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 “微改造”

█ 永庆坊位于老广州的核心地带,最初的场地十分破败,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接受这个项目?
永庆坊位于老广州的核心地带,恩宁路。这里是广州西关老城的核心地带。西关,是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率先开埠的十三行就在这里。广州最完整的骑楼街,粤剧会馆、牌坊、竹筒屋,繁盛一时。
但随着城市扩张,城市中心向新城转移,建筑渐渐成为危房,恩宁路逐渐衰败。据相关人士现场考察,43栋征而未拆的房屋中,有30栋为“严重损坏”,有的甚至已经倒塌。

© Internet

© Internet

2007年,恩宁路被纳入旧城改造计划。改造计划最初是将建筑全部拆除,然而这引发了当地老西关的一场集体记忆保卫战,确实如此,有历史、有记忆的老屋不该轻易消失。
经过一番博弈,终于!一个不同于老城发展“推倒重建”的方式被广为采纳——“微改造”,这也是十分符合“保留原有街坊肌理、修旧如旧”原则的做法。


█ 这个项目中,有哪些“新”“旧”冲突亟待解决?
我们的项目改造会面对许多“旧”的历史文化建筑、名人旧居,比如,早在20世纪40年代,粤剧艺人行会就搬来恩宁路八和会馆,广大粤剧迷心目中,这里是圣殿一般的存在,著名的粤剧历史博物馆由此而来;再有就是李小龙祖居也位于此处,最具人文历史的典型代表,三进深的西关大屋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项目开发,原有住户并不像一般的城中村改造一样拆除回迁,一大半的原住民选择留在老的社区。


再说“新”,未来对这一片的规划是集文、商、旅为一体的新社区,星巴克体验店、青年旅社、早教中心等新的业态都会出现。新的商铺、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将被营造。
所以说,我们这次永庆坊公共空间改造的大主题是“永庆 共生”,调和新旧元素令其和谐相处,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

█ 作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需要和不同的团队合作,作为景观团队,你们是如何与建筑团队合作的?
我们进入永庆坊项目的时候,建筑已经基本上修完了,那个时候市场上还鲜有景观设计师介入旧改的先例。其实我们最早是从做标识设计开始的。慢慢的我发现这里的景观并没有经过设计,而且场地上有大量的建筑垃圾需要回收。
于是我们主动申请来做永庆坊的景观设计。永庆坊的建筑师事务所不只一家,而景观的介入方式,就是介入那些被建筑遗忘的边角地带,并将他们改造成供市民交流的共生空间。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有的时候景观和建筑会需要同一块场地,还好最后是我们的设计变为现实。
█ 在漫长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点和挑战?
最大的难点是当时在永庆坊刚刚建成的时候,我们发现由于赶工,所有的图纸都和设计不符合,以及施工方在早期的不配合和不理解。在国炎(甲方设计师)的帮助下,永庆坊又进行了再一次的整改,所有的设计才有机会100%的呈现。
我现在还记得日夜颠倒地和客户对项目的落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变更出图,因为旧城改造其实有的时候图纸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对现场突发情况,进行紧急梳理应对。建筑进入施工阶段之后,场地里很多老麻石板都被人拿走了,不知道是谁做的,但我感到非常可惜。


█ 面对来自客户的快节奏设计需求,怎样看待前期调研?如何把控项目进度?
前期的调研很重要,有的时候你需要和当地的居民成为朋友,问卷调查阶段我常感到很无力,只有和邻里真正熟络之后,他们才会把真心话告诉你。而项目进度其实不是理论上看起来的所谓“完成”,看似设计通过了,其实距离建成还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处理和解决。也就是说,设计其实是跟随着项目的推进一直在进行的。

█ 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项目的成功因素有几个,第一,它是第一个成功的城市微改造项目,在设计的初期还有一半的居民没有搬走。从某个角度说,我觉得这是个很难得的实验机会。因为我们已经排除了大拆大建的做法,决定以微改造、微更新的方式推进。
第二就是甲方设计师的尽职尽责。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是程国炎,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当时大家的想法很直接,很简单,就是想为广州的邻里做一个合适的设计。第三就是场地现场留下的大量建筑废料和有限的造价,让我们决定回收旧材料进行废料利用,降低成本,这也成了一个很好的尝试。
设计过程
█ 场地总体规划方面,你们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将复杂的场地分成了三个系统:流线系统、文化节点系统以及自然节点系统。流线系统通过独特的历史铺装连接不同的建筑物与周边的社区;文化节点系统形成聚集人气的所在;空中自然节点系统则在屋顶营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空间。

采取这样的做法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街巷的肌理,更活化了动线,创造了新的公共对话空间,同时利用绿植营造出景观节点。
█ 为了将历史记忆融入新空间,你们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说恩宁路永庆坊积淀了百年的历史文化记忆并不为过,我们希望从中提取精髓,成为一种灵魂一样的东西,贯穿方案始终。“坡屋顶”进入我们的视线,坡屋顶是当地岭南建筑,西关大屋的典型代表元素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何不将其作为独特线索串起整个设计呢?
于是我们对其进行演绎,采用“剪”的手法保留下来,运用在整个方案中,营造出四个重要节点空间:节庆剪影木阶梯、历史剪影大瓦墙落水、休闲剪影屋顶花园,以及人物剪影李小龙祖居入口花园。
█ 这些空间节点的创造是否也是公共空间的开创?
是的,改造后的项目必定会导致人流量的增加,公共空间的拓展因此显得十分必要。这些公共空间的营造为居民、游客、探访者制造了一处交流之地,新旧文化将在此碰撞产生无限活力,释放新的能量。
01 / 节庆剪影木阶梯




