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一线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涌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线城市所面临的高昂生活成本、激烈的竞争和环境压力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一线城市与县域城市之间的生活差异。
大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渐趋于饱和,而小县城的发展潜力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小城市因其较低的生活成本、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移。这也这一现象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产业布局、城市规划、人口政策等。
01 何为“县飘”
“县飘”一词特指那些倾向于在小城镇或县城安家落户,而非繁华都市的年轻群体。该术语灵感来源于《新周刊》所创的“飘一代”、“飘二代”概念,用以描述这一代人不同于传统城市定居模式的流动性生活方式。
“飘二代”封面图 ©新周刊
新周刊这这么描述的:飘一代流向的,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而飘一代的后代——“飘二代”,他们走得更远,流向的是世界各国。而现在中国部分城镇化发展比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现了新的分化与迁移趋势:大城市人口向农村以及周边小城镇转移,乡村人口回流明显。从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2022年人数达到1220万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逐渐趋于饱和,而小城市和县域的发展潜力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县飘”现象逐渐兴起,即人们选择从大城市迁移到小城市或县域。这种逆向进化的现象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高生活质量和低成本的追求,也揭示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02 何以“县飘”
“县飘”是被被动选择,也是主动选择。
在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曾经吸引无数年轻人涌入的繁华景象,如今却逐渐面临“县飘”现象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回归县域或小城市,追求更为宁静、低成本且高生活质量的生活。
如同蔡崇达的《皮囊》一书中写到“我得到了进入这个城市的机会,或者也可以说,得到被这个城市一口吞没的机会”。高昂生活成本、激烈竞争和一线城市的环境压力是"县飘"现象的主要推力。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交通、教育、医疗成本使许多人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生活质量下降。
台词©《宇宙探索编辑部》
县域城市生活成本较低,更易享受高生活品质。同时,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也促使人们转向县域城市,以更轻松地获得职业发展机会。此外,县域城市相对宁静宜居的环境也吸引人们逃离一线城市的污染和喧嚣。
“县飘”代表了一种主动探索的生活方式,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而非仅仅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经历了大城市生活的洗礼后,一些年轻人开始寻求更加符合个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03 “县飘”城市的特点
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双重使命。全国范围内,共计1866个县及县级市,其经济总量占据全国总量的近半壁江山,高达约40%,这一比例凸显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于区域发展的巨大贡献。
2024年6月22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2024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首发式上,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结构正不断优化,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报告》主编、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执行主任陈剑介绍,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县域经济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制造业单项冠军占近四成。全国20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有81家分布在县市。一批经济特色县闻名中外,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
市县领导圆桌论坛 ©常态发展
下图为此次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中引用的县域经济经典案例。
报告中引用的县域经济经典案例公布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通过这些案例的实践,20余位专家剖析县域经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其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不乏“数字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应用”、“科技创新”等字眼,需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为“县飘”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县飘”人与县域产业相辅相成、相互赋能。
我们由此可知,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小城市和县域也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另外,产业布局的优化也是小城市和县域吸引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城市和县域通常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农业、制造业、文化旅游等,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04 建筑与城市设计对“县飘”的影响
建筑与城市设计在支持“县飘”现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人口迁移有着直接的影响。小城市和县域也开始注重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通过改善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在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调整方面,县域的高密度开发模式渐渐向低密度宜居社区进行转变,也促进县域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提升。以广东新型城镇化试点饶平县为例,该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持续“上新”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据悉,饶平谋划建设总投资约32.66亿元的饶平县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成总投资2.85亿元的中山公园等5个公园广场,总投资3.21亿元的县图书馆、县档案馆、饶平大桥、县运动场等4个新改扩建民生项目,完成县城老城区30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打通新港东路、县供电局西侧道路等6条县城“断头路”,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实现全县21个镇创建省卫生镇全覆盖,县城功能品质不断上升。
聚力建设高品质的现代化新县城 ©公众号饶平发布
县城的规划和设计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湖北省远安县的规划中,通过“拆墙并院”的方式,将9个老旧小区合并成一个整体片区,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这种规划方式有效地扩大了居住空间,使得原本分散、拥挤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合并小区后,对片区内的建筑外墙、路面、管线等进行了统一整修,并针对性完善排水系统、路灯、楼道灯、分类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提高了居住环境的整洁度,也增强了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拆墙并院化零为整 ©湖北文明网
