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0/04/01
作者

张淞豪

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总经理

园林工程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AP认证评估专家

希望通过对工业遗迹的改造,探索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为未来绿地资源建设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考,打造中国城市更新及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

——张淞豪

1

01 / 共融共生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  恭喜水石设计获得了2019 ASLA总设计类的荣誉奖,是否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获奖作品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灵感与设计理念?

Z: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设计思考基于两个关键词:“不设计”和“不能不设计”。“不设计”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我们对场地的尊重,对现场原生环境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最低的干预,通过低介入的方式指导设计工作。“不能不设计”是想诠释这块位于城市核心腹地有着如此高价值的原生绿地并没有发挥它的价值,对整个城市来讲是比较遗憾的。

 

我们需要通过强干预手段活化生态资源,目的是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原生的公园绿地,从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对区域来讲,希望通过对工业遗迹的改造探索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为未来绿地资源建设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考。对城市而言,希望打造中国城市更新及工业遗产保护的典范。

 



 

█  这个项目是处于吉林省的市中心区,其独特的位置在设计之初你们有什么不同的考虑么?

Z:是的这个地理位置实在太好了。地块在城市核心区紧邻三个历史街区,位置处于城市历史文化轴线上,离长春市重点项目伊通河生态湿地步行5分钟距离。所以在设计定位上水文化生态园将作为城市公共绿地规划的重要节点之一,需与周边绿地系统定位统筹思考。另外一方面需要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凸显生态绿化资源。通过适度的产业融入及历史文化记忆激活城市的生态活力。

 

10008.jpg

 

█  长春净水厂原有80多幢建筑,其中18幢为伪满时期保护建筑。与吉林省城乡规划院进行文保建筑合作,针对18幢历史建筑,具体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Z: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是非常专业的门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大致的流程主要有三个阶段:检测、设计、施工。看似简单的六个字,里面的环节及流程非常的复杂及精细。

 

我举一个例子:建筑的墙体处理原则上是最大化保留原始墙面,只针对于局部脱落区域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缮墙体材料的选用前要先通过现场诊断及材料专项检测,需要充分评估原因和材料特性之后适时适地选择材料。而且所有材料的形状、质感、颜色、纹理、色彩均需与原墙体相协调,这种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工法全部要采用古法进行施工。

 

10009.jpg

 

█  对于非保护建筑,有哪些不同的设计手段?

Z:首先需要对建筑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义,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个城市再生的交互模型。分别从人流、产业、城市三个维度入手,依据既有空间的特征,定义为与之匹配的艺术空间、文创办公和城市生活空间。在整体的手法处理上主要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修旧如旧,大的思路还是修缮修复,对结构进行加固,对空间进行改造;第二种是新旧结合,对局部空间进行改造以满足日后的使用需求。总之,无论选用何种手法,最终呈现的结果都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和连续的风貌。

 



 

█  净水池是整个生态园的重要遗址空间,我们了解到你们采取了两种方式进行改造和利用,这两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什么?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Z:场地中一共有5个这样的地下净水池,其中一个我们采用了打开盖板的方式,把整个地下空间暴露出来,形成了一个沉浸式的下沉雨洪花园。雨洪花园的实现是基于整个园区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海绵系统,这套海绵系统最终需要有一个收水池进行雨水收集,实现过滤及净化。同时我们也希望可以把净化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居民可以感知、体验、参与,以达到一定的科普意义。

 

10012.gif

低强度影响:保留地下池体结构,以池体顶盖覆土层利用为主

 

10013.gif

人工干预: 掀开顶盖,展现水池地下结构空间

 

实际上其它4个净水池我们采用的设计手法是一样的,希望把它们保护起来,再在地表层上方通过不同的空间处理方式一一呈现。您提到的第二种设计手法应该是这4个净水池中资源条件比较好的一个,因此我们结合建筑功能将整体打造为一个艺术中心,利用宽阔的草坪空间定义为多功能的户外剧场,可以满足日后不同规模的展览、会议、论坛等需求。

 

10014.jpg

(左)人工干预:下沉雨水花园(右)低强度影响:艺术广场

 

10015.jpg

低强度影响:保留地下池体结构,以池体顶盖覆土层利用为主

 

10016.jpg

人工干预:掀开顶盖,展现水池地下结构空间

 

█  在下沉的蓄水池改造中,材料的类型丰富而多样,有木,钢板,金属等。请问对于这种遗址改造,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您们有着哪些考虑?

