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设计需要通过物质,才能看到文化
空间设计并不是建立在空间的单一价值,用途价值,表象价值之上。物质有着诸多存在的形式:情况,状态,时间,空间,记忆,故事,历史等,设计需要通过这些物质才能看到文化。
█ 您负责过从规划到建筑、室内多种尺度与类型的项目,如何把控不同尺度与类型的项目?
H:室内的思维方式跟建筑不完全一样。
建筑师更具有顶层思维构架,而室内设计师更多提供的是一种精神思维和情绪思维,他们在思维逻辑上更内向,对世界的解读更细微,也比建筑师更容易感动。
室内设计师需要具备整体的价值观,不能单专业去看。室内设计的生命力就在于联动建筑和景观,梳理清晰的空间关系。当室内设计师介入设计却不需要做太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去协助建筑师做技术的支撑,把空间关系和景观衔接梳理得更好。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讲,室内设计师明白整个思维逻辑的时候,他的整体方向会更准确。
把控不同尺度与类型的项目需要从理清设计的逻辑,读懂设计开始。所以如果真正要做一个类型的项目,就要在设计之前读懂它,因此我一直认为,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
█ 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您在设计开始前读懂场地中的各层信息、比如肌理、环境、历史、记忆等?
H:作为室内设计师,在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团队会重新认知场地、建筑与环境、内外关系等重要信息,重新梳理原有的空间体系,使得设计能够承载和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场景、文化的认知。
█ 当城市快速发展,留给设计师了越来越多的改造更新类项目,您最近也有很多项目是在解决有限空间中的复杂矛盾与问题,这类项目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H:改造项目的难点,不是一步步完成阶段性节点,而是在设计过程中,如何通过不断梳理空间状态,尽可能实现文化的表达。
马尾船政项目的难点就在于船政文化的现实体现。这是一个民国时期或者五、六十年代的老仓库,原先的船只已经不复存在,仓库因为之前的改造被加高一层,内部的空间被界定而产生局限,无法让更多元的功能在里面集中。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做最大的改变,同时唤起大众对船政文化的兴趣。
马尾船政书局 ©万境设计
为了实现“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依稀抬头看的时候,船还是像时间一样会在人们的头顶呈现”的室内空间设计概念,我们采用了一种比较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在进入空间时,抬头就能看到一艘用亚克力构件制作的抽象空间形态的实体的船,它的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可以作为照明在整个空间里形成一个泛光源。同时船只的龙骨得以真实显现,你可以从中感受到场所与船政的关联度,体会到有关于船政的文化知识。
马尾船政书局 ©万境设计
再比如余姚府前路改造,最难的也是文化的空间呈现。甲方希望可以通过建筑空间改造,呈现以王阳明为结构体系的文人文化。但是当设计师要介入以前的民居,把它变成商业建筑,就带来了综合性的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最终会演变成了市井文化跟文人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改造项目实现的不是设计的可能性,而是矛盾的可行性。
其次,改造空间的可行性不在于目的性,而在于空间状态的可能性。纯粹的建筑思维是以建筑的形态来定义其形式的,但这种形式往往不一定正确,民居的形式和空间感是人们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由经验得来的。在旧城区改建的项目中,我们希望用设计梳理空间状态,以恢复场地背后动人的、具有烟火气的传统街巷关系和生活状态。
府前路阳明古镇鸟瞰图(改造前) ©万境设计
府前路阳明古镇鸟瞰图(改造后) ©万境设计
█ 从早期的西溪湿地老厂房改造MISA工作室到您最近的城市更新类项目,对于特定类型的项目,是否会有相应“风格”或者“手法”?
H:西溪湿地老厂房改造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更贴近最初设计的本质,它可以成为日常生活的沉淀。这个项目的结果甚至不能单纯的被定义成“家”——而是业主拥有的属于自己的多功能空间,包含木工房、摩托修理间、工作空间、会客空间、写代码的空间等。这样具备复合空间的“家”是任何商业和住宅空间都替代不了的。
MISA工作室改造 ©万境设计
我不认同用固有思维做设计,室内空间无法永远固化下来,我们需要去规划和预见空间内容的多种可能性。如果设计师能够真正把控设计,使用者也很满意,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呈现出新的空间状态,这就足够了。不需要过多阐述设计背后所谓的“风格”或者“手法”,这些应该留给评论家。
设计的责任应该是为生活创造出的“时间”,这样的空间才是最好的空间,也最终形成了对特定空间的新的思维概念。
MISA工作室改造 ©万境设计
█ 如果说“时间可以创造空间,空间令时间变成现实”,城市更新类项目中,设计师会将场地中的历史文化通过空间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类的项目对于设计师的意义是什么?
