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的最新实践: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石上纯也、藤本壮介…
2024/08/14
作者

近年来,日本建筑师进军中国市场,藤本壮介、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等杰出建筑师的新作品不仅彰显了他们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更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建筑实践进行了深刻的互动与融合。


1111

近年来,日本建筑师进军中国市场,藤本壮介、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等杰出建筑师的新作品不仅彰显了他们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更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建筑实践进行了深刻的互动与融合。


43546613-e4bc-4ebd-a456-e229161e0765.jpg

©Dan Kitwood/Getty Images News


c481b639-449f-42dc-b88a-5e16c29993b8.jpg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本文将探讨以新一代日本建筑师为代表的设计师们在中国的创新实践和交流合作,展示他们如何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作品,为中国建筑界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日两国在建筑领域的共同发展。


ad9de1c4-4b9e-46f4-b9cf-eb7b3356b171.jpg

©Katy Cowan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建筑项目,我们将揭示日本建筑师如何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设计印记,以及这些作品如何促进了中日两国在建筑艺术上的交流与融合。



石上纯也



石上纯也,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而闻名。在2024年日本建筑学会赏的获奖名单中,石上纯也凭借其“家与餐厅”项目再次获得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设计理念的肯定。


9f53eba0-97f1-4d89-a260-3e711d20f86d.jpg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在水美术馆的热潮尚未退去,石上纯也又赢得了大邱市寿城湖大桥的设计权。这座大桥无疑将成为他的又一力作,人们期待它能够成为又一个“在水美术馆”,展现出石上纯也对建筑与自然融合的深刻理解。


3cea70d6-44cf-48db-80aa-a381fbc8309a.jpg


e83dce3a-958e-4cb7-b00f-53649a6123e3.jpg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存在建筑


从石上纯也的建筑作品中不难发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一直是他的建筑理念追求。在水美术馆,是一首写给自然和谐共存的诗。这座建筑如同湖面上的一条飘带,轻柔地在水面上延伸,与湖的宽广胸膛相拥,长度惊人地与湖的直径相近,创造出一种几乎与自然同呼吸的建筑形态。


6e76db62-4639-43fb-a8a0-e9a3135df8b1.jpg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存在建筑


石上纯巧妙地淡化了内外空间的界限,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让透明的建筑立面成为连接室内外的桥梁。建筑的内部空间因此变得流动而开放,宛如水面上升起的一片新大陆,邀请人们踏上一段探索自然奥秘的旅程。


1456e965-7391-4177-ad83-d97b4261243f.jpg


37310988-e7cc-4465-ae0b-f0241dd24e0c.jpg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存在建筑


列柱与带状屋面的结合,不仅支撑起建筑的结构,更在视觉上界定了一个新的水面,进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活动平台。这些设计细节共同作用,使得自然光线和微风成为室内的常客,让建筑的每一次呼吸都与自然界的节奏同步。


1b994c04-6bcc-4b01-857b-1c3e290f1d12.jpg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存在建筑


屋顶的设计如同湖面上的波纹,时而贴近水面,时而向天空伸展。这样的起伏不仅赋予了建筑动态的美感,也象征着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对话。


在这里,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与周围的山川湖海共同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随着季节的更迭,美术馆的体验也随之变化。


在水美术馆内部,石上纯也创造了一片亲近自然的全新领域。玻璃的巧妙运用不仅引入了光线,也让湖水得以悄然进入,形成一种室内的自然景观。



伊东丰雄



作为一位在中国台湾有多个项目进行的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也在2023年底,又一次获得了中国台湾儿童未来馆竞图提案的首奖。


5bfc7b27-38f9-4301-ad65-08d2e514fa97.png

©台湾儿童未来馆


伊东丰雄的设计风格从早期的现代主义理性线条,发展到后期的大量玻璃穿透效果,风格相当明显。他的建筑理念在于消除内外部空间的固定边界,并放松内部各种功能之间的界面划分。


01a00870-806a-4f12-a2c4-883c1a44f7be.png

@Toyo Ito

 

建筑利用树状结构创造森林般的形态,通过人工地盘创造7个完全不同的城镇。利用绿化、水、风等自然能源实现节能永续的建筑。6楼屋顶绿化与地面层的森林连接,顶楼圆盘水面设置漂浮球体作为建筑标志。


