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日本建筑界的“新弥生派”代表人物,
与伊东丰雄、矶崎新、妹岛和世
被视为当今日本的四大建筑巨擘。
隈研吾在2018台中世界植物博览会 ©hasegawatomoyuki
出乎意料的是,隈研吾实际是个不折不扣的猫奴,
年幼时的他一心想着“给猫当医生”。
拍摄于北京前门办公室 ©ins kkaa_official
虽然没成为兽医,但隈研吾自称
自己的很多设计灵感都来源于猫的视角。
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那年,
隈研吾和父亲一起参观
丹下健三的代代木体育竞技馆。
国立代代木体育馆 ©独立行政法人日本スポーツ振興センター
这座具有划时代意义,
打破传统建筑固有形象和构造的建筑,
让10岁的小男孩从心底为之折服。
同时,也埋下了一颗“想要成为建筑师”的种子。
谁能想到,时隔40余年,他不仅实现了“建筑梦”,
还凭借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概念,
击败“永恒建筑缔造者”伊东丰雄的团队,
拿下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
“新国立竞技场”的竞标。
2019,东京新国立竞技场 ©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
近30年来,隈研吾参与的建筑项目
早已遍布20多个国家,
斩获国际奖项、荣誉无数。
其中包括日本建筑学会奖(1997)、
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2)、
法国政府艺术与文学勋章(2009)、
意大利王室蓝宝石勋章(2019),
并由于其对建筑文化的贡献获得
日本政府紫缎勋章等等。
随着2003年,他在中国的第一部建筑作品——
坐落于长城脚下的“竹屋”问世,
他也凭此在国内声名鹊起。
2002,长城脚下的竹屋Great(Bamboo)Wall ©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
在之