另外,独特、有设计感的建筑往往能够成为县城的地标,吸引“县飘”一族的注意。康县,作为中国西部众多县城的杰出代表,历经三十载的蓬勃发展,虽城市面貌保持新颖却略显平庸,缺乏独特魅力。其商业街虽布局规整,但缺乏辨识度和沉浸式的体验,致使城市难以吸引外来游客,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青睐。面对这一挑战,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深入剖析该区域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性的设计方案。他们不仅扩大了商业区域的规模,还巧妙地将周边的公共和商业空间串联起来,构建了一个独具地标性的商业休闲区,旨在为康县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访体验。
更新后的康县区域航拍 ©摄影:金伟琦
新人字桥的夜景鸟瞰 ©摄影:金伟琦
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调整以及多功能空间的设计在支持“县飘”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供更为宜居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及灵活多变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可以吸引更多人选择回到县域生活和工作。
05 盘点“县飘”们的县
小县城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通常指的是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这些地区往往人口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但却是连接城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纽带。由于一线城市的压力增大,许多企业开始转移生产和投资到小县城,以寻找更低的成本与更多的市场机会。
下面盘点一些“县飘”们向往的县城:
江苏沭阳
沭阳县,作为江苏人口第一县,拥有超过196万的居民,且在2023年成功实现GDP 1411.67亿元,稳坐苏北经济第一县的宝座。这里曾是劳动力输出的重要源头,高峰时期有45万人选择外出打工以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近年来,沭阳县展现出了显著的转变,返乡就业创业的人数已突破28万,实现了从“雁南飞”到“凤还巢”的华丽转身。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说,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回乡村发展,面对这种“反向虹吸”的苗头、趋势,县域需要以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智慧和力度来承接人口转移,积极打造有助于他们实现梦想的产业环境、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此过程中“沭阳经验”可资借鉴。
沐阳县桑墟镇叶梅基地 ©胡梦倩
并且,对于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和特色产品,突出品牌打造,充分利用新媒体赋能,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山东潍坊
潍坊风筝节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风筝比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风筝爱好者,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当地的风筝生产企业数量增加,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潍坊风筝广场 ©视觉中国
飞到天上的loopy ©小红书用户_捷昵非遗
潍坊的风筝企业多达280余家,风筝产业链从业人员8万多人,风筝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超20亿元。其中例如,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有100多家风筝生产企业,年产各类风筝近9000万只,这些企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坊子区王家庄子四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华表示:“我们将打造一个集风筝生产、设计、加工、展示于一体的风筝电商综合体,吸引一部分有实力的风筝企业入驻产业园,引进一部分有文创经验的人才到产业园创业,带动我们产业的发展。”
飞到天上的葫芦娃与爷爷 ©小红书用户_捷昵非遗
该村生产的近一半的风筝通过电商渠道销往世界各地,这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机会,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也吸引了更多寻求平衡工作与生活、追求更宽松生活环境的年轻人。
06 “县飘”现象对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
随着“县飘”现象的兴起,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得到缓解,而县城也迎来了新的活力。这种人口流动有助于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年轻人的回流为县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县城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市场的发展。
今年五月,“县城文学”也成为热议话题。“县城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感觉”
《人生》路遥 ©小红书用户_十月杂志
“县飘”现象是对县域城市经济与社会活力的提升,代表了一种乡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中主编陈剑认为,“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诸多资源要素向县域经济汇聚。包括基础设施投资等公共服务资源汇聚,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向县域经济汇聚,市场和消费向县域经济汇聚问题是,诸多要素向县域汇聚,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要素汇聚,能否带来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成为县域经济新发展的新引擎,是必须应对和回答的问题。”
“县飘”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社会观念的挑战。这种转变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创新。年轻人的回流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有助于形成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曾经吸引无数年轻人涌入的繁华景象,如今却逐渐面临“县飘”现象的冲击。一线城市也需要反思,为何原本作为梦想起航之地的它们,如今却成为了年轻人逃离的对象。然而,一线城市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在应对“县飘”现象的过程中,一线城市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需求。同时,一线城市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城市的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结语
“县飘,其实就是过日子,像我们祖祖辈辈一样地活着。”
100个人眼里真实的县城征集内容节选 ©新周刊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反内卷”和“整顿职场”的理念,他们倾向于选择更为“个性化”和“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虽然“县飘”听起来似乎是一种无奈且迂回的生活方式,但这也说明他们不再被传统或单一的评判标准所束缚,而是勇敢地追寻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兴趣的工作与生活模式。这些县城也不再是普通的县城,而是充满着朝气与理想,“诗”与“远方”并存的生活与工作之地。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当年明月
《饮酒》陶渊明 ©小红书用户云白YUNBAI·人间词话
文章作者|芥子
专栏编辑|Sherry Li
发文编辑|吴秀秀
审核编辑|Zhong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县域经济结构正不断优化,县域旅游注入新动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2A07YQM00
人民政协网,《<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发布》,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6-24/doc-inazuxrm0862345.shtml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4)》
深耕调研|江苏沭阳:“打工大县”蝶变“乐业沃土”,人民网-江苏频道
康县新人字桥及周边商业街更新/三文建筑 何崴工作室
https://www.hbwmw.gov.cn/zbhb/202209/t20220929_192391.shtml
封面图源时尚旅游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