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0/09/25
作者

张大可|Dake Zhang

新泽西州、德克萨斯州注册建筑师

Associate at Gensler

Studio Operations Leader

城市设计及商业综合体项目经理,项目建筑师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建筑与信息学硕士

许多建筑学生心中或许都有这样一个愿景,在经历五年本科或是三年研究生的洗礼后,可以顺利进入一家全球知名的建筑公司求职,从一颗小小螺丝钉做起,铸造属于自己的建筑梦。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人可以预料这个世界明天会发生什么。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新人,是理性思维主导你认真抉择今后的职业生涯,还是感性思维把控一切,让你仅仅为了毕业生存而选择一份当下看似不是最理想的工作。


你是否也会时常问自己,建筑的未来到底在哪?何时你才可以摆脱彻夜画图的日子,让机器取代一切?


Gensler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建筑公司,在各位建筑求职者心中想必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其众多大型公共项目也逐渐成为非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初出茅庐的你,是否想要一探究竟。本期采访我们邀请到在Gensler一路成长的美国注册建筑师、项目经理张大可为大家分享他的成长之路。


让因“五条人乐队”而滔滔不绝的他告诉你,“建筑的未来不在建筑”!

1

01

Gensler成长之道:学会在团队中与人打交道

 

 

█  您因何种契机选择加入Gensler?当初选择Gensler的原因是什么?加入Gensler之后在哪方面成长最大?

Z:加入Genlser之前,我在一家总部位于新泽西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设计部做设计负责人。由于工作的关系,和附近一些比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有过从前期到施工等各个阶段的合作,例如HLW、Robert AM Stern Architects、SOM、KPF等。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了解不同设计公司的气质、设计的理念、和推进项目的方式。我也尝试将这些公司的成型经验,比如文件管理(Filing system),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s),设计审核流程(design approval procedure),纳入到我当时所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虽说资历尚浅,得益于这样的工作机会,我对建筑事务所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一直很关注,没有疏离。

 

至于说最终做出离开甲方的决定,则是我基于个人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个综合考虑。那段在甲方的日子,工作的目标归纳起来就是为公司唯一的老总负责。公司的所有决策,从市场开发,到建筑和室内设计,到工程,都需要老板拍板。我个人非常感激老板对设计的重视。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开发商都是完全将设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的,而我的老板认为有必要设立内部的建筑部来更好的理解他的设计追求,进而实现和外部设计公司的良好对接。而局限性呢,就是老板一人的品味眼界成为了任何设计的唯一评判标准,且具有排他性。另外让我感到不利的一点是在当时在甲方公司感觉缺少职场和个人成长方面的导师(mentor)。在我进公司大概不到两年,当初招募我的主持建筑师(Chief Architect)就离职了,因此我成为公司唯一的注册建筑师。合作的工程部,市场部同事会比较倾向于从各自的专业出发点影响甚至改变建筑设计,而不是更常见的分工协作。于是我迫切希望有资历的前辈可以给我一些指引,来学习理解如何成为一个领导者。此外当时的公司内缺少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来支持彼此,探讨方案与想法。所以思前想后,我非常迫切地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来提高自己。经过权衡比较,我最后选择Gensler决定加入他们。

 

10005.jpg

公司架构 ©Gensler

 

10006.png

©Gensler

 

老外说"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正所谓“求仁得仁”,在入职Gensler大概一个多月后。我有机会加入了一个几乎是Gensler历史上同时参与的办公室和员工人数最多,工作量最大,周期最紧张的一个项目:一家全美知名的购物中心在更换设计总监之后,计划将旗下全美上千家购物中心翻新,引入新的设计元素和加盟品牌。当时的工作强度甚至一度超过996(所以跟你说老外不加班的,甭信)。

 

10007.jpg

近期建成项目Omni Hotel at the Star ©Gensler

 

10008.jpg

Toyota Music Factory ©Gensler

 

10009.jpg

The Star at Frisco ©Gensler

 

