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0/10/15
作者

范久江

久舍营造工作室 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硕士

ArchiDogs x CADE2020


每一个优秀建筑作品的实现都是建筑艺术和技术的完美融合。建筑师的灵感和创意是通过空间来呈现的,而构建这些空间的物理介质就是建筑材料。建筑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组织这些材料形成不同的空间,让它们可感、可视、可触。因此成熟的建筑师不但要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还要理解建筑材料的建构逻辑,与材料交流、对话。建筑师对建筑品质的追求,从未停止。


作为国内唯一致力于打造建筑设计理念和实践的交流平台——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一直以“助力建筑师实现自我表达”为宗旨。在建筑师创意无限的想象中,材料将如何助力他们实现建筑的美感、质感和情感? “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由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携手特约策展人高长军,与5家追求极致的建筑师事务所和5种全球顶尖建筑材料,共同打造具有突破性的建筑艺术装置,即将于10月末亮相CADE2020。


ArchiDogs建道作为本次活动的见证者,深度采访了几位建筑师,和他们一起聊聊设计背后的故事。

1

建筑师范久江于2015年在杭州创立久舍营造工作室,一家15人左右的研究型设计机构。最初对他们设计作品印象是关注自然与文化,以智性且诗意的建造为目标,研究建造的各个层面。

 

一个午后,我们在线上与范老师一起探讨“材料、结构、地景、营造”等建筑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从久舍营造的众多项目中,我们能够看到建筑师将对以建筑空间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以独特的态度介入社区与城市。

 

翻开这场深入对谈,感受建筑师范久江的匠人/诗人的气质。

 

 

01

营造:寻找安放自我的平衡状态

 

█  师从王澍老师,您曾经提过他影响了您对立场、观点和尺度的理解,“久舍营造”工作室名称中也带有“营造”。您对营造的理解是什么?对于营造的思考是您区别于其他建筑师的特点吗?

F:营造所涵盖的范畴比建筑更广吧。营造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学层面的建造艺术或者建造技艺,它更是关于人类如何理解风景和地方,关于人们通过建造活动寻找安放自我的平衡状态,从而合适地与大地和自然共处的话题。而这种平衡态,是我非常愿意去了解和内化的。对营造的理解,可以让建筑师避免冒犯到当地的风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保守的形式,而是当我创造的任何形式都需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达成某种契约。同时,如果设计以营造为基本态度,然后再去做形式层面的处理,我觉得也会更有说服力。

 



定海转屋 ©久舍营造

 

█  我们在您的设计作品中看到自然景观和建筑体验结合,建筑以体量感存在于场地。您是如何理解这种形式的地景?

F:我所理解的地景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氛围,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一个综合。比如我到一个地方,会试图观察这个地方的基本结构,最好能在这里度过一个时间周期,去观察人的状态,物的状态,以及人与物的关系,这样就会形成对这个地方的一个总体的氛围认知。它不仅是客观环境,还有社会结构等等都会参与塑造地景。如果非要把它纳入学科的话,我想它不仅是建筑学的内容,更是地质学、地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等一个综合的范畴。

 

因此,我觉得表面上看,我作为建筑师是在塑造形式体量,其实这更是一种综合关系的物化。只不过这个过程中,建筑师主观层面的内容不可避免地会介入其中,这就又涉及到创造者的个人经验和知识背景等更无法具体描述的内容了。

 

█  我们在您的新作定海台房的照片里,看到非常特殊的空间氛围:它从外部看既有明确的体积,地景并置获得独立的存在感;但在内部又像是一组通透的亭子,景观在各种方向上渗透进来。为什么这么做?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0008.jpg

定海台房 ©久舍营造

 

F:的确,在定海台房的设计中,我们确实有外部和内部这两个层面的操作。从外部,因为周边区域并不是理想中的纯粹山林般的自然,而是工业园区与海军舰港。因此我们希望这个接待功能的建筑能有比较有力的廓形,来与到达之前的路程中体验到的复杂环境做一个感受上的明确切分。但从基地内部观察,视野内的山林景观又是如此的自然怡人。所以希望内部能尽可能丰富地感受周边的山林景观。这是从场地内外的不同感受所激发的设想。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将这个建筑分为了相同横剖面的三个体量,对角咬合并逐一抬高。而在每个房间的纵向下挂了结构钢梁,结合地面抬升所需要的在房间咬合处的台阶,从水平和竖向产生了两个维度的轴线。用这套立体网格对内立面进行切分,获得了立面上隐藏的视觉网格。借着这些网格,我们几乎是选择了网格中的一些平面进行局部开口。这些完整的开口,与剩余的墙体,共同组织了一个轻薄的板片化的抽象界面;而通过窗框的弱化,通风开启功能的剥离,又获得了最大的通透感,室外的景观被这种网格拉近,成为建筑界面网格中与墙体等量齐观的一部分,室内室外的分界感因此被极大的弱化。

