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0/10/07
作者

董灝

Crossboundaries 建筑事务所

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暨35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以下简称“深圳国际家具展”)于2020年8月20 -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行。


本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以“链接世界”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成为家具和设计界认识深圳的窗口,横跨上游住宅、建筑、内装到下游家具、软装、灯饰、及商办地产和工作空间的全产业链。

1

10004.jpg

展会现场 © 深圳国际家具展主办方

 

建道ArchiDogs作为主办方合作媒体,在展览前期就对本次深圳国际家具展参展方、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作品和建筑理念很感兴趣。此次Crossboundaries建筑事务所参展的项目位于1号馆国际精装住宅馆的“见筑视界”——全球建筑与生活联展,其联合创始人及合伙人董灝也在论坛环节进行了分享。趁着这次机会,我们对董灏进行了专访。

 


Crossboundaries参展项目

“北沙幼儿园”展板与模型 ©ArchiDogs

 


董灏在深圳国际家具展

论坛活动中的分享现场 ©深圳国际家具展主办方

 

董灏认为 “建筑是科学,是对自然的尊重。” 建筑空间应追求“道法自然”,结合场地、光照、气候等因素。而在众多人造环境中,教育空间又是对人影响最大的地方。

 

在本期专访中,董灝不光与大家详细描述了他眼中专业的建筑设计,还回顾了很多求学和求职的经历,以及与太太蓝冰可合作开办事务所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建筑人生。

 

 

01

教育场所塑造孩童人生

要让生活因建筑而美好

江苏北沙幼儿园&海口北大附中

 

 

█  您曾参与设计过很多的教育类建筑,好的学校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学环境?未来的学校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D:基于研究,当代人一生中有86.9%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剩下10%左右的时间即便在户外,更多时候也是在经过设计者改造的空间里活动。因此,人造环境,今天已在你我的生活中占了绝对主导,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群行为。其中,就空间对个人影响力而言,教育场所或许是最为突出的。

 

私立国际学校,虽在教育界存在已久,但是近十年,才慢慢进入国内大众视野。尤其,随着近年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变革,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教育者强调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求知。他们也希望通过空间设计,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于是今天的教育空间也越来越颠覆“标准”。

 

我们总结了未来学校的六个要点。第一,要提供满足学生个人活动的空间;第二,要有适应多种形式的集体教学的空间;第三,教室内外的空间应该是流动的,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第四要强调建筑室内外,人工与自然的交流。第五要求校园空间内材料和色彩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的需求;最后一点是智能化,云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

 



Infinity 6弹出式学校 ©白羽

 

█ 您在深圳国际家具展分享的两个项目:北沙幼儿园和海口北大附中学校,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D:这两个教育项目有他们的共性,同样也有差异。因为使用者不同,我们需要量体裁衣,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建筑设计。

 

北沙幼儿园地处江苏盐城的一个五级城市,在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空心化很严重,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壮年都去城里了。村庄里都是留守儿童,这体现了一种农村的衰败,一种文化的衰败和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因此我们结合环境设计了群落式布局,底层是游戏室,上层是睡眠室,当组团逐一散落后,组团与组团之间就形成了院落,小朋友就可以在里面即兴玩耍!尺度也消解成了一个最多两层高的建筑组群,既尊重了自然,又与环境和谐共生。

 

10013.jpg

北沙幼儿园草图 ©Crossboundaries

 

幼儿园建成之后,由于建筑的形式自由开放,自然演变成了村庄的中心,也促成了许多当地社区活动在其中开展。我们通过建筑学的手法和理念,更多地解决了社会学的需求。它不光是留守儿童的幼儿园,也是幼童美好人生的开始,是空巢老人的聚集场所。友情、关爱,理解和成长,都在这里自然发生。

 


北沙幼儿园 ©吴清山

 

而北大附中海口学校地处海南海口,校园整体的设计布局和功能使用有别于常规的中学设计。除了基本的教学,体育和住宿功能外,学校还设有艺术文化中心、技术创客中心以及社团俱乐部等多种功能空间。我们以充满意外偶遇的互动式学术空间(Serendipitous learning space)为这次建筑设计的教育类空间概念,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空间触发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和师生互动行为。

 

这三种主要空间类型分别是:标准教室、休闲辅导空间以及共享交流空间。第一类私密性比较高,适合班级式的课堂学习;第二类着重激发学生之间的课间辅导或者交流,位于错落布置的教学用房之间;第三类为开放式空间,主要分布在每层靠近中央庭院的周边,用于午间用餐,休闲等活动。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剖面 ©Crossboundaries