在此之前,我的商业零售项目经验有限,在项目之初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工作强度挑战下,问题不是哪里去找导师和协作者,每个先于我加入团队的都是我的导师,我必须高效的跟每个人合作。这与我先前四年中单线向老板汇报,并通过老板向协作部门发布设计定稿的工作流程形成巨大的反差。

 

现在作为项目经理,在团队加班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也会按时订餐,把所有人拉到一起吃饭,然后继续。回过头来看,这样的高响度工作环境当然不可持续,也不值得提倡。但是客观上,让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转型,站稳了脚跟。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善于,也乐于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沟通能力对于成为一名技能比较完善的建筑师来说非常重要。         

 

 

02

大型公共建筑:谁才是终极决策者?

 

 

█  Gensler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公司,设计了很多大型公共建筑,有些项目难免会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您认为公众是否对公共建筑持有话语权?

Z:要讨论公众的话语权,要先了解一下项目决策的体系和过程。体系简单说就是项目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的架构,通常包括投资、设计、审查、工程、运营、还有最终的使用者。过程则是要看从立项到建成的这段时间里,体系的各组成单位之间是如何互动,并推动项目前进的。俗话说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大型公建,不管是公开投标竞赛还是邀请设计,最终成果总是要亮出来任人评说的。那我们讨论 “话语权” ,关注的其实是,对于大型公建这样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项目,是否有将与公众意见的交流纳入设计过程中的考虑和行动,公众的意见到底能不能对最终的建成项目产生影响。

 

从体系上来说,资方和设计师,对最终建成作品的期望值肯定是叫好又叫座,必然会有对公众意见的考量。而市政审批部门更得从对公众健康福利和安全负责的角度对项目把关。反过来说,如果决策者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或者陷入 “向上汇报” 的单向道,就会导致忽视甚至是主动的屏蔽公众的声音。比较无奈的现实是,建筑师通常来说,是服务于这个既成体系的,对体系的影响力有限,却又常常为不尽如人意的设计决定背锅。

 

另外值得探讨一下的是:所谓公众意见到底是什么?这方面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是贝聿铭的卢浮宫扩建,在方案阶段遭到公众一边倒的反对;另一个最近的例子是华南理工何志森老师做的东山口农林肉菜市场项目,这个项目很难被纳入通常意义上的建筑项目:不是改造,也不是扩建。似乎偏行为艺术,但是行为艺术有点被污名化。建议看一下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来深入了解何老师如何通过走进公众,来获取意见的。公众不是一个从受教育程度到经济实力,到生活方式文化内涵整齐划一的实体,而是一个混沌的状态。建筑学,归根结底是人学。只可惜很多项目,没有时间和精力的预算来做到像何老师团队一样彻底的融入项目的最终使用者中去。

 

10010.png

©Gensler

 

█  不再扮演决策者而是充当服务者时,建筑师应如何平衡设计理念与甲方期待?

Z:我个人也比较倾向于将建筑师定位于专业服务提供者(professional service provider)。区别于制造业或互联网经济,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主要是服务,而不是产品。而要促成这个甲方和设计师合作的基础是相互的信任。郭德纲曾经问过一个问题,说相声说白了就是讲话。唱歌唱戏不是人人都会的,可基本上大多数人都会讲话。干嘛花钱来听德云社讲话啊?设计行业也有这个问题。颇有一些甲方,对结构水暖电啊不太提意见,但是对设计想法特多。那人家干嘛找咱来给他/她设计啊。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更多的是生意经,而不是简单的我最牛,找我没错,这事儿包我身上了,因为骗子也都这么说。要获取甲方的信任非常难,一个工程造价通常来说不是小数目。我只能就我的阅历和经验给点小建议。

 