 



定海台房 ©久舍营造

 

在这个项目里,结构成为制造感受的重要工具。纵贯在空间中的钢梁,不仅承担了倒置的双坡屋面的木梁,还从上空暗示了各个房间景观的主要方向。在中间的体量中,我们还特意结合功能,将纵贯的钢梁拉长,并在中部加设了一根极细的不锈钢柱,确定了此处立面上唯一一个可以看海的方向的洞口的位置感。可以说,在这个方案里,结构是我们所有重要操作的抓手。

 

也正因为结构的特殊性(基础、墙面、顶面是三个不同的结构系统),这个项目我们派驻了一名驻场建筑师,几乎在工地住满了六个月,才侥幸获得了相对满意的完成度。

 


定海台房驻场日志 ©久舍营造

 

█  您在上述的分享中提到了结构的很多作用,那么建筑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了解结构知识,需要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很好和结构工程师配合让项目落地?

F:结构是建筑物不可缺失的物质性要素,因此只要在地球上建造,不管你关不关注,它都在那里等着你与之对话。对结构知识的了解,当然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好的设计,但有时候也会限制甚至绑架对建筑的思考。

 

对于不同的建筑师来说,对结构的需求各不相同。比如我原来在设计院时,可以随时咨询结构工程师,可项目也没有给设计师太多可以在结构层面发挥的余地,因此并不需要自己有太多的结构知识;但独立实践之后,结构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讨论话题。我们怎么去对待它,是变成具有表现力的形式,还是隐匿地承担支撑的功能,这些考虑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氛围,所以我自己的确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阅读来学习结构的。对我来说,结构类型的学习比具体结构定量计算的学习要重要得多。

 



大理神话景框 ©久舍营造

 

█ 在一些项目中建筑师不得不作出妥协,独立建筑师如何把握实践过程中的话语权?

F:设计师的职业要求是和甲方共同完成项目,同时也和甲方有各自的立场和诉求。我会尽可能地让二者诉求朝向同一个方向。

 

建筑师与艺术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建筑师需要动用甲方的资本、动用施工队的能力,让他们愿意去做有时是超过他们常规认知范围的事。这其中所需要很多坦诚的沟通与协商,也要通过制度或合约来相互约束。建筑师需要主动参与建立一个制度约束系统,以维持与甲方之间相对平衡的关系。

 



山西稷山翟宅 ©久舍营造

 

█ 在对项目本身有选择的前提下,遇到跟甲方意见相左的时候,一般会怎样处理?

F:总体来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坦诚面对。我们会跟甲方摆明利害关系,例如如果不按建筑师的要求会对施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会和项目中的其他部分不成体系,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等等。我现在的确越来越挑剔,不是挑选项目,而是挑选甲方。一个愿意信任同时给予建筑师发挥空间的甲方。再好的项目,如果甲方刚愎自用、主观性极强,最后的项目呈现出的状态一般也不会太理想。

 

建筑师要努力跟甲方达成价值观的一致,不是谁迁就谁,而是找到非专业层面的共情。人的感受是相似的,只有在这个层面,不同行业的人才更容易产生共鸣。

 


苏州郭宅 ©久舍营造

 

 

02

以空间的形式分享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 作为青年设计师的新力量,我们可以感受到您身上的匠人/诗人的气质,您觉得作为这类建筑师对于建筑行业市场负有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F:首先很感谢你们的评价,我其实倒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少诗人气质,或许作品有可能传达给大众这样的感受,那真是挺开心的。我们的设计作品呈现与传达出的东西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这的确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能够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的理解通过建筑空间的形式分享给别人,这不就是建筑师的梦想吗?

 

至于使命感,我是没有太多使命感这种体会的,这个时代想达成某种共识太难了,我能做到的就是把握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如何度过这一生,就足够了。

 



苍南砼寮观景台 ©久舍营造

 

█ 您曾经提到小时候跟表哥跑到储藏室“侦查”卧室的情况,在您的自宅厨房设计(西湖山居,40㎡的微空间)中也体现了“窥探”,这个形式的设计过程是怎样的?在您的其他设计作品中还有没有此类的设计形式体现呢?