 

10018.jpg

学术中心-教室 ©Crossboundaries

 

10019.jpg

学术中心-开放空间 ©Crossboundaries

 

10020.jpg

学术中心-公共区域 ©Crossboundaries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还结合海口市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本土化的干栏式建筑特点,采取建筑架空防潮、遮荫屋檐、屋顶和墙面绿化、外窗遮阳导风、水面降温、雨水收集、太阳能与中水利用等各类适宜技术,为师生们创造了一个舒适、节能、环保、宜人的生活学习环境。

 

10021.jpg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现状 ©白羽

 

10022.png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 ©Crossboundaries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领域的变革,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强调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求知。他们也希望通过空间设计,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 作为“没有围墙的幼儿园” 北沙幼儿园的概念突破了传统,从设计、落地到运营之间是否遇到过一些困难?现在的使用效果如何?

D:一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例如繁琐的技术难题以及与业主的沟通障碍。但这些都是作为建筑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对我们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考验。的确,教学模式和使用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但我认为依然有很多创新的空间。而且我们的业主通常有很强的教育观点,但如何将这些观点整理、转译为建筑空间,并以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则是建筑师的工作。

 

10023.jpg

北沙幼儿园 ©郝洪漪

 

我认为在与甲方的沟通中,最重要的还是展现出自己的专业度。建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建筑师需要对项目有一个综合预判。我的太太及事务所的合伙人——蓝冰可,作为一个拥有德国教育和实践背景的建筑师,在建筑品质的把控上也会提出很多前瞻性的要求。初期业主或许不理解,但项目建成后,他们会在实际使用中体会到其中的益处,这也帮助我们建立了与业主之间的相互信任。

 

10024.png

北沙幼儿园外景 ©吴清山

 

除此之外,同理心也很重要,要跳出建筑师的个人视角,多从甲方和终极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设计中不要制造冲突,而是要找到各方的共同利益点。

 

10025.jpg

北沙幼儿园 ©吴清山

 

之所以北沙幼儿园没有设置任何一道围墙,是因为无论是心理还是物理上,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座幼儿园建筑,更是一种理念、一张蓝图,以唤醒整个社群对儿童的珍视——即便在一种不甚理想的社会和家庭格局下,也可以创造出从前那种 “老安少怀” 的乡村图景中描绘的教育氛围。自2018年建成以来,这座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土,亦成为村中居民喜欢的社交场所。父母或祖父母们聚集在此,在接送孩子之余,有了更多融洽的交流,这也实现了我理想中的教育建筑。

 

10026.jpg

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学知识或捉迷藏,就像在村里一样 ©吴清山

 

10027.jpg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的乐土,也成为村民喜欢的社交场所 ©郝洪漪

 

█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的项目中借鉴了购物空间的组织形式,将其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联系在一起,可以解释一下这一理念吗?

D:Critical Thinking这个理念是,我们一定要有一种让现状和生活变得更好的想法:不是说 “反正现在学校长这个样子我就觉得挺好”。生活要变得更美好,一定需要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同时,这个要求不是简单的、无意义的抱怨:首先,利用批判性思维,把看到的、可以提升的部分总结下来,按照逻辑编排好;接下来,就要求我们要有创意;在此之后,和他人一起合作落实这个创意。

 

10028.jpg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现状 ©白羽

 

在创意的落实过程中,人和人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十分正常。过去的教育认为,豆子从一边装进去,另一边出来时最好完全一致;而今天的教育是应该让一百个豆子出来时各不相同。正是因为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大家才需要沟通和交流,从而才得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我们建筑师存在的意义。

 10029.png

图片北大附中海口学校 ©Crossboundaries

 

 

02

“网红”实属行业必然

经验助力设计一体性

 

 

█ 除了项目的多元领域,Crossboundaries的命名还有哪些深意?作为人员构成多元的事务所,有着哪些独特的创作方式?

D:事务所的名字Crossboundaries就是把两个英文单词组合在一起,意思是 “跨界”——跨越国界、专业界限、文化界限。就像我和冰可,我是中国人,她是德国人。我们团队也是保持一半的中国建筑师和一半的外国建筑师的规模,大家来自不同的成长和教育背景,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组合,也使事务所拥有旺盛的创造力和活力。

 


团队合影 ©Crossboundaries

 

对于创作方式和特点,我们没有分组或是按项目走,我和冰可在工作上也没有具体的职责划分。我们希望在跨界的同时突破专业的壁垒,因为大到街区、建筑单体,小到室内空间、空间中的标识等都是人生活的空间的一部分。它们共同作用于人的感受和行为,不能用割裂的态度去对待,因此我们也希望团队内的每一位建筑师都能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早在2005年这种一体化的设计成为业内共识之前,我们就已经在这么做了。

 

█ 在事务所进行从建筑、室内到家具标识一体化的设计时,如何把控不同尺度和维度的设计,以实现项目的整体性?