第一,把甲方生意弄明白了。要为甲方的生意提供合理的空间,对于甲方的工作流程、空间需求不了解不精通是不可想象的。要获取信任的第一步得向甲方证明我不但懂你的生意,而且能够抓住要害,精准的确认甲方需要通过项目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把自己的生意给甲方讲明白了。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来满足甲方的需求,解决功能和空间方面的问题。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客观诚实。建筑师不是上帝,不能达到的目标不要给承诺。第三,就需要一点缘分了,老外说chemistry。懂甲方生意,做过类似项目的建筑师也不在少数,甲方之所以最终选择和咱合作,一定是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信心。在接下来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需要平衡的有质量、工期、预算等等。只要有信任的基础,事情就都好商量。当然,作为建筑师,我们有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利的义务。这些往往是不可商量的。我们必须引导客户了解这些法规的要求,并在设计中满足。这个是大节,所谓leaders do right things,不能一味的迁就甲方,managers do things right。

 

我们每个人步入职场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在业务上精进,为提高专业素质废寝忘食,其实如何跟客户打交道,赢得客户的信任,按既定目标完成项目也需要锻炼和成长。有人擅长数理分析,有人擅长打感情牌,如果事业发展到了这一步,得拿出当初练快题,练施工图的劲头,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发展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准则。努力建立和甲方互有所需,双赢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10011.png

©Gensler

 

█  在现代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什么是中国建筑?中国元素应如何更好地融入建筑设计?中国特色应以何种方式展现?

Z:如果从哲学或者是建筑理念、设计哲学这个角度上来讲的话,那么将中国元素融入建筑设计几乎是一个悖论。当代的中国建筑是什么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当我们谈日本的现代建筑时,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筱原一男到伊东丰雄 到妹島和世的这种传承和发展,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使用者都可以感受到这些建筑作品既是现代的也是日本的。对于中国的建筑实践,什么样的建筑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并没有定论,并没有发展出一个成型的、主导的学派。但这也许是好现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大家还在探索。

 

10012.png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ArchDaily

 

从建筑实践角度,中国其实很多建筑师包括王澍、张雷、马岩松等都在做他们自己的东西,你可以说这些建筑不够中国,但是不能否认这些都是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大地上做的项目。这些实践缺乏的是相对统一的理论基础,或者说,没有形成学派。

 

当然现在在美国其实也缺乏哲学土壤,也缺乏建筑新理论、新学派。二战后,美国很幸运的将三位欧洲的建筑大师柯布、密斯和格罗皮乌斯请来,加上本土的建筑大师赖特,发展形成现代建筑的理论和实践。但二战结束75年了,美国建筑大生产基本上主流还是这种精致的现代主义,在思想上没有继续往前推进。即使有纽约五人组后现代主义这种小范围的灵光一现,都还是没有能够把建筑的设计概念、对建筑环境的思考推向一个新的哲学高度。

 

相比之下, 目前欧洲尤其是北欧的设计师,还在坚持不断地在探索,从哲学、艺术、历史的高度寻求新的可能性。

 

当我们讲中国元素的时候,不是要去迎合这个时代碎片化消费的流行趋势,建筑的中国风没法像在歌词里摘录一些唐诗宋词的意向那样一蹴而就拼贴而成。对传统文化的捶打和提炼是个很折磨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不断的犯错误,引争议,改方向。而第一步,这种探索需要一个更开放的多元的社会和更先进发达的经济基础。如果随便复制一个欧洲小镇就能赚钱的话,责怪设计师不思进取就是一种纯道德批判,不符合市场规律。我们是设计师,血液里有艺术的因子,艺术要探索的是未来可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中国建筑的未来幸运的保存了一些“中国元素”而且自洽,那很好。如果没有明显的元素,而是更抽象的哲学思想,设计语言(syntax),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03

建筑行业的未来不在建筑

 

 

█  您认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在哪里?现今建筑行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Z:以我的阅历要从理论或者思想的高度推测行业未来有点勉为其难,但是可以结合我的建筑实践和一点日常的思考提供一些想法。我觉得要“看”建筑业的未来,不能局限在建筑行业内找答案。

 