Z:说到材料,我们园区整体材料的选择相对朴素、简约。主要的材料是老旧条石、枕木、钢格删、竹木。材料选择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材料呈现出的感觉我们希望是朴素的、生态的,最好可以就地取材。二、材料要有时代感和工业记忆的属性,甚至它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三、材料可以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比如说钢格栅的选用,我们是希望未来植物的生长完全不会被人工因素所影响,植物可以通过空隙进行生长,最终实现共融共生。

 

10017.jpg

下沉雨水花园

 

10018.jpg

由封闭沉淀池改造成的下沉公共空间

 



下沉雨水花园细部

 

10021.jpg

清水池里的生长空间

 

█  在生态方面打造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与水生态自净系统两个系统,在视觉效果之下,两个系统是如何协调运作的?

Z:这两者的关系很难表达,因为他们都是隐性存在的。动物的生态廊道相对容易说明,我们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在我们整个项目施工完成后,之前的小动物都回来了,并且现在在公园里随处可见,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水生态主要体现在通过植草沟、雨洪花园的设计减少了地表径流。其次我们也将部分的雨水进行收集过滤以形成可供市民参与互动的水体景观。

 


沉淀池

 

 

02 / 水石设计

公司特点与疫情应对

 

 

█  水石设计提供地产领域的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多专业、全过程的一体化设计服务,您认为一体式服务的优势在于?

Z:我认为逻辑上最好不要有建筑景观一体化这个词,因为作为设计师需要综合多维度的设计思考。不过现在分专业的设计流程多数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而一体化我认为就目前现状来看,最大的好处在于减少了专业交叉带来的失误,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设计失误带来的施工风险。其次是一体化的设计更利于在设计理念在不同专业空间转换,材质、构造做法等在微观层面进行融合。

 

█  水石设计一向强调设计的可实施度,以及建成效果与设计图纸的高还原度,那么在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施工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和挑战?您们又是怎么解决的?

Z: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是我们近年来做的项目中遇到的一个特例,当然这也是因为改造类项目的特殊性。我们的设计工作基本上是现场完成的,这对我们的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有的图纸绘制前必须先去现场核实,之后依据现场的条件进行方案设计及图纸绘制,绘制好的施工图要经过反复现场校对后方可实施,可想而知工作量非常大。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10024.jpg

工业遗迹与自然的融合,痕迹:植物的原生状态,老建筑的历史肌理

 

█  作为一个成立了20余年的资深设计公司,水石设计目前的规模很大,如何有效的管理各设计部门以及各地的分公司呢?

Z: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大,因为我主要负责景观公司的事务,所以回答出来可能不够准确。我大致描述下水石各版块的工作状态吧!我认为水石的管理有几个关键词:开放,包容,信任,支持。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共同来讨论与协商,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虽然规模已经有超过2000人,但是没有发现什么传说中“大公司病”的现象。


10025.jpg

 

█  在疫情期间,公司的工作模式和管理如何应对当下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Z:疫情当下我们依据国家指令复岗复工,初期时统一采用线上办公模式,这种新的办公方式对设计师个人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暴露出来相对集中的问题是效率,但随着大家的适应力越来越强慢慢的有所改观。我相信未来的线上办公值得设计公司认真思考,随着5G的到来,线上办公或者是异地办公应该会随之普及。其次疫情当下整个行业掀起了对健康社区的热议,我们也不例外,还专门组织团队进行了相关研发。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重视,一定会对未来的设计趋势产生影响,甚至推动行业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03 / 职业发展

分享与建议

 

 

█  作为有着多年景观设计工作经验的前辈,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读书时接受设计教育的感受和心得?

Z:我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是一所专业的艺术类院校。我接受的教育我认为是多元的,在校期间我热衷于纯绘画、中外艺术史、中外工艺美术、摄影等多种学科门类,对自己所学的设计专业反到不是那么热衷。美术这个词本身就很有趣,“美”在前“术”在后,他不仅传授技术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其次美术实践是心、眼、手的配合,训练视觉感官的敏锐度及观察力,这样的实践训练对毕业后的设计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美术学院的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开放的师生交流环境促使学生更愿意发表个人观点、更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的方式直到今天都使我受益匪浅。

 

说到心得,我认为设计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懂生活才能懂设计。

 

█  对于现在的设计专业学生和青年建筑师,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能否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一点建议?

Z:首先,我认为设计市场在快速变化,设计师的角色也随之而转变。随着时间的发展,设计师这个职业会慢慢的褪去闪耀的光芒。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需要学会适应。其二,设计师是非常辛苦的职业,所有行业内的大咖一定是付出过超过常人百倍的努力才有所成就的,所以我想说在这个行业坚持非常重要。其三,当设计师的成就感是可以留存在你内心一辈子的。设想你建造的房子会屹立70年以上,这种成就感不言而喻。所以要想有这种满足感就在这个行业继续“傻傻的”坚持下去吧。

 



森林栈桥:贯穿于密林和公共空间的人行系统

 

所有图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水石设计提供


访谈|鑫然

校对|栗茜

编辑|Winnie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