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术与实践是两条腿,
一条腿迈出,另一条必须跟上。
█ 您的设计是否有一些贯穿始终的主题?您又是如何将研究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L:是的,我曾提出过 “历史文脉”、“社区营造”、“智慧未来” 三个主题,这应该算是对我自己过去七八年的项目实践的阶段性总结。相比起以项目类型来归纳作品集,我想从每一个项目所处理的问题来有体系地整合思考。但是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归纳为住宿、办公又或是其余功能,而是我们所面对的CONTEXT,周遭的环境。
首先我们有一系列乡建和文旅项目。不论是官书院胡同改造,云庐的乡村改建或者申窑的工业改造,我都在对其文脉进行回应,因此统一把它们归纳到 “历史文脉” 这个广义的范围。
广西云庐喜岳度假酒店鸟瞰 © ALYA
第二类型 “社区营造”。拿我早些年做的南京路步行街行人服务亭,和滨江爱特公园景观设计来说,我不想就事论事地把它归纳为景观,或者亭子。这个设计背后有基本理念的,我希望透过这些 “点” 来营造社区。就社区营造这类项目来讲,建筑师只能做一半的工作,我称之为“半杯水”。另外的半杯水就要靠当地的街道办来负责运营、招商及管理,以及当地居民互动型的参与来完成最终的社区营造。我每年都会回访滨江爱特公园,会观察周边的居民和小朋友是如何去利用这些空间,观察材料因为年岁的变迁而形成的时间感,观察现场植栽的成长;这些元素在无形之中才能够创造一种社区感。所以社区营造一定是介于有形和无形,并与具体空间中人的使用相结合来考虑的。
第三个层面 “智慧未来”,讲的还是我们针对科技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城市的发展来进行的一系列的项目。在带南加州大学上海studio的时候,我有意识地为学生们选了上海漕河泾这个比较早的工业开发区来做城市研究。那段时间,我们大量地研究了智能建筑与能源及城市发展的关联。这个契机使我考虑很多能源问题,比如说如何将天然发电机与建筑整合,同时为园区其他楼主供电。这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建筑师能发挥的不仅仅是一个美美的立面,凹一些造型或者空间,更是背后基础设施的设计,是能够通过方案来整合的。
漕河泾四号地块概念规划模型 © ALYA
所以建筑师一方面要对单体有所控制;另一方面,要能够回到上层,从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发展的方向来规划。它可以纵向影响立面与空间的处理以及使用者的感受,也可以横向影响景观等其他专业;我们正好在这样的时代,一个处于交叉口的时代。
但这三者不一定只是单一的类型,很多项目是可以有多个标签的。我对于未来的理念与思考也不会仅限于这三个框架内,因为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我还在探索中,还没有结论。
█ 您对公司管理制度标准化的运营是否也是在这段时期开始的?
L:这是两条线。前者是从学术的层面去思考,而标准化是从实践,管理的层面而言。这其实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不管是哪条腿先迈出,另一条腿肯定要跟上对吧。
如果说思想是踏出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实践。开设事务所后,我经常会看到年轻的同事过来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这段时间他的效率是低下的,对质量的稳定性的是不利的,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从一开始就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之前的经验与收集的材料,我一步步根据自己团队的需要去建立一个工作与事务所管理的方法。而这两年,我拿出原先在文件夹里的文字的做法,让团队一起去编写完善;大家一起讨论公司运营的模式,最有效率的工作系统等,根据我们的 project schedule (项目进程)整理出了这两本工作手册。这是我和所有的同事们一起编写的,所以标准化并不是一个只存在于管理层的概念。它其实像一个建筑项目一样,不是凭空而出的,而是把资料有效的整合、总结。我们专门用活页的模式打印,保证了这不是一个固化的产品。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编写新的关于VR操作及使用的标准化篇章。
事务所同事们共同编写的标准化工作手册 © ALYA
02
停顿一下,思考
五原路工作室 © ALYA
█ 五原路工作室是您事务所的所在地,它的改造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您如何看待这类改造项目的起点和终点?您又是如何处理建筑和室内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设计是同时进行的吗?