柯布提出了建筑是供人居住的机器, 文丘里1972年写下了《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设计曾经是,也应该是一个对社会、科技、文化进步非常敏感的行业。我们身处一个新的科技爆炸的时代,但是当今建筑师的培养跟学徒制相比没有质的飞跃,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和西塔里埃森时代似乎区别也没那么大。几乎所有的社交软件都在通过观察(偷窥)我们的一举一动来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服务。建筑师向甲方发出的第一封信(pre-qualification package)却基本还是讲述: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做过无数的类似项目,相信我,成功的项目可以复制。这不正常,建筑师不应该对周围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熟视无睹,用最快的电脑画着达芬奇时代的建筑图纸,还没人家画得好看。

 

我们所受的多年建筑设计基本功训练,说白了不过是:保持好奇心,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永远相信现存的东西有改进的空间;和动手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检验,调整,再实施。这些能力和睁眼看世界没有矛盾。是时候了解一下软件工程师如何做质检,四大如何做审计,大数据区块链跟建筑到底有没有关系了。

 

█  现今建筑行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

Z:建筑业面临的挑战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客户/产业,竞争者/同行,和自身。

 

在我参与的所有客户会议上,两个问题必然会被提起:造价+工期。目前建筑师的职业规范(比如AIA A201)保护了建筑师,对实际工程的造价和工期不负责,不承担风险。可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建筑师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被极大的限制了参与到项目造价和工期协商过程中。理论上说,项目最终是赔是赚不要紧,建筑师稳收设计费。这种思路的定位,作为专业服务提供者,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简直不可想象,不要说坚持这条路走下去。如果不改变,建筑师会被彻底的隔离在项目的竞价和工程之外,丧失话语权。客户需要专业服务,政府也要求建筑师从设计的角度对最终建成产品的质量给予保障。建筑产业如何破壁,衡量而不是一味规避风险,在服务和产品之间找到新的定位,是第一大挑战。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业界的竞争者。从趋势上看,包括很多乱入的,非传统意义上的新力量。稍微关注一下业界新闻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向客户兜售“设计服务”,而且颇击中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软肋。比如施工单位大力推介的虚拟建筑(virtual building),跟以建筑师为首的设计团队的BIM最大区别是尽最大可能反映实际情况,成品数字模型无论是用来计算下料(take off),专业协调(clash detection),还是现状还原(field condition)都比设计团队的模型要更精准,同时还为工程完成后的建筑管理自动化提供了更可靠的基本文件/数据。大型开发商则是利用大数据和算法的优势,向客户兜售电脑的设计比设计师还要了解客户的要求和体验。WeWork甚至直接和Autodesk合作,通过generative design, 宣称一键生成办公空间的建筑设备方案。建筑设计市场的饼没有做大,进来分一杯羹的对手却增多了。这是第二大挑战。

 

第三个也是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建筑行业自身。首先传统的建筑设计类似于奢侈品市场的高端定制,与之相对应的是服务大多数人的标准化流程和产品。建筑师到底为谁服务的探讨决定了市场定位、设计过程、运营成本、经济指标等一系列相关而复杂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决定了建筑师如何保证自己的职业和单位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其次,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设计“设计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产品?2017年五月AlphaGo击败柯洁,2017年十月AlphaGo Zero击败AlphaGo 100:0。根据DeepMind在《自然》发表的论文,AlphaGo Zero没有打谱,完全不依赖人类棋手的经验。这不由得不让人联想,如果说人类在围棋发明以来几千年的探索并没有让我们离最简最优解更近,那么,建筑设计呢?最后值得探讨的还包括建筑设计服务的外延在什么地方。如同工程和开发行业可以参与建筑设计,建筑师也可以参与到产业开发,工业设计,项目管理,营运咨询等领域。这不仅仅是建筑师的突围,更是帮助建筑行业从相关产业和全局的角度参与开发,为客户提供比单纯的建筑设计服务广阔的多的解决方案。总结起来一句话,如果整个市场都在审视到底什么是非建筑师来做不可的工作而我们只知道埋头考注册,我们的专业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04

