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代建筑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曾经被西方尤其是欧美国家垄断,中国建筑师在通过和西方顶尖建筑师的合作、出国学习交流、以及在国内无数项目的历练中,设计能力和眼界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逐渐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差异,中国市场在很多外国建筑师眼中依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相较于短时间国外建筑师的大量引入,国内建筑师走向国际的道路更加漫长和坎坷。中国建筑师不仅要拉近专业和技术的差距,更要打破文化和观念的壁垒,才能在国际上争取到平等发声的机会。尽管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在国外赢得项目并盖房子的机会并不多(非援建项目)。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建筑师在海外的建筑实践。
住宅类
比弗利山丘庭院
设计单位:MAD
地点 : 美国,洛杉矶
类型 : 商业,住宅
时间 : 2013-2018
©MAD
马岩松是目前在海外建设项目最多的中国建筑师。2006年,马岩松带领其创建的MAD事务所赢得了加拿大米西沙加市地标公寓楼的竞赛,就是那座大名鼎鼎的“梦露大厦”。正如马岩松说:“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设计权,标志着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了创意中国的时代。” 在此之后,马岩松相继赢得了更多的国际竞赛,并开始了他在海外近20座城市的建筑实践版图。
“比弗利山丘庭院”是马岩松在美国的第一个建成项目,位于洛杉矶的富人区,比弗利市中心。这是一个混合功能开发项目, 一楼设有临街商业, 其上是18个公寓单元。公寓采用层叠的白色立面和尖顶,搭配不规则的窗户,错落有致地布置在绿色平台之上,勾勒出一个充满动感的画面。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洛杉矶标志性的山地地形,通过在城市环境中再现这一场景,建筑自身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小村庄。建筑外墙被绿植覆盖,绿植采用洛杉矶的本土植物,比如仙人掌、多肉、和藤蔓等。项目成功地融合了建筑与自然,对城市生态产生了的积极贡献 。
©MAD
在紧凑的用地内,建筑尽可能地兼顾了“私密性”和“社区性”这两个特质。每一户的设计都考虑到用户独立的进出动线,一个个带有独立屋顶的白色小房子仿佛是平台之上的小别墅,形成了小社区内的微型家园。与此同时,被小房子围合而成的双层庭院,是社区内的共享空间。每一位居民都拥有面向庭院的观景阳台。观景阳台是居住者与社区其他成员联系的桥梁,使得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享受到社交互动的乐趣。这种建筑理念不仅为个体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使整个小区成为一个充满互动和共融的社会空间。
©MAD
"
第一次来到这里,觉得洛杉矶和比弗利山都是极度现代化、极度发达,但是奢华以及所谓的高度文明下掩盖了冷漠和距离感。所有顶级豪宅在山上,像是一种社会阶层和地位的象征。住宅和城市看似在自然之中,实际上是圈地运动。城市和自然的关系变得割裂。
我想,不如让这个公寓的人都能“住在山上”,直接在非常城市的语境中做一个山坡。让这里一半属于自然,一半属于城市。不同的人住在这里,共享一个院子,每天都能感受到自然,渐渐形成了一个部落。也算是对这样一个严肃规整,充满现代感的居住区的一种回应。
——马岩松
"
文化类
加纳国家剧院
设计单位: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程泰宁作品),筑境设计
地点 : 加纳,阿克拉
类型 : 剧院
时间 : 1985-1992
©筑境设计
加纳国家剧院坐落在城市中心主要交叉路口,包括一个可以容纳1500人的观众厅、展览厅、排演厅和一个露天剧场。1985年,程泰宁在上海出差时得知中国援建的加纳国家剧院正在全国招标。他怀着走向世界的梦想,迅速报名参与。由于时间紧迫,他只能凭借过往经验完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设计方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方案竟然中标了。
©筑境设计
后来,由于场地变更,程泰宁决定重新设计。他搜集了大量关于非洲文化的照片和资料,包括舞蹈、雕塑、壁画等。这些元素成为他新设计的宝贵灵感来源,这些艺术形式充满神秘感和力度感,带有原始而充满激情的情感。最终的设计通过旋转、弯曲和切割三个方形体块,创造了一个独特而有力、精致而浪漫、内外一致的建筑形象。
©Julien Lanoo
©筑境设计
©Julien Lanoo
这座国家剧院在阿克拉城成为一座标志性建筑,深受加纳人民的欢迎,甚至成为加纳货币上的图案。它也被收入了国际建筑协会编辑的《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选》。
©Julien Lanoo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建筑事务所:清华大学 + Studio Link-Arc