1cc67b2a-b176-4f2f-b66e-edfd9450ca80.jpg

©台湾儿童未来馆


结构设计上采用大跨度设计,以适应未来不同展览需求,并保留成长弹性空间。打造出以「森林中出现的儿童之城」为核心的理念。


33192cde-190d-44ea-8122-97bc23b1972d.png

©台湾儿童未来馆


在宁波华茂国际学校的核心位置,伊东丰雄精心构思的图书馆于2024年启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它将优雅地漂浮在蜿蜒的河流之上,犹如一本展开的书,邀请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和学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0a6f209c-4817-4831-bd53-3ad7d8827544.jpg


4269a25f-c6ca-44fd-b45b-d61f30f9bacf.png


192ad4bc-7a33-411c-ba36-b353a67a25c8.png

©Design_Times


建筑体量庞大,却以一种轻盈的姿态呈现。建筑面积达到近4万平方米,巧妙地将地下的实用空间与地面上的公共空间融合。这里不仅有静谧的阅读角落和互动的学习区,还有空中花园,为学生提供了一片思考和放松的天地。


伊东丰雄运用了玻璃的透明特性,让图书馆的外立面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天空和水面的变幻。这使得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仿佛它本就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温暖而明亮的阅读氛围。


57a58fa4-28c7-4a2b-b150-913010877ff7.jpg

©Design_Times


这座图书馆不仅是校园内的知识宝库,更是宁波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伊东丰雄的加入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文化的亮色。



藤本壮介



藤本壮介与中国的建筑缘分可谓深厚,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他与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和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合作设计的深圳蛇口的 K11 ECOAST,预计将于2024年底正式开业。


8d53c405-c3d2-4251-8dee-1afc4024c396.png

©K11 group


藤本壮介为深圳蛇口 K11 ECOAST 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艺术作品——名为“FLOATING GARDEN PAVILION”(漂浮花园亭台)的球形建筑。这个球形建筑位于 K11 ECOAST 上方,是藤本壮介将自然与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念的又一实践。这意味着他不断探索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将精湛巧妙的设计与海滨自然景观和谐融合,构筑大湾区创意文化的新坐标。


891e7938-7f4d-49ce-ab4c-e0775a483165.jpg


17e5c4dc-683c-4c3c-aea8-a430b54ce4b8.png

©K11 group


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28,500平方米,包括购物艺术中心、多用途艺术展览空间、办公楼和海滨长廊等多元业态。通过这样的设计合作,K11 ECOAST 旨在打造中国最美最有影响力的海滨文化艺术区,进一步推进大湾区的文化零售和海滨文化的新里程。


另外,藤本壮介与海口市的合作,于20233月正式开幕的海口“天空之山”驿站项目,作为海口市“海口·海边的驿站”公共艺术项目系列中的6号驿站,展现了他对中国城市文化和自然景观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6c47717b-fe75-46ab-bb1d-5fc21f087b3e.jpg


97a6c823-8656-4cf1-be7a-828dcbe2a5a8.jpg


427a7ed1-acf7-46e8-962a-cff64bd6fa0e.jpg

©Sou Fujimoto


建筑的结构设计十分独特,屋顶像山谷一样起伏,轮廓从城市一侧逐渐倾斜连接到海边,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步行路径,让人们可以沿着屋面行走,欣赏海岸线风景。


3ff12aae-e2f0-4143-bc80-8be06de5687a.jpg

©Sou Fujimoto


项目的设计考虑到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屋顶下方的中心绿地提供了户外活动空间,宛如一只仰望天空的眼睛,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激发无限的想象。


de1ed622-e6bd-4f46-b7d7-4ea20394e727.jpg

©Sou Fujimoto


“天空之山”项目在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其玻璃幕墙是国内罕见的高大、超厚玻璃幕墙,为整体视野提供了极高的通透性。项目的成功开幕,预示着海口市在公共艺术和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也为藤本壮介在中国的建筑实践增添了浓墨重彩。随着项目的深入运营,它有望成为海口乃至中国海滨文化艺术的新标杆。



妹岛和世



今年8月,即将启幕的苏州狮山大剧院将妹岛和世特别强调的“不确定性”建筑概念,发挥到淋漓尽致。这种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形式的不确定性,功能的不确定性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4d262e7c-22c9-4bcb-9a32-0991e30e24ff.png


d343153e-c64f-49c0-b95a-b16a3af74024.png

©无界建筑摄影-李雪朋


在形式上,妹岛和世倾向于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例如,在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设计中,她采用了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使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创造出一种轻盈、流动的感觉。她认为建筑应该像风一样无形无踪、飘忽不定,这种“不确定性”是她建筑哲学的核心。


