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
提起彼得·贝伦斯,
你可能并不熟悉他的名字,
但一定见过他的作品,
褪去设计师的身份,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从他的工作室中
诞生了三位现代主义建筑巨匠
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罗

以及勒·柯布西耶

他们颠覆了建筑古典主义的历史走向
为建筑学的发展揭开了全新的篇章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生活中
老师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他们传道、授业、解惑
还时不时承受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压力”
例如扎哈设计的广州大剧院打败了库哈斯

而马岩松的卢卡斯艺术叙事博物馆方案
则同时击败了扎哈和库哈斯

这个教师节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间和空间
细数中外建筑大师的师生情谊
共同回味那一份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
作者|LINGFEI K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绕不开柯布的日本建筑界
柯布西耶:建筑设计师的激情可以从顽石中创造出奇迹

有一个名字是日本建筑界无法绕开的。1915年,柯布西耶提出了“Dom-Ino”结构,以三板与六柱的方式消弭了“墙”的概念,强调建筑需遵循机器的用途和机能的严谨原则。
近乎同一时间,一些日本官员和教授到巴黎和包豪斯访学,认识并采访了柯布西耶,并将采访内容发表在了《建筑世界》等杂志上。柯布西耶充满理性的机能主义思想,切合了当时日本追求合理性建筑的愿景,由此日本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柯布西耶潮。

今天的东京,最为新颖的建筑设计,皆可通过代代师承,回溯到百年前的巴黎。20世纪初期,日本政府开始大力邀请西方建筑师前往日本设计公共建筑。1953年,柯布西耶被选为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师。他在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和吉阪隆正的辅助下,共同完成了这个全然体现了建筑五原则思想的杰出建筑。

事实上,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吉阪隆正早前便成为了柯布的弟子。坂仓准三曾在勒·柯布西耶事务所学习工作八年,他于1937年设计的巴黎世博会日本馆以高度现代主义的风格打破常规,轰动全球;前川国男亦曾赴法学习两年,深受柯布西耶熏陶;吉阪隆正则于1950-1952年在柯布西耶事务所工作,并把他的一本书译介回日本。他们日后都成为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并且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建筑师,树立起了属于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

1937年巴黎世博会日本室内照片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前川国男一脉。前川国男被称为日本现代建筑的旗手,1928年,他受《今日的装饰艺术》( L'art décoratif d'aujourd'hui)一书的吸引,只身赴法留学,成为第一位进入柯布事务所的日本人。回国后,他将现代主义与日本的地理、气候、传统木造建筑等条件相融合,创造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建于1954年的神奈川县立音乐堂,是前川的第一座公共建筑,其采用了柱子结构,空间以玻璃墙进行围合,使得建筑体态轻盈,内外融为一体。

坐落于上野公园的东京文化会馆,于1961年完工。建筑既是为了纪念东京开都500年,也是为了创造一个位于东京的高水平音乐表演空间。同时,这一建筑展现了当时经济急速成长后,摆脱了战后贫困的日本自信而积极的姿态。

前川国男的弟子中,又以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健三最广为人知。在前川国男的事务所中工作时,丹下健三便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现代建筑中技术和材料的运用也拥有了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二战后,面对如何高效得从废墟中建立起现代而实用的新城市这一难题,丹下健三和黑川纪章等人,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建筑流派——新陈代谢派,以关注建筑的生命周期,追求用最新的技术高效地解决现有问题。

丹下健三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广岛纪念和平公园。他巧妙地将曾经的炼狱变回了和平的人间,实现了广岛的城市复兴建设。而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国立代代木体育馆,则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功能、结构和比例的作用,塑造了独特而不失日式美感的建筑,并达到了建筑形式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丹下健三也因此被誉为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

从昌迪加尔开始筑梦
巴克里希纳·多西: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能开始庆祝
2018年,来自印度的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他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创造出了100多件兼具功能性、低成本和印度文化的代表作品,在继承柯布西耶和路易·康的理念同时,加入了印度建筑师的思考。

1951年至1954年,多西在柯布西耶位于巴黎的工作室工作,期间参与了印度昌迪加尔行政区的规划设计。他描述这段经历,就像孩子对外星世界产生了恐惧和兴趣一样。当时的多西,所能做的只有吸收一切,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养分。对于多西来说,柯布是其启蒙乃至影响一生的精神导师。他无意识地追随着柯布西耶成为了建筑师,战略家。而柯布在离开时,也不无关怀地用法语向多西告别:“再见了,我的小多西。”

1962 年,路易·康(Louis Isadore Kahn)受邀来到印度,设计了艾哈迈达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之后多西与康又继续合作了十余年,他充分吸取了西方建筑前辈的经验,更深入地理解了建筑的精髓。他将对生活、东方文化和自然力量的深切敬畏,融合于自身独特的艺术视野中,塑造了极具个性化风格的建筑,并着力改善着印度的人居条件与生活品质。

多年来,巴克里希纳·多西始终坚持设计严谨认真、远离浮华、绝不随波逐流的建筑。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对通过高品质务实建筑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愿望,他为公共管理机构和公用事业部门、教育和文化机构创建项目,并为私人客户设计住宅。

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混合收入住宅区
营造学社与中国建筑师
梁思成:别人都把自己的宝贝藏在家里,我的宝贝放在全国各地

中国有建筑史吗?1924年,23岁的梁思成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修读建筑专业。翌年,他选修了一门建筑史的课程,才发现「世上竟有如此有趣的学问」。同年,梁思成收到万里之外父亲梁启超的来信,随信寄来的,还有一本新近发现的古书——《营造法式》的重印本。为了读懂这本古书,梁思成从宾大毕业后,以“研究东方建筑”为课题申请了哈佛人文艺术研究史,可惜相关书籍资料还是太少,最后未能完成研究。

1931年,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他终于对《营造法式》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与林徽因、刘敦桢一起,着手开始进行实地调查与测绘,并整理文献。经过四十年孜孜不倦地追寻,梁思成终于让千年前《营造法式》中那一个个难懂的术语名词,在无数张图纸中变得鲜活起来。


除了全国各地亟待保护的古建筑、园林,他还有一群「宝贝」,就是他的学生们。1946年梁思成创办清华建筑系,倾尽所能传授毕生所学,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建筑人才。如今,带领团队利用数字化复原圆明园图景的郭黛姮教授,便是梁思成的得意门生之一。

1961年,24岁的郭黛姮被选中成为梁思成的助手,协助注释《营造法式》。当时的她并不理解,整天看古人著作能够搞历史吗?不知所措的郭黛姮向梁思成提出了她的担心与疑惑,梁先生只说了一句话:
“ 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秉斯旨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
此后,郭黛姮静心协助梁思成完成了《营造法式注释》,还参与到了扬州鉴真纪念堂的设计中。正是这几年间的沉淀、感染与启发,让年过半百的郭黛姮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圆明园的复原工作。2000年起,郭黛姮带领学生们搜集资料,实地测绘。直到2009年,她带领80多位研究人员,以最认真科学的做事态度,参照圆明园的各种史料信息,开始了圆明园的数字修复工程。借助数字技术,在绘制了几千张图纸,制作了几千个模型后,团队重新“恢复”了圆明园的原貌,而这正印证了,梁思成先生「庶几得其门径」的训诫。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
回忆我们的学生时光
眼前不时闪过恩师悉心改图的身影
耳边依旧回荡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祝愿所有的老师,桃李满天
发文编辑/网站审核|Yirou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