地点 : 意大利,米兰
类型 : 世博展馆
时间 : 2013-2015
©Studio Link-Arc
陆轶辰主持的Studio Link-Arc,这些年在国际上也相对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是其在2015年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完成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作为中国首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赴海外参展的世博会场馆,世博中国馆的设计在呼应世博主题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国元素。展馆的悬浮屋顶引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抬梁”体系,从技术及形式上进行了现代的转译。屋顶的形态坡度结合了场地南北两侧的环境,在立面上拓扑了“山水天际线”和“城市天际线”的形态。
©Studio Link-Arc
建筑以胶合木和钢的混合结构打造了宽敞的展览空间,立面上尽可能取消了幕墙,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展览馆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位于悬浮的屋顶下的公共广场。这样的设计不仅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也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从而降低了展馆对于电能的依赖。
©Studio Link-Arc
屋顶最上层采用由穿孔竹条拼接的板材组成的遮阳表皮系统,旨在降低屋面上的直射光线和减轻室内的反射强光,为夏季提供清凉的室内环境。光线透过穿孔竹板的表皮,温柔地漫射进展馆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环境适应性,更为穿行其中的观众创造了独特的空间体验。
©Studio Link-Arc
商业类
韩国三湖出版社
设计单位:非常建筑
地点 : 韩国,坡州
类型 : 小型综合体
时间 : 2001-2005(设计),2006(建成)
©非常建筑
张永和主持设计的三湖出版社,位于韩国坡州,是首尔附近的一个出版业新城。它是一个集办公、书店、音乐厅和画廊、以及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商业建筑。基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地条件各不相同:北部是公共绿地,东部为城市主干道,南部是人车混行道,西部是步行可达的购物中心。设计灵感来源于对于基地不同边界条件及建筑不同功能需求的回应。建筑由四个不同功能且相对独立的体块组成:书店和商业功能位于地面层的西部,与西侧的购物中心形成功能连贯的商业空间;音乐厅、画廊等文化功能位于东部,具有内向的立面,面向车道;办公位于二层南向,与底层形成90度夹角;居住位于北侧,面向景观,相对较为私密。
©非常建筑
二层建筑相较于底层的转向,为办公和住宅功能提供了南向日照,并与底层自然围合出了一个开放的中心空间。这一开放空间将城市元素引入基地。四个微建筑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进一步分区。一方面,利用剖面的不同组织形式形成差异,另一方面,在“三明治”式的玻璃幕墙中部填充不同的天然材料,如泥土、芦苇、棉花和木屑,分别代表文化、经济、居住和办公领域。这样的设计不仅在外观上呈现差异,也通过材料的选择传达了不同功能的内在特性。在建造过程中,由于业主的要求,住宅功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花园。整个建筑外部将被绿色攀缘植物所覆盖,为建筑增添了自然的绿意。
©非常建筑
洛杉矶环球影城希尔顿酒店扩建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地点 : 美国,洛杉矶
类型 : 酒店
时间 : 2021至今(设计),拟2026建成
©Line+
近几年,Line+事务所也在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主创朱培栋博士带领团队先后赢得了两个位于加州的重要项目,即位于旧金山南部Schlage Lock旧址上的“FOREST”社区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洛杉矶环球影城希尔顿酒店的扩建。与前面提到的MAD以及Link-Arc获得项目的方式有所不同,Line+通过和美国当地的大型事务所Ankrom Moisan合作共同竞标,最终拿到了项目的设计权。在北美,尤其是加州,这种大型建设项目的规划报批通常漫长且一波三折,要通过规划报批、环境评估、建筑审核、公众听证等冗长的过程。有一个强有力的本地合作伙伴,对于项目的审批和推进至关重要。而Line+从东方文化视角出发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探索、低碳生态等方面的经验也会与西方的文化和场所产生不一样的碰撞。这也是像洛杉矶、旧金山这样的大型国际化移民城市所需要的。