02 / 历史剪影大瓦墙落水





03 / 休闲剪影屋顶花园




04 / 人物剪影李小龙祖居入口花园



█ 改造方案在整体层面贯穿了历史记忆,还采取了哪些其他手法进一步补充吗?
我们认为,历史记忆的保留不仅要体现在整体,更要看局部,比如在材料的使用方面,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改造过程中产生的旧建筑废料:瓦片、青砖、麻石、木材,每一件都是来自过去的活样本,真正体现“修旧如旧”的好元素。我们将这些废料变为景观元素,变废为宝的同时也是传承了历史。将历史的厚重感无声融入每个细处,时时唤醒、呼应人们的深处记忆。
与此同时,这也是符合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废料就地消解,老物新生为场地注入源源活力。





█ 景观标识系统方面,你们做了怎样的配套?
景观标识配套方面,我们依旧延续了坡屋顶的主题元素,衍生出一整套特具西关特色的标识体系,与整体氛围和谐相融。





项目回顾
█ 听了这么多永庆坊的来龙去脉,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的项目。
确实如此,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有12户居民选择了留下。新的业态也纷至沓来,存储着历史记忆的新空间,成了他们全新的生活语境。我想,这里面,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然而最重要的,我认为,只要有人留下来,街坊邻居在狭长小街相遇,一声招呼、一句问候,就会为新空间增添无限的人情味。

新的多元业态的创生,也会吸引更多人群的到来,可以来怀旧,可以来探访,也可以是新生代来感受复古潮流,不同圈层、不同年龄的人将在这里交汇,谱写新的记忆,描绘新的未来。平衡,是门学问,我们总是在探索中不断实践,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 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回过头审视,对于这类旧城改造项目,有什么经验想要和大家分享?
旧城改造是一种很特殊的项目类型,和创造全新的景观不同,设计师往往要把自我放的很轻,大多数情况不是在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而是在思考场地已经丢失了什么,要怎么样把这些丢掉的东西寻回来。
第二就是度,旧城改造,有的时候不能完全的修复旧貌,设计师必须适当地在场地中融入全新的元素来激活,而这种融入必须是润物细无声的。第三就是图纸在旧改中的苍白无力,设计做完了,场地中的突发情况永远比想象的多,在很多项目的施工中,几乎是每天一次修改。
█ 在永庆坊之后,你还完成了或者正在进行哪些旧城改造项目?未来,旧城改造会成为你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吗?
旧改一直是Lab D+H的重点研究领域。永庆坊之后,我们又先后做了很多旧城更新项目。如福州仓前九里项目,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地乐群路,是一个拥有160年历史的万国领馆区的改造。上海的黑石公寓项目,是关于有着100年历史的建筑及音乐社区的恢复。上海三邻桥,是将旧暖瓶厂改造成为社区公园的案子。南京老门西,是将明城墙下的纺织厂改造成运动公园的案子。
还有大量的旧改案子仍在进行。他们有的在一线城市的城中村,有的现在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我们相信随着我们的努力,景观主导的城市微改造、微更新案子会逐渐成为主流并被人们认可接受。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成长
█ 在2018AIA年会上,BIG的CEO Sheela Maini Søgaard 讲述了PR在marketing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年轻的先锋景观事务所,你是如何拓展自己的市场?是否有专人负责PR?
目前我们的市场拓展方式,还是最传统的靠项目口碑及客户的口口相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案子,并且确保他们顺利建成。


█ 对于正在寻找自己职业发展道路,以及想要创立事务所的年轻设计师,你有怎样的建议?
可能很多学生都有一个梦想,毕业后不工作,不小心赢了个竞赛,就一举成名了。但这样的童话故事发生的几率很低很低。从入行到创立事务所,设计师需要经历审美理论技巧思维逻辑思辨等一系列的锻炼,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自己的项目建成。如果是刚毕业,最好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事务所去实习工作,如果你想要成为谁,一定要努力去他的身边工作一下。
项目名称:永庆坊景观设计
ProjectName: Yongqing Fang Landscape Design
地理位置:广州恩宁路
Location: Guangzhou Enning Road
面积:3000平米
Area:3000 m2
设计周期:2016.03-2016.12
Designtime: 2016.03-2016.12
建设周期:2016.07-2017.01
Constructiontimm: 2016.07-2017.01
业主:广州万科房地产公司
Client: Guangzhou Vanke
景观设计:Lab D+H
LandscapeDesign: Lab D+H
万科负责团队:程国炎 李婷婷
VankeTeam: Guoyan Cheng, Tingting Li
主持设计师:李中伟
Lead Designer:Zhongwei Li
设计团队:钟惠城 林楠 梁宗杰 蓝浩
Design Team: Huicheng Zhong, Nan Lin, Zongjie Liang,HaoLan
实景照片版权:存在建筑,竖梁社,程国炎
访谈 / 编辑| Spring Sui,栗茜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