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1/12/25
作者

开放而内聚的场所是知识活力的理想载体

以美好空间为名我们发起 g mooc / g 慕课

邀请各界讲者来到——

天目里9号楼的大教室 g space

与所有人分享关于建筑 · 城市 · 生活的见解


12月16日,g mooc系列公开课2021年第4讲于天目里9号楼 8F g space开讲。本期围绕“具有平台与赋能属性的工作空间:场所营造的思考维度”展开,由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张晓晓担任主持,总建筑师凌建、张迅和王彦为对谈嘉宾,邀请康奈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人因设计系副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颖作为主讲人,带来未来工作空间营造的主题分享。疫情之下本期讲座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同观众见面,建道筑格ArchiDogs和城市中国Urban China合作参与本次活动组织及媒体报道。

1

10004.jpg

 

讲座之初,华颖教授以“看空间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向我们讲述她如何以自身建筑背景,一步步接触到人机互动、机器人等技术科学,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领域。她的经历分享展现出她从最初的“在外旁观者”角度看空间,向以设计师和策划师的身份在“空间里看空间”,再到作为研究者追索“空间对人的感受和行为的直接影响”的转变。

 


△ 《具有平台与赋能属性的工作空间》研究集锦

 

10007.png

 

在华颖教授看来,空间研究与“组合拼图”有异曲同工之处。空间研究把多维角度的利益关系、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诉求和目标一一整合,回应提高空间质量和提升使用者体验感的设计意图,在改进中实现“设计创造”到“营造”转型,在转型中实现空间的多维战略价值(规模需求、人才吸引、流程顺畅、对外品牌形象的表达等等)。

 


△《具有平台与赋能属性的工作空间》研究节选

 

正因如此,华颖教授提到设计是一个聚焦人与环境的长期过程,不应随交付而结束。从全球形势的变化品读办公空间的功用,我们跳出了100年前人们“只能在工作空间办公”的思维定式,打破时空限制、组织效率和标准化服务种种因素。在知识创造和技术的引导下,借鉴20年前谷歌互动工作的模式,开始营造“场”。

 



△《具有平台与赋能属性的工作空间》研究节选

 

随着对基于工作行为的设计研究的深入,工作行为逐渐溢出办公建筑。工作空间不再是作为所谓的“容器”——最初提供标准化工位的场所,而是一个“价值促成”的资源平台。透过多源数据的分析整理,可持续、共享经济、韧性和工作生活融合等词汇的注入使“工作空间”的定义和边界发生改变,也让我们在空间设计和管理中不再去问“这是什么类型的建筑”,而是问“建筑期望达到的商业目标和使用目标”。在“线上+线下”模式成为工作新常态的今天,在设计上“留有余地”,注重空间的灵活性,保证使用者的参与度,成为了比单纯追求设计完成度更优的选择。

 

10013.jpg


在讲座的尾声,华颖博士从三点对讲座进行小结:

 

·        以资源和开放平台的角度看待建成空间;

 

·        通过对特定体验的营造与对有意达成的行为类型的支持实现多样化项目目标的有效达成(健康与福祉、个人与团队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归属感、对最优人才的吸引、品牌呈现和变革管理等等);

 

·        以质量和可持续为目的的新的空间研究、设计和管理视角。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张晓晓及凌建、张迅和王彦几位goa总建筑师与华颖教授在“从行为研究到建筑实践”的主题之下,探讨如何从华颖教授跨学科背景的角度去审视空间营造,给予实践型建筑师全新的视角,进一步将关于“人的行为和环境的关系”的对话铺展开来。

 


 

 

对谈环节问答节选

 

张晓晓:在这里我想请教华颖老师一个问题。现在的办公项目极具多元化,根据方向和定位的不同,办公项目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线路图。其一是需要企业个性化定制的总部办公;其二是更看重办公效率的租赁型办公;而现今迅速发展起来的WeWork,可能又是另外一类。针对各类型的办公空间,是否相应的目标评价体系和标准会有不同?在价值观上会有怎样的区别?