原环球影城希尔顿酒店拥有495个客房,共24层,建于1983年。它是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和周围整个片区的地标。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业主Sun Hill Properties希望对希尔顿进行扩建,在原址旁边加盖一栋约395个客房的酒店综合体。该计划从2017年就已经启动,经过几轮的重新设计,建筑从原本的15层增加到17层,后又进一步增加到18层。Line+在2021年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在原项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重新设计,但保留了原设计的一些元素,如平行四边形的建筑轮廓和屋顶泳池。
©Line+
方案采用模数化和预制化的策略,以提高建造效率和实现节能低碳。在此之上,方案提出Dynamic Grids这一设计亮点,致力于通过标准化营造差异。设计从洛杉矶市花“鹤望兰”的开放与闭合的动态中获得灵感,通过标准单元式框架的四向变化,形成动态的网格立面,可以根据一天中不同的天气状况自动调节开合程度,带给游客意外的惊喜——动态变化的酒店外观和客房内视野。
©Line+
结语
纵观下来,中国建筑师用设计走出国门的道路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上面的项目举例可以看出,马岩松的MAD事务所是目前国内走在海外市场最前面的建筑师事务所,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更重要的是,积累了相对稳定的海外市场资源。马岩松在访谈中曾透露,他们现在在海外建成、建设中、和处于设计阶段的项目有至少20余个,并在罗马和洛杉矶设立了办公室。
日本四叶草之家幼儿园 ©MAD
其他的国内事务所还处于比较初期的探索阶段,并没有成规模的境外项目输出。这可能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建筑师在海外做项目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化、资源、技术法规等壁垒。虽然说建筑学科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学科 。走出国门接触不同的文化、考察不同地方的建筑、学习不同的思想体系几乎是建筑师的必修课。然而,在实践层面,建筑行业更偏向于本土化。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外做设计不光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更要熟悉当地的法规条例,同时也需要政府、业主、供应商、合作团队等资源。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与当地设计单位合作而解决。然而这要求从事海外项目的建筑师有非常突出的设计能力、专业经验、和号召力,能够提供本土设计师没有的价值。所以国际上成功开辟海外建筑市场的,通常是明星建筑师事务所(OMA等),或在某些领域综合实力很强的大型建筑集团(SOM等)。
新加坡翠城新景,新加坡 ©OMA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导致了对建筑的大量需求。中国建筑行业以及建筑师可以说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内被催熟的。本土项目应接不暇,自然也没有余力或者压力去开拓海外市场。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建筑市场已经比较饱和。然而如今在国内整个行业放缓的趋势下,成长起来的国内建筑师已经有了更好的能力以及更迫切的动力在国际上发声和竞争。
写到这里,可能很多小伙伴会问,既然做海外项目机会又少门槛又高,那它对于国内建筑师来说有意义吗?很多有名的建筑师专注于做好本土项目同样能够赢得国际声誉。笔者认为,开拓海外市场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和做好本土项目并不矛盾。总的来说,在海外有建成作品对建筑师来说是最直接展示其设计水平和理念的机会。无论网络和社交媒体多么发达,建筑在现场所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体验感是无法被取代的。这对于提升中国建筑师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建筑水平,以及传播中国文化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希望我国的建筑师更多的走出国门,把项目带到国际。相信多年以后,回看全球建筑史,中国的当代建筑建设和建筑师必将占据重要的篇章。
作者|躺平丫
发文编辑|Qicy
专栏/审核|Mel
审核编辑 | 07
Reference
http://www.i-mad.com/zh-hans/
http://link-arc.com/cn/project/china-pavilion/
http://www.lineplus.studio/
https://la.urbanize.city/post/another-redesign-proposed-hilton-universal-expansion
https://www.coolarch.com/service/caseDetail.html?id=16808355459844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