H:改造的意义在于再创造空间的状态和生命力。现在的设计除了创造空间状态之外,更加关注场景化地表达,而空间的生命力就是来自场景化空间的赋予。一个公共雕塑没有任何实际用途,但不可否认其作为场景化建筑就是有存在的意义。日本设计师常常会讨论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大家都在说建筑必须有用,但其实有时这种无用的空间更好。
仓山影院 ©万境设计
02
以提喻法的方式,构建另一个世界
当我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的装饰元素与网红要素,如何用空间表达在地文化成了很多设计师不断的探索与追求。理解东方文化的“去形式化”,在不断的舍去之后,看到空间最为真实感动的一面。
█ 从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东方的文化的影响的痕迹,如何理解东方文化的独特表达方式?
H:中西方的文化思维有巨大的差别。西方在建筑、设计、艺术之间不存在壁垒,而在东方文化里,美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东方的造型美和方法论,这种沉淀性精神是西方人无法简单模仿的。东方的文化更靠近自然与人,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暂时的,如果个体消失了,则伴随个体的世界也会消失,人依旧回到本来的所在,因此东方文化中轻形式而重境界的哲学思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的设计。
比如中国人对于茶道和老物件的理解,也是东方文化的内敛表达的一种体现。我们喝茶时会利用茶汤对器物的浸泡,使之形成不同的变化;对于老物件的偏好,也是因为那些被使用过的物件,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及使用者对其方式的不同,产生相应的变化。透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了设计师敏锐的感知与独到的理解。
泊空间 ©万境设计
█ 从传统中简化与抽象,通过空间的形式转译与表达,这样的不断做减法的过程是否会给你所创造的空间带来更多可能性?
H:形式是追随空间而来的,我不认为它是设计追求的目标。在东方人心中,去除形式,才能看到物质的本质。室内设计正是在不断地研究空间的变化,通过最简单的空间作为骨架系统,当使用者介入之后,逐步增加符合当下需求的内容,最终创造出超越建筑本身形态的更为深层的意义……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万境设计
03
撕下设计师的“标签”
作为空间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从规划到建筑、室内,多种尺度与类型的项目,设计师如何定义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身份?从建筑内外空间出发,如何找到形式表达与功能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万境工作室环境 ©万境设计
█ 很多人为设计师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如何定义设计师?如何在形式表达与功能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H:不一样的时代会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评判设计。形式和功能的协调是设计师一个永恒的矛盾点。设计师很容易陷入到追求新奇的心态,如何去看待这个,我觉得没有完全的标准。当下设计已经进入到溢出的时代,形式已经成为了设计的负担。我相信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倾听最初的声音,就是空间得以生成的源头。
设计的开始不是设计本身,而应当是去理解,是去发现。空间不是设计师来决定的,是使用者决定的,设计师设计的是使用者在空间里的感受和行为。设计最终需要表达的是能够体现使用者生活方式的文化,而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正是让大众认同他们在这里的空间行为。
█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争论设计师的感性与理性,您如何理解“感性才可以作出打动人的设计,过于理性会导致拘泥于功能”?
H:感性和理性没有办法区分开。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可以从感性入手,但一定是用理性控制输出。如果是过于感性的设计,也许在其他层面上有所创新,但在设计层面上大概率是失败的。
█ 经历了多年的设计实践,如何评价自己的设计风格?
H:准确来讲,设计行业我才刚刚入门,现在是用技术和经验做设计,谈不上风格,风格显示了形态但不是本质,我认为其背后出现的存在更加重要。
Y20 SPACE ©万境设计
04
采访后记
在采访结束时,我们问了胡之乐“最想做的项目是什么”,他的答案是“没有”。对于他来说,“设计无关于项目,而在于你怎么对待它,有着好的心态才能做成好的设计”。小到一个“家”,大到“城市机场”,对于每一使用者个体来讲,他们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透过WJ STUDIO 万境设计的一系列设计作品,我们看到的是真实、极简而又纯粹的文化表达。在历经时间的思考和打磨中,设计师在不断创造空间;也正是由于设计师发现与再创造出的独特空间,让场地中叠加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被一层层揭开。正如胡之乐所说“更多的需要是发现,而不仅是设计”,期待他发现的下一个惊喜。
胡之乐 ©万境设计
WJ STUDIO 万境设计
WJ STUDIO 万境设计注重建筑内、外空间的延续性和创造性思考,从理解建筑、周边环境以及产品核心内容出发,探索空间、人与自然的联结,为使用者创造实用性、互动性、个性化的室内、外空间。
WJ STUDIO 万境设计擅于整体性设计服务,运用规划、建筑、景观专业资源和经验,在商业、房产、办公、酒店及特殊探索型项目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团队,成立五年以来,WJ STUDIO万境设计在创始人胡之乐的带领下,屡次获得国际设计奖项,包括柏林设计奖(2021);伦敦地产设计奖(2020);德国设计大奖(2020、2017);AD100 最具影响力设计机构(2019,2017);世界建筑节WAF/INSIDE(2019、2018、2017);标志设计大奖ICONIC(2019);香港 A&D Trophy( 2018)、日本好设计 Good Desig(n 2018)等。
采访|栗茜、谢东珊
文字|栗茜、沈颖
校对|激清
编辑|沈颖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