F:可能并不需要刻意解读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我觉得设计的思考更多出现在当我去看一个具体空间的时候是如何感受它的,因为不同的空间关系会让人产生差异性的感受。自宅设计中窗户的设置初衷并不是为了某种窥视,它具有多种功能:通风、采光,以及一种更具体验性的视看动作。比如说我夫人在厨房做饭时,我可以看到她正在做什么菜,而在看她的时候我需要站在下层台阶上弯腰,甚至匍匐趴在台阶上,才能透过横窗看过去,这种身体的自由状态会增强两个人的亲密感。设计体现在对具体空间的感受方式,理论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空间的,但类似的感受的确是可以在不同的设计中移植的。

 


西湖山居 ©赵奕龙

 

█ 在您的从业经历当中是否已经掌握了将情感具象化融入到设计创作中的方法,能否将总结的这种方法论与我们一同分享?

F: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生的目标吧。我的方法可能最重要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的反思,看到的事物和体会到的感受要很主动敏锐地去捕捉,并不断地追问自己这种感受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是我们看到的画面中物体本身还是物体中的某些色彩、温度、质感、尺寸等属性,这些都是构成整体感受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细分可以让判断力更精准。

 

建筑师可以借这种日常训练把自己的感受从直觉的状态变成自觉的状态,可能“觉悟”说得就是这个过程。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不仅对于建筑师而言,对所有生活的人都如此。

 

10029.jpg

 定海台房爆炸图 ©久舍营造

 

 

03

材料与空间

CADE2020 “材料的可能性”

 

 

█  请介绍一下参与此次CADE2020“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活动的作品。

F:我们这次的参展作品采用竹作为原材料。竹子在江南是随处可见的,但作品最终呈现出的却不是大家熟悉的竹子形态,而是竹子的两种异质状态的垂直叠加:它们重量相等,但不同的密度使二者形成了7:1的厚度差,上部是松散的竹纤维絮,下部是坚实的重竹板材。这个密度差是以机械产生的3200吨压力这样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现代自动化工厂中实现的,这个过程也是当代竹材工业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

 

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有质感的抽象形体,场地4米见方,我们在场地中间仅留一米左右的穿越宽度,两边是堆积如山,具有压迫感的立方体竹墙。这有点像摩西分海,观众可以从中间穿过,产生被物质材料包裹、挤压的感觉。我们希望作品二分的体量、上下轻重的对比、材料的陌生感、堆积的超尺度,以及外观和内窥的多层次体验方式,综合带给观众超日常的身体体验以及对于竹材料全新的认知。

 

当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上层四米左右高度的絮状竹材如何能够均匀地在空间中固定,从而以材料更均质的物的状态呈现。

 

10030.jpg

空间装置手稿 ©久舍营造

 

█  为什么会选择竹作为最主要材料来构建您这次的建筑装置作品?灵感来源是什么?主要想与大家分享怎样的思考?

F:选择竹材既是一个命题作业,也算是我的一种主动选择。我在硕士期间研究的就是传统大木造体系中非标自然材和标准建造体系的问题,因此对自然材参与当代工业建造的问题有些兴趣。这次CADE2020建筑设计博览会中的空间装置展区的其他几个材料都是无机工业产品,只有竹材是自然有机产品。而且竹子可以在3-4年内就快速成材,是一种可再生能力极强的固碳材料,对环境十分友好。经过工业加工后,竹甚至可以成为与钢材受力特性接近的结构材,材料应用的潜力非常大。

 

装置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去工厂参观现代工业竹材加工工序后产生的新的认知。竹青被去掉后,竹子被切成一片一片,经过碾压后变成一种松散的絮状纤维。这种絮状纤维看起来强度很低,但用胶水浸泡、充分融合后,经过机械施加的巨大压力,压制成密度极高的新型竹材。

 

压制前后竹材呈现出鲜明对比的轻重反差,我觉得这种工艺非常有意思,对大部分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因此想用一种形式抽象呈现出来让大众了解。

 

10032.png

空间装置图纸展示 ©久舍营造

 

█  对CADE2020“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区,您最期待的部分是什么?您期望作品与观众能产生怎样的互动与回应?

F:我最期待的是观众在现场观看作品时能够获得全新的身体体验和记忆。观众如果能从远远看到装置开始就唤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模糊认识,但只有抽象的“轻”“重”这些词汇可以形容,那是我最想达到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我希望观众能够靠近装置,抚摸装置,产生嗅觉和皮肤的触感,认知到装置的有机生命体的特征,最终受到召唤,穿越装置中的“峡谷”,进一步感受到装置中被视觉化处理过的重力与压力,以及材料堆积状态蕴含的一种呼吸的生命感。

 

至于是否能理解机械压力作用前后的竹子不同状态与上下重量的相等,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事情,观众对作品的自我解读和潜意识的身体记忆,已经足够深刻。

 

█  现场获得的参观者的反馈对你日后的设计会产生什么样的帮助?