D:这是对一个职业建筑师的能力要求,但不是一个基本的职业要求。这个世界上肯定有绝顶聪明的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个正常人,我也是。在把控不同尺度和维度的设计,以实现项目的整体性这点,我谦虚的说,这其实是一个基于丰富实践经验导致的结果。

 

当一个建筑师对建筑本体有一个自我认知,笃定自己的建筑设计时,必然会对室内空间进行统一地把握,从而产生一个整体化的设计,这种建筑语言的贯穿必然是一体化的。

 

█  “跨界” 这个词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后,仿佛是一件很容易效仿和提升热度的事情,很多设计因此变得 “网红” ,成为很多人的拍照打卡地。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D:我个人不会肤浅解读大众美学诉求。“网红建筑、跨界” ,这完全是BAT行业引领时代的一个必然。现代的传播途径打破了很多行业壁垒,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被打破,象牙塔与大众直接的联系与交流的边界也变得模糊。很多“圈内”流通的事件与讨论话题,可能和大众就差三个小时与两个微信群。

 

基于建筑形象或是容易造成“网红”打卡的项目类别,比如民宿或是书店,我觉得这其实是全人类对中产阶级文艺生活的一种向往,反而是促进了大众对于建筑以及相关文化的全民审美的提高。先不用以建筑师专业角度考量,单是带起话题性,引发民众对于建筑文化的关注方面,我觉得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因为建筑毕竟是一个与人的日常生活、社会行为息息相关的实践学科,作为一名建筑师,我是以这样欢迎的态度来面对这个现象的。

 

 

03

 “流窜”

是思想碰撞的开始

也为独立埋下了伏笔

 

 

█ 您这代人选择留学的并非多数,尤其是对于艺术类院校,是什么经历和契机让您下定决心留学海外?

D:我是1991年上大学,在北建工,现在叫北京建筑大学。在本科这五年,除了上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流窜” 在北京的各个高校,旁听非专业课程。其中最常去的是北大和北影。我那时年少懵懂,觉得国内的建筑教育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我认为读建筑最关键的其实是教会你看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这与艺术是相通的,而不是说教你怎么画立面和效果图。如果是那样的话,学到最后就只是盖出一栋精致的房子。所以我想走出去,去美国上学。

 

10032.jpg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Internet

 

█ 在美读书期间,哪些经历打破了您在国内接受建筑教育时产生的认知?又是如何重构的?

D:作为一名来自亚洲的青年,当然不可能不带批判地完全接受当时主流的西方现代主义。如何将之与自己的文化、社会现实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简单复制,我的答案肯定不是反抗,也不是照搬,而是融合。

 

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种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光是接受资讯但不能完全消化的状态我就持续了两个多月。接下来的过程,对于我这样生于70年代,全盘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学习基本是被动获取的这代人来说,在思维上就是一种“重创”。


10033.jpg

留学期间的照片 ©董灝

 

在教育形式上,东西方最大的差异其实在K12基础教育阶段就非常明显。我们不能像西方同学主动并审视的去判断问题,从出发点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更不用说从逻辑上判断推演整个项目。现在回过头想想,我能扛过那段灰色时光,可能和我的性格有直接关系,可能也算是一种幸运。

 

我从小是个乐天派,对于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可能是家庭氛围比较民主开放,我还是有着一颗探索世界的心。即使面对初到异国的种种不适,我也并没有对自己产生怀疑。北京人大大咧咧的性格帮了我,不着急,慢慢磨。多听多看,自己安静地去思考。特别是班里同学来自世界各地,通过项目合作,我非常迅速地明白了他们的思维逻辑,随时在思考也反推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同时美国有着清教徒的包容与开拓精神,所以到了后期,我就渐入佳境,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10034.jpg

留学期间的照片 ©董灝

 

█ 从Pratt 毕业后您在海外工作五年,之后回国就职北京院,请问您当初的创业契机是什么?