L:这个需要回溯到我在港中大工作的第二年开始给自己的小公寓做的改造设计。做完第一稿住进去之后,发现自己设计的各种不合理,比如说那时候我会强调厨房的上下柜一定要平,结果第一天就撞头了。我便一项项的记录自己设计的问题,重新设计,把每个房间轮流着重新装修,敲敲打打持续了两三年时间,当作自己的一个实践。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对设计的尺寸、材料、细节的使用和掌握,一定要靠自己最本质的体会;如果没有生活经验,那些设计只会是书上的,或者业主强加给你的,你并不理解背后的意图。很多业主是非本专业的,所以你必须把他的需求转化成你的理解,然后你要反过来给他做设计,才是我学习的过程。
工作室入口 © ALYA
做五原路工作室改造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蛮多年经验了,在细节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更多的还是从现实的考虑。因为租约原因,我给自己设置的工期就是四个月,要在这个时间内搬进来。所以第一步设计的时候先保证外墙和门窗全部改造好,室内则保证一个简装的状态。一楼做到可以马上办公,许多一时想不清楚的空间我会先留白。于是二楼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个展厅,用来摆放模型,特别奢侈。(笑)后期改动最大是图书室:我重新设计了书架,零件拿来现场组装焊接。原本的水磨石地板也在使用中发现会起灰,于是尝试加了混凝土固化剂并重新打磨,才有了现在光亮的地板。我把这里当成建造实践的小试验田。
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说阳光房的排水。完工之后的第一场雨就发现原本屋面直接下翻到平移门入口的做法不可行,雨水会倒灌进来。于是赶紧让师傅沿入口处加上两边延伸20公分的挡水板。结果这个还不够,第二次雨水又倒灌进来,我们只能又加长了10公分。后来我还发现,阳光房左右的两扇门还不一样;因为一边有树一边开阔,对防水板的要求也不一样。这特别有趣,我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还收获了一些细小构造设计的一手经验。
二楼图书室 © ALYA
一楼阳光房 © ALYA
█ 我们注意到您在室内还做了很多具有雕塑感的开洞,线条虽没那么明显,但仔细看都不一样。
L:对,这是有专门考虑过的。我的个性是如果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会停顿一下去思考。我会考虑一个元素的必要性和它与常规有所差异的地方,这是从我最早学设计的时候逐渐养成的习惯。
这几个“洞”是我在做完天窗以后,拆掉了吊顶和很多不干净的结构却又不想放常规的灯具打破原本屋顶的美感时,发现原建筑的墙没有砌到顶:“洞”是原本就存在的。我们本能的想法是有洞就封,但是我发现这几个墙洞正好可以用来摆放反射灯投影到屋顶上,于是便决定留下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停顿一下去思考,把常规的做法放一放,看看现场还有什么能被利用的地方。
另外我把吊顶拉到了窗边。一是考虑开洞比例的大小,二来想做一个很纯粹干净,与寻常不一样的吊顶,于是就牺牲了10-15公分的空间,使吊顶边缘直接接于窗洞上。我会从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上做新的考虑,如何才能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创造出有特色的设计。这是一个对平凡事物的转化。
二楼屋顶的改造 © ALYA
工作室一楼室内 © ALYA
03
为未来思考,
激发建筑最纯粹的生命力。
█ 近期有什么特别的项目,会让您重新思考设计方式吗?
L:民生码头改造项目算是一个。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没有让建筑师直接接手原有业态的改造,而是要往前回溯至少两三个步骤,到集群规划的那一阶段。首先,当时我们与大舍和致正做了一个联合的规划提案。民生码头有别于大剧院或者CCTV这类很纯粹的标识性的单体,它有太多的层面和工业遗存了:有园区改造、艺术运营开发、水岸、桥梁等,所以它的城市复杂性很强。
我们提议形成一个联合团队,邀请OMA和日建,共同建立起日中荷三方既合作又竞争的团队,改变了原本的规则。前期三家合作调研,比如说我们负责上海的技术规范和指标,OMA调研国际同类文化和艺术产业,日建则结合高密度开发、地景建筑、商业运营逻辑和业态历史等做分析。
我们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再用两个月的时间独立发展概念,互不干扰,但保持沟通和了解,最后就三个方案同时汇报。这个重新思考并结合现场需要改善原有步骤的过程是特别重要的。
贯通桥螺旋坡道雪景 © ALYA
而真正在设计推进的时候,建筑师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解决好当下问题的前提下为未来留有发展空间和改变的可能性。在水岸的剖面上,我们把防汛墙藏在一个大台阶和绿化设施底下,使水岸未来可以与后面的厂房形成更好的连接,为未来做预留。