14dfd8be-bf63-4981-8b14-b93a965627e1.png

©无界建筑摄影-李雪朋


在设计语言上,剧院采纳了“穿透性与流动性”的理念。其建筑形态轻盈、飘逸,与天狮湖及狮子山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体验。屋顶的设计巧妙融合了玻璃与铝制金属张拉网,不仅为访客提供遮蔽,更在夜间透射出室内灯光,照亮狮山公园,形成一道独特的城市夜景。


e44dc1b1-c066-4173-ac16-d62c73fb5c7c.png

©无界建筑摄影-李雪朋


从功能上来看,妹岛和世反对一元化的功能分析。她认为建筑应该满足人们内心中多元和不同的欲望,激励个性化和多元化。她的设计理念是抛弃固有的、过时的住宅模式,建立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更贴近业主的个性和生活体验。


e3c2d1b0-d45c-463b-9c1f-0e52c154d3d2.png

©无界建筑摄影-李雪朋


7522abc2-b480-4b67-8540-2f4252af7ba4.png

图片源于网络


剧院的公共空间经过精心规划,地上一层设有入口广场和餐厅等设施,而地下一层通过下沉广场和挑高设计有效引入自然光照,创造出开阔而通透的空间感。狮山艺术剧院包含一个1280席的大剧场和一个500席的多功能厅,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演出需求。



西泽立卫



20247月竣工的上钢十厂冷轧带钢车间旧址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由SANNA的另外一位合伙人西泽立卫操刀加入。广场景观,引入“城市公园”的概念,在文物建筑东南角打造公园地带,在街道与建筑之间形成一道怡人的缓冲带,同时也与红砖在视觉上形成呼应与对比。


c073cf22-c0df-4b70-a2f5-056b4e61eac2.png


dd0b3ce4-7977-4572-8032-a3c8247fbace.png

©SFAP


在文物建筑的西南角,有一片由预应力混凝土精心塑造的“云朵”。这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创新,也融入了西泽立卫的建筑理念,即在尊重传统与历史的同时,探索空间的流动性和透明性。这片“云朵”拥有曲面屋顶,起伏如波浪,与玻璃幕墙的透明围合相辅相成,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性,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


03013c38-0306-45ac-b780-fd8b3a616359.png


6290583a-6981-4949-ae61-2780a0ee0c06.png


80ad05ea-7d53-4649-9c36-80cb9fe8d739.jpg


2c124021-0ca2-45e0-85f5-1e32ee5cd74f.jpg

©SFAP


西泽立卫在其建筑设计中经常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而这片“云朵”下方的空间设计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与北侧老厂房的静态美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展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存。这种设计手法不仅保留了文物建筑的原始风貌,更通过现代建筑语言的融入,为传统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


f29c2821-7572-406b-aeb3-6f30c2e5b8ec.jpg


047cb6b9-8a8e-4f90-b3a7-90d89954ca87.jpg

©SFAP


未来,这片“云朵”下方的空间将转变为一个咖啡厅,它将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为访客提供一个既能沉浸于历史文化,又能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场所。在这里,西泽立卫的建筑理念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即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尊重传统的空间体验。


结语


日本建筑师在中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以前卫的设计和创新精神,重新定义了建筑与文化的界限。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空间的雕塑,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些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展现了一种超越国界的美学追求。它们证明了真正的创新不在于地域,而在于思想的自由碰撞。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中日两国在建筑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共同推动全球建筑艺术的发展。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革命。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些建筑如何继续书写中日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发文编辑/网站审核|吴秀秀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s://www.sohu.com/a/758862491_121124407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891&type=0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200240

https://www.ncfm.tw/contest/ArtFull?a=54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785&type=0

https://betterworld.mit.edu/wp-content/uploads/2020/07/renderings-music-bldg_Dec-20_2020_optimized.pdf

https://wonder.am/2022/03/17/cathedrale-saint-maurice-danger/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785&type=0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3776&type=0

https://www.ncfm.tw/contest/ArtFull?a=54

https://www.and-structure.com/project-57

https://www.sohu.com/a/758862491_121124407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