F:在这个世界中,人除了基本的视知觉,还有很多综合性感受,对世界的感知并不是单纯靠眼睛能够完成的,有些过程甚至是同时经过大脑的动作的,只不过这个动作是潜意识的。这一次展览的装置让我有机会比较纯粹地实验性地去考察这个感知过程,所以我特别期望能获得观众的反馈。这可以帮助我在重塑感性认识这件事上走得更远。

 

█  CADE2020为建筑师和建筑材料提供一个相遇交融的沟通平台,从这次参与空间装置展活动经历看,您觉得展会是举办对建筑行业的意义有哪些呢?

F:一方面对于建筑师和建筑材料商,这次活动提供了让双方互相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的平台,受到启发进而碰撞出新的火花。

 

另一方面对于大众,可以有机会较长时间地关注某一个话题,比如说材料和空间。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能聚焦地讨论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机会很宝贵。

 

 

04

求学期间,建立建筑学的基本架构

 

 

█ 您曾在国内接受过三个阶段的建筑教育(东大、国美、同济),这三段经历的衔接点背后,有着怎样的思想变动呢?这些经历为日后实践的带来了哪些收获?

F:我研究生去国美其实是老师推荐的。大四的时候王澍老师去东南大学做过一次讲座,我觉得很特别。我的父亲也喜欢以文人自称,也与这个社会有些格格不入,王澍老师的状态让我有莫名的认同感。他的观点与我所接受的家教和当时的文化倾向比较接近。正好有这个机会我就去考国美的研究生了。

 

在东南大学,葛明老师帮我建立了一个建筑学的基本架构,或者说在他之前我没有那么认真的看待建筑学,但是他让我了解到这个学科还是需要花很多的心力去讨论和研究的。跟随王澍老师我会学到很多东西,他个人的风格很明显,所以我刚开始独立实践之后很容易被外界标签化,大家会觉得学生作品也理所应当该带着老师的风格。所以,我一直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10033.jpg

学生时代 ©范久江

 

█ 进入建筑行业开始实践之后,与在学校的接受的教育是否存在一些错位?

F:这取决于就业方向。我毕业后去了一家商业设计院,它的思考方式与学校完全不同,在那里需要讨论的往往是市场、风格和消费者的期望值,少有让我觉得兴奋的地方。当然它也会给予建筑师非常高强度的技能训练以及相对优渥的劳动报酬去享受建筑之外的生活。但对建筑学本身有追求的人来讲,这可能也是一种缓慢的折磨。最终选择离开也是因为我想得比较清楚了,那些都不足以让我用生命和时间去交换。

 

█ 从业之后也在学校担任设计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感触?

F:我带过一个大三的设计课程,但是最后的成果和我的预期落差还是挺大的。总结原因,一方面因为我第一次教授设计课,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去深化设计,但由于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还没有架构起相对完整的建筑学认知,导致我和学生之间产生了蛮多互相理解上的困难。另外一方面可能我对学生比较宽容,没有严格地去训练他们。如果让我再教一次的话,我可能会给他们布置非常明确的阶段性任务,这样可能会对他们帮助更大一些。

 

最大的感触是时代的变迁所产生的认知差异,对于时间、生命、审美、专注度的理解都与我那时太不一样了,要达成某种共识会更加困难。

 


南京迈皋堂桥 ©久舍营造

 

█  给广大青年建筑师与建筑系在校学生什么建议?

F:第一个建议是,经典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的阅读透彻。在吸收新鲜事物的同时也要回顾一些经典的文献和材料。

 

第二个建议是要了解自己的感知是什么。因为我发现,现在的学生们生活趋同性会更强,不像我们八十年代初的人,我们的童年有着非常接地气的内容。我们会有社群,可以看到物理空间中鲜活的场景,而当下的学生可能从小就对着屏幕玩耍,他们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对外界的感受,当一个人的感受不够充沛的时候,他又如何再创造感受呢?

 

虽然未来的人类可能并不需要这种感受,但在人类尚未完全异化的今天,我在学生的身上可以观察到这种转变是非常明显的。我建议先去了解人的感受是怎么形成的,这和你造出什么样的房子,希望人们如何去观察空间都是息息相关的。

 


工作室日常 ©久舍营造


访谈|栗茜,李鑫然,任钰

文案|任钰

编辑|激清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