 

华颖:总部办公和租赁型办公在评判标准上有鲜明的区别,与此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事实上,如今50%以上的总部办公设计也都开始考虑WeWork这种共享办公模式,像是如何跟上下游企业之间互动,如何借助它自身共享办公属性的空间把创新和R&D的核心行为吸引到自己周边来,这些都是办公项目类型之间相互影响的体现。

 

10016.jpg

 

从单个类型出发,总部办公的挑战性在于“定制”,需要具备预测公司5年甚至10年产业和业务发展的前瞻性,且能将成果整合并反映到空间当中去。高度定制的空间需要留有韧性,关注发挥空间潜力的市场波动以及愿意投入的程度。而租赁型办公在平台属性上会更显优势。虽然总体上租赁办公基本以效率、标准化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但是这类项目还是尽可能在几个层级需求上给予不同质量或者是技术水平的选择。在居家办公普及之后,大家逐渐产生了需要一个介于总部和家之间的“第三空间”的想法,这也激发了共享办公空间的发展潜力。

 

凌建:我想探讨一下国内大量建造的办公园区——我们俗称的“产业园”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这类园区被大量地建造,形成了标准化的、单一的空间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会偶尔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像天目里这样的混合园区受到社会的欢迎。我想,对于办公园区而言,大的趋势一定是功能之间的混合、再到融合。只是我们会发现在实际的设计之中,虽然在一些底层商业、广场的空间里考虑了融合的问题,但是在楼栋内部仍然跳脱不开柱网、开间、层高的平均分配这样一种模式。我想问,面对这类大规模建造的办公园区,该如何去更多地影响开发者,来往更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华颖:整体而言,想要脱离标准化、往更为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是存在挑战的。就我个人的咨询经验而言,成功的项目往往是在一开头就询问“谁来用”“怎么用”的问题,而不是抱有“建成了自然会有人来用”的思维方式。国内开发时序呈现“倒置”的现象——先获得土地,再植入业态;而非先有业态的策划,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为落实地考虑使用者的问题,是需要建筑师和开发者在项目前期就一起去共同推动的。

 

10017.jpg

 

总的而言,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场所的壁垒,功能业态之间的融合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国外国内都是如此:举个例子,纽约的SOHO原来以“艺术家商业”“精品店”为主,到现在已经出现了更多的工作空间。仅提供标准化的‘容器’的工作空间势必没落,也是必然的。只不过这些大的趋势认知如何真正落实到开发行为中去,确实需要一些付出和过程,如一些短期经济利益的让渡,但长期而言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建筑师需要推动开发者进行观念的改变。

 

张迅:今天华老师讲的题目中有个关键词是“平台”,我自己的建筑实践涉及酒店、医疗、学校类比较多,也对此有很多感受。我意识到这些类型的建筑都在呈现一种‘基于平台精细化运营’的趋势。曾经的医院可能是一个集中的大块,但如今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病房可以分散在各处。欧洲的很多酒店,可能客房是一块,而餐厅休闲吧则是周边的某个独立的空间。这种建筑‘基于平台精细化运营’的模式一定是能带来很多好处的,华老师可以具体谈谈吗?

 

华颖: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医院和酒店项目上有明显体现。它不仅涉及到不同的利益关系在整个项目形成过程当中的话语权,而且它本身行业规范的严格程度或者专业化程度也相应地反映到了其运营模式当中。当空间以“满足各个单一需求的集合方式”的形态存在,空置的问题就会产生。在办公空间中到底是完全按照“门牌”既定的功能而决定个人工作方式,还是说希望顺应、满足使用者的当下需求,都是与空间营造给予使用者的决定权挂钩的。从专业培养的经验价值出发,并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多样的空间使用模式与时空组合,为使用者需求的个性化和空间使用方式的自主性提供可能与引导,同时尽早开始空间设计与管理、运营之间的整体思考和双向沟通。

 

10016.jpg

 

王彦:我想聚焦于绿色建筑和碳中和的概念,来探讨一下办公空间的问题。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去打动业主选用融合碳中和理念的办公空间?可以从何种激励方向入手?第二个问题是想要询问一下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减少碳足迹,来达到比较理想的设计效果?

 

华颖:说到动力,就要说到与甲方的有效沟通,项目中绿色或环境目标的非技术性阻碍不容忽视。设计师在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案的过程中,常常绕不开绿色建筑将带来可观的初期投入增量这一固有认识。非自用的开发项目中初期投资主导、建筑运行能源消耗很难影响项目决策的情况仍然较为普遍。如果市场响应不足,大规模、大幅度的建筑碳足迹减小仍难发生。

 

减少碳足迹抑或是降低建筑能耗除了能源供应端的方案之外,不外乎三种方式:首先是降低能源需求,例如优化自然采光来降低对人工照明及与之相关的化石能源的需求量;第二个是增加系统整合与设备效率,在不得已使用化石能源的场合,将效率最大化;最后一点是重新看待建筑的外表皮,它不仅是建筑跟环境之间的界面,而且它直接影响到采集能源的方式或者是能源交换的方式。通过对这三者的设计优化是可以产生可测量的影响的。利用自身环境条件,做好被动设计,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聪明的、智能的建筑的要素。

 

10018.jpg


主讲 |华颖

主持|张晓晓

对谈 |凌建、张迅、王彦

文案|许珑还

编辑|Rugui

审核编辑|Yibo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