D:2005年,在北京院(BIAD)四五年以后,东西方差异带来的优势、碰撞,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恰巧那年我们做了宁波博物馆的投标,得的是第二名。第一名得主是王澍老师。这个项目给我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因为在这个项目当中,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空降式的西方优质设计资源,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这其中关乎文化差异,也关乎商业利益平衡。如果说之前让我感到迷惑基本是受非主观因素影响,那么在这个项目之后给了我一个强烈的理由:要独立出来。

 

█ 您曾经建议甲方多为设计背后的实际功能而非立面和效果“买单”,是因为在实践中有过哪些相关的经历么?

D:建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建筑师需要对项目有一个综合预判。而并非只是立面和效果而已,更重要的是设计背后的实际功能。

 

作为建筑师需要有理解和挖掘甲方的能力,很多时候,英文中叫“UNSPOKEN NEEDS”甲方自己都不能够认知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这时候就更要求建筑师自己的专业度。

 

█ 实践之外您同时也在学校任教,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多重角色的状态?

D:我的多重角色不是一个刻意选择的结果。当然,现在的社会对于一个身份的 “认同” 或是 “定义” 也越来越复合和模糊,我认为更多是全新的时代需要职业人员的能力具有多样性。你白天可以是一个律师,晚上可能是一个夜店DJ,这种跨行业的反差,现在比比皆是。相对我这样,只是围绕着建筑师这一个身份衍生的,建筑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是教授,这些角色转换相对容易很多。

 

对我而言,兼顾多重角色是一个慢慢学习成长的过程。人生就是经验型,我们都是会在一生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是完整的生命体验。

 

 

04

 建筑是一种人生选择

一个人的格局

决定一件事的走向

 

 

█ 结合您的经历和认识,认为建筑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

D:未来建筑学的焦点关乎科技进步: 特别是材料的技术性革命,建筑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大家有机会可以去读一下Kenneth Frampton写的《现代建筑史》( Modern Architecture History),里面写到“十八世纪时铁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非天然材料作为建材 ”,之前我们用的木材、石材都是自然直接采集的材料,而铁是我们提炼出来的。今天,新的技术,如5G,太阳能,BAT的出现,全新定义了世界原有规则秩序,这可能是跨时代的革命。也会有新的建筑材料,比如自发电砖墙的出现,这种革命性的改变,对于未来的生活方式、建造方式、建筑设计是具有颠覆性的。

 

从现在疫情环境下看,人类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比如大家在天南海北各自的家中就可以进行线上学习,大家都在很快的适应这种变化。可是大家还没有适应新的次序,依旧以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进行。在我看来,“数字时代”它有别于过去所认知的“审美”习惯,包括我们过去认为的一些形式美的思维定式。未来建筑我认为可能都不是固定的,它的形式和空间可能会随着人类一天里不同的需求、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需求而改变,去呼应人的需求。这样的话它就不能用传统美学标准去评价。

 

有可能在未来,房子跟衣服一样可以随时改变,无限位移。这可能是历史性的改变,是从建筑材料本质进行的改变。就像以前有了钢铁,建筑形式就改变了一样。而未来的改变则是颠覆性的,甚至于,大家的行为模式都会发生改变。这就提到2018年我们和原研哉在鸟巢做House Vision的时候,就已经在探讨未来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在新材料产生的情况下发生的改变,这次疫情也是把这种模式推到了极端。我想,在未来世界,我们走出家门的理由可能会变得更 “有意义” 了。传统的建筑概念,其实并不能很准确地适应人的心理需求。在未来,随着科技发展,我相信那将会是一个 “量身定制” 的建筑时代。

 



2018 House Vison 现场照片 ©Mini Liu

 

█ 您认为年轻建筑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对学生群体和刚入职的年轻建筑师有哪些建议?

D:建筑师是一份职业,一种人生选择。如果想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立足,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四个C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Creativity(创造性), Communication(沟通), Cooperation(合作)。这也是建筑学的特点:我们将来做任何项目,和其他艺术院校、其他同学不同的点在于,他们可以独立完成,但我们做再小的项目也需要组织其他人一起参与。一个再简单的项目也是由建筑专业、结构专业、设备专业、水暖电专业合作,施工的时候包括施工团队,同时还有甲方,大家一起完成的。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沟通、合作的能力。

 

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最终走向和结果。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空间做了一下定义:“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想,其实这不单指建筑与空间,其中也包含了人生哲学的思考,如果人生是一栋建筑,面对的不是窗与空间,我们要如何构造“建筑”人生呢?


访谈|鑫然

文案|马元鸣

编辑|鑫然、激清

主编|栗茜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