我认为这是我近10年的实践里一个比较里程碑式的项目。我不是那种单纯追求一个单体特别唯美特别纯粹的人。相比起来,我更愿意去找到事物最有生命力的层面,并用一个恰当的方式去改造,甚至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出来。
民生码头贯通水岸景观 © ALYA
04
真正意义的研究是,
从方法论上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是时间的酝酿;是迂回的过程。
█ 您硕士就读期间参与了Rem Koolhaas对珠江三角洲的研究课题。在此之后的项目中,可能会受到场地,预算,时间的限制,请问您是如何平衡研究,设计,执行三个环节,实现您的设计理念的。
L:研究其实分两个层面,会对项目提供具体的,更广义的现况分析。不仅如此,一个真正意义的研究,不止针对本案,而是从方法论上挖掘一些更深层的逻辑。我在做项目的时候会把研究分类,哪些可以为一个类型做准备,哪些只能服务于这个项目。
大概几年前开始,我就会针对项目设定一个基本流程,制定一个source book来记录每个项目所有相关的业态。就比如说申窑艺术中心作为一个厂房改造,业主却是做陶瓷业的。这两者看似没有联系,但我们在前期对陶瓷业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就为了挑出一个“点”,与厂房改造的空间流线和工业结构结合。
申窑艺术中心西立面 © ALYA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转化为设计,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心态,不能太功利性。我也有过不成功的案例。有一段时期,我们一直在设想如何运用陶瓷碎片化的表现来形成一个很有趣的室内空间,这个研究后来一直没有实现。但是它启发了我后期做外立面时的思考。我又把这个曾经废弃的想法提取出来。
很多时候研究也需要时间来酝酿,也需要有机会来实现;它与成果往往不是直接画等号的,反之,是一种迂回跟往返的过程。
申窑艺术中心外立面 © ALYA
谈到执行,我觉得这需要一个非常明确且稳定的机制。
对于申窑来说,首先,我们做到了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总包的工作,实施起来比较有掌控力。这样的模式是很纯粹的,就事论事的,没有什么水分。借这个项目,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流程,记录成册,为后续项目提供改进和参考。其次,主要的设计负责人是稳定的,他从最初的概念设计时起,做到了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形成标准化。所以我希望透过这个过程把方法固化,可视化下来。这样未来的项目就可透过这样的一个标准化来形成比较稳定的执行层面。
05
把握好每一次机会,
对于结果不要太功利性。
█ 您曾提到在师从建筑大师Rem Koolhaas并参与珠江三角洲项目的时候改变了自己对于建筑的理解,那么对于建筑学在读学生和年轻建筑师们来讲,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
L: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契机,现在回过头来看,很难说有什么对的时候,因为进行中的我们都是迷茫的。对于我而言,刚开始面试Koolhaas的studio也是茫然的。在那个信息不是很发达的年代,我直到研二才了解老库这位建筑师。(笑)还是在听了他的演讲之后才觉得,“哇这个人好厉害”。当时只知道他要研究珠江三角洲,但我对于90年代国内的大部分城市一点都不了解。
抱着随大流的心态,我和那一年几乎全班的同学都报名参加了面试,结果我被选上了。面对这个非常陌生的议题,我进入到一个完全未知的状态里:题目、方法和结果我都一无所知。研究完成后也是因为thesis presentation的成功才决定出书。而这些结束后,在2001年我就离开纽约来到了香港。
《大跃进》© ALYA
这样的转变轨迹并非一开始就清晰。在此之后我也是一步一步积累,经历过很多尝试和锻炼,最终决定在上海落脚。中途也发生过很多戏剧性的转变。
我想很多事情,冥冥之中都有一些关联性。我在香港一直教书到2006年,当时需要从合约制转成终身制(tenure-track),所以我一直在想自己的下一个阶段该做什么。经过几年的教学与设计,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画草图、看设计、看空间和材料。所以我最后决定追寻自己真正想做的,放弃了自己的教书的职业,想要去认真的全心投入做设计,创建个人的独立事务所。
刘宇扬与团队讨论方案 © ALYA
█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但正是您一步步地努力,才使结果变得明朗。
L:我觉得现在的每一步都给未来埋下了线索和伏笔。回过头来看,当你年轻的时候,茫然的时候,能做什么就去做吧,因为你也不知道哪一个伏笔会是送给自己未来的礼物。
凭直觉,能做就去做,认真地做,甚至脱层皮。很多时候对于结果我们不能太功利,因为不论怎样它都会留给你一些价值,会跟着你一辈子,成为你的历史。
█ 感谢您的分享。
L:很高兴与你们交流。
刘宇扬老师(中)和ArchiDogs访谈
徐航(左)绍禹(右)
访谈|徐航、李绍禹
撰文|李绍禹
编辑|李绍禹 鑫然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