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更加多元和动态,对工作和办公场所的认知也更为灵活与自由。于此,空间的复合型功能、办公场所的亲自然性与“无界化”,与是否涵盖公共精神与社会艺术内核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新命题。
共享西溪湿地的生态自然,坐拥商务科技的优渥土壤,云澜谷提炼出在建筑界面的包裹下亲近自然的内核,以“无界渗透”为空间设计主旨,将自然、植物、木材、泥土、石材等元素,通过“表皮重塑”、“垂直渗透”的方式植入建筑内部,创新艺术装置和社交氛围,缝合连接起“大堂”、“中庭”等公共空间,创造更多“室内的风景”,营造而成极具“艺术、自然、生活与工作”的无界“云谷”。


壹、立面重塑

在云澜谷室内空间中我们借用自然光、生态与科技,重塑建筑“内表皮”。
项目以大尺度内向与立体花园形式,在入口大堂与幕墙、窗体之间重塑“巴埃萨的对角极致”,光影入口,明亮简洁的横向纹理线条指引空间视线,完成引导指示性功能。


四周墙面与顶底面延续线条语素贯穿整体界面,墙体对缝连通幕墙、层板、灯光高度,并将照明、空调整合到一条设备带中,形成干净、延续的视觉效果。丰富的光影变化与统一的材料模数形成强烈的对比,流光与体块相叠,秩序与律动相辅,让空间充满探索趣味。


贰、垂直渗透
我们对统一界面的语言进行延伸,整体中庭空间以自然意趣,艺术渗透的理念贯彻到建筑、形体和可塑的空间体量中,以求“由内而外”和“由外及内”。


正如越来越多的项目注重创造“多重地表”的概念,我们在中庭空间以体块与方形几何架构“垂直渗透”,以扩大人与自然的接触表面积,延长在自然中的停留时间,创造层次丰富的亲自然体验。

叁、室内风景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从“驯化自然”转变为“与自然协作”,我们从室内设计出发,结合本土植物,构造极具有视觉特色的办公景观。

室内通过规划和设计创造更多“看得到风景的房间”,将自然带入建筑内部。
利用大堂、中庭、植物的衔接围合,植入年轮纹理的科技木皮、契合地泥土色的座椅,通过科技处理展现出大面金属质感,以及墙面石材与地面花岗岩的丰富纹理,唤起办公人群对自然的感知,缓解工作紧绷的神经,身处其中,沉浸式感受自然的声音与气味。
我们想构建的,并不是固定的某种空间结构或形式,而是让人们在沉浸式工作的同时,也能于无形中强化对自然的认知,让生活与工作达到深层次融合。



肆、公共磁场
在实现公共共享价值之前,我们着手建立场地引力,打破场地内外之间的对立面,注重创造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创意和潜能,促进人际交往和互动丰富的室内空间,将人带回具有“公共磁极”的地表。
犹如柯布西耶在斯图加特(Stuttgart)的设计,云澜谷既具有严整的建筑外框架,又具有自由的室内使用空间。
除了75%的固定室内空间,另外25%的“X空间”将充分展现其灵活性,承担促进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职责。在中庭及走廊营造适宜尺度的停留空间,满足不同人数的非办公室讨论与临时办公场景,“邻里”特质将人在空间里聚集起来,中庭变为了一个“广场”,平衡了场所的私密和社交属性。

同时我们也在“X空间”设计里,注入了更多细节功能的考量,留足了方便办公人群停留的植物、吧台、座位、照明和电源;走廊扶手亦设置成“可以放置一杯咖啡”的宽度。
在“无用”的长条形空间内,具备运营属性的“盒子”通过插件方式在关键触点上起到作用,丰富室内业态与空间属性,有效提升人在空间中的停留意愿与幸福感。
在这里人们可以偶尔逃离办公状态,喝杯咖啡,看看绿色植物,远眺窗外世界,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增强工作愉悦度,创造出一个放松、分享、交互的高效公共空间。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丨西投绿城 · 杭州云澜谷
项目类型丨商务办公园区
项目业主丨绿城中国/西湖投资
业主团队丨叶恒、钟妍、余冰、李伟、陈利、冯梦雅、吕俊、郑枭
项目地点丨浙江杭州
设计竣工丨2023.07
设计面积丨约15570㎡
室内设计丨ZSD卓时
总设计师丨袁廓(笑雨)
室内团队丨王薇薇、曾斌、付绅、杨世轶、楼萧、董学鹏、李超
项目摄影丨XF Photography
发文编辑/网站审核|吴秀秀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