,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关系。在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如何设计出与城市空间“合拍”的、和谐共生的建筑,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上海苏河湾 图源:Archdaily
本文将列举其中几个建筑大师及其设计团队(David Chipperfield、MVRDV、Kokaistudios、BIG等)在这个议题上的“创新点”,探究建筑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建筑如何与不同城市的自然环境、社区和历史有机融合。
作者|Yirou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历史与文化的建筑对话
建筑不仅是一座物理结构,还是一个城市与其居民历史和文化对话的媒介。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特征,这些特征通过建筑被保存、传承并融入现代生活。纵观全球,许多好建筑并不是因为其宏伟的规模或精美的设计而著称,而是因为它们“嵌合”了所在城市的文化记忆。
洛克·外滩源虎丘路鸟瞰及街景 ©田方方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开始倾向于标准化的建筑风格,忽视了地方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导致了所谓的“千城一面”,即不同城市的建筑逐渐趋同,失去了个性与独特性。因此,现代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当代设计中保留和发扬地方特色?
洛克·外滩源街景漫游地图 图源:洛克·外滩源公众号
以David Chipperfield设计的外滩源(ROCKBUND)项目为例,这一上海城市更新项目展示了如何在保留历史建筑特征的同时,融入现代功能和审美。
“外滩源”不等同于“外滩”,外滩源位于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拥有外滩地区最早建成的一批历史建筑,包括圆明园公寓、众安美丰大楼、真光大楼、中实大楼等。
外滩源不仅是一个复合型建筑群,它的设计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与周边环境和历史共生的公共空间。通过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新建筑的建造,外滩源不仅保存了上海的历史风貌,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休闲社交场所。
中实大楼修缮前后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田方方
圆明园公寓修缮前后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Christian Richters
David Chipperfield及其团队还为此特别创作了全新的空间介入装置,旨在激活城市中逐渐消失的间隙空间。他将这些装置分散在博物院广场及周边里弄,使之成为街区历史建筑的延伸,为各种自发的公众行为(例如休闲、集聚、表演等)提供了一个场所,也同时是一个契机。
洛克·外滩源博物院院巷 空间介入装置 ©田方方
空间介入装置布置示意图 图源:RAMA外滩建筑节
外滩源项目的成功不仅在于对建筑形式的巧妙运用,还在于它通过激活城市空间,促进了社区的文化交流与社会互动。这些设计都源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通过对建筑的重新利用,延续文化、创新城市的生活方式。
洛克·外滩源博物广场及院巷 空间介入装置及细部 ©田方方
让建筑材料循环起来
当今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应对生态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建筑成为了许多建筑师和规划者的共同目标。可持续建筑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更涉及到建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设计、建造、使用以及最终的废弃和再利用。
深圳南头城中村内的一座服装工厂”if工厂“正是这种理念的一个典型代表。
if工厂的日与夜 图源:Archdaily
南头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今是深圳市中心的一座城中村,蜷缩在周围的摩天大楼之中。为了将南头城尽快转型,深圳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建筑师来进行改造,其中由MVRDV设计的“if工厂”是整片更新区规模最大的项目。
设计步骤示意©MVRDV
MVRDV加强了建筑原有的结构,在顶部增加了一层楼板,增大使用面积。同时拆除了原有的外墙、暴露出混凝土结构,向人们揭开建筑的历史痕迹。新的立面从原结构的边缘向后退,退让出环绕整座建筑的开放式走廊,即使在办公环境中,人们也可以在廊道上穿行、驻足聊天,欣赏南头的风景。
开放式走廊 ©夏至
面向广场处的入口连接着公共楼梯,楼梯如隧道一般贯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条独特的步行路径。楼梯内采用全镜面的材料,装饰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呼应深圳早期的街市风貌。
深圳早期的街市风貌©夏至
通过楼梯到达屋顶,竹林中穿插设置了分门别类的活动区,容纳不同的活动和内容,其中包括用于表演和活动的玻璃“盒子”空间、休憩区、健身房、蹦床、秋千、茶室、互动式舞台。
屋顶以竹林为墙,编排出多样的活动空间©夏至
MVRDV设计的深圳南头古城“if工厂”不仅仅是对旧工业区的改造,它通过对旧建筑的再利用,延续了城市的工业记忆,同时也引入了现代创意产业,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深圳地方经济的发展。
重塑公共空间
城市中的建筑不仅是静态的存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社会关系。建筑师在设计公共空间时,不仅要考虑空间的美学与功能性,还需关注它们如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互动,如何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上海苏河湾 ©张虔希、Kokaistudios
Kokaistudios设计的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项目通过将商业空间与绿地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峡谷”,将自然环境与现代商业活动有机结合。在这样一个综合体中,居民和游客能够同时享受购物的便利和绿地的宁静。
苏河湾“地下峡谷” ©张虔希、Kokaistudios
在苏河湾,香港创意工作室AllRightsReserved携手德国艺术家IngesIdee创作了两件雕塑作品,进一步洞穿了苏河湾的峡谷空间:
“大象亲子乐团”是两只一大一小的卡通象雕塑相互对望,将地上绿地与地下商业连接起来,以喇叭与低音号为创作元素,其流线形态与洞口的弧度相呼应。
©张虔希
另外一件雕塑作品“迈上!”则模仿一个孩子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绿地走向街头,主人公的长腿跨过两层商业峡谷,直到地面上的梯田式地景。艺术作品的创意突出了地面绿地和地下商业空间的穿透性。
©张虔希
这种用艺术作品链接建筑层次的做法,不仅让公共空间多了点“玩味”,提升了空间的审美价值,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与艺术互动的机会,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和休闲机会。
居住在自然之中
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和设计,能够让附近社区完美融合进自然环境的一部分。Bjarke Ingels Group (BIG) 设计的瑞典阶梯住宅就是一种社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典范。
这个项目位于斯德哥尔摩的Gärdet国家公园旁,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如何在一个自然保护区旁建造出既符合生态环境需求,又能够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住宅建筑。BIG通过巧妙的建筑布局,使住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无缝融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居住环境。
图源:艾度设计
该建筑在西南方向上一直延伸到了 Gärdet 公园;在建筑和自然之间创造出了一个和谐的界限。通过转换可将其变为一个面对公园拥有270度角的公共平台,这样还为大部分住宅单元打开了视野。可以欣赏到公园的景色,也确保了中央庭院能得到充足的日照。
图源:艾度设计
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采用了模块化预制技术,这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还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项目中大量的公共空间设计,如270度视野的公共平台、屋顶花园等,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可达性和开放性,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空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结语:共同创造城市建筑
在上述案例中,建筑师们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了建筑与城市环境的高度融合。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功能性,更通过与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创造了更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建筑师不仅需要高度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深刻理解。
通过建筑与环境、文化和社区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但这不仅是建筑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城市规划者和居民共同努力的目标。
发文编辑/网站审核|Yirou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