建筑师成长: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  研究生毕业后您在各类建筑公司包括中小型工作室、施工单位、甲方公司等都有过任职经历,这些不同经历给您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Z:简单说,第一份工作找在中小型设计公司主要是出于对工作地点和生存的考虑。大城市机会肯定多一些,对外国人也相对更包容。所谓生存就是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站稳脚跟。因为建筑设计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的中美建筑教育都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跟实践接轨,但客观上说,校园和职场之间有一道沟。大多数人走过来了,栽在里头的也有。换第二份工作时候,正值金融危机,第一家公司的运营出现了大的问题,我从个人角度出发选择了弃船,那家公司后来不幸倒闭了,这是我离职时无法预见到的,也觉得挺惋惜的。第二家公司是开发商的建筑设计部门,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当时的主要目的是避险,同时搞定注册和身份(绿卡)。第三个工作,前面提到了,在经济危机结束以后,回到设计公司。

 

这些经历回过头来看的话,是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个人品牌的树立和改进:刚工作的时候,比较踏实肯干,愿意搭时间;在甲方工作期间,了解项目的运营,从科研到最后的地产租赁管理;在大公司工作,要学会利用平台,寻找协作者,达到1+1>2。但问题是身处那些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刻,我并没有可以预知未来的水晶球,会患得患失,会焦虑烦躁,会害怕,会后悔。而所谓前一份工作的积累,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一种对性格和三观的塑造。

 

最大的感触就是,当我靠自己努力从一个比较煎熬的境遇里爬出来以后,生活中类似级别的麻烦就不再是个事儿了,因为知道自己有那个能力处理同级别的挑战。反而是靠别人提携或者阴差阳错解决问题让我很惶恐,因为没法寄希望于下次还有这么好的运气。另一点值得分享的想法还是前面提到的,建筑学是人学。至少在我身上,个人经历的丰富对提高和各色人等共情的能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我很羡慕之前提到的何老师的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能和人(不仅仅是客户或者使用者)诚恳的交流。我现在每次面对一个新项目最想对客户说的就是我是一张白纸,我对你和你的项目没有任何假设的经验,我希望能和你一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了解彼此的性格和专业。可公司不让啊,公司希望推我是某个项目类型的专家,跟顾客说项目交咱手里你就放心吧。这个个人和公司的反差有时候还是挺尴尬的。

 



学生时期个人作业 ©张大可

 

█  您对还在学校或是刚毕业的年轻建筑师有哪些建议?对于已就业的建筑设计师,职场中应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

Z:建议这个词儿让我诚惶诚恐了。我研究生毕业都已经十多年了。现在的时代精神和我那时候相比,更为宽松自由,可能性要多得多。比如我们当时毕业生几乎不会有人想到自主创业这条路。更何况就像树木希林说的,现在的年轻人,前辈说什么都不会听的,更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

 

再说无论是专业发展还是个人奋斗,网上的建议够多的了,不外乎提倡热爱专业,发现自我,坚持努力,终成正果。与其重温(reheat)这些鸡汤,还不如听李诞丧丧的说人间不值得(虽然这家伙自己心里门儿清),至少图个乐儿。

 

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呢?只有小孩子才选择啊,成年人两个都要。就像五条人说的:生活是音乐,音乐是生活。诗意可以不需要远方而产生,生活未必都是苟且。在校生也好,刚毕业也好,相信有毅力读到这段的朋友都具备做事善始善终,关心周围世界,等等这些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设计是主创建筑师的概念草图,但同时也可以是项目报告的排版,设计说明的配色,施工节点大样,甚至计容面积和地下面积的复查。当我们定位自己为设计师的时候,我们生活的每个时间和空间的大局和细节皆可设计。设计是一个习惯,一种生活方式。996是不可持续的工作时间表,24/7/365却可以是设计师的生活态度。

 

改编一句最近的爆款网络名言来结束:有人把设计变成了一份工作,希望你没有。

 

10015.jpg

实习 ©Gensler


访谈/文案|马元鸣

校对|鑫然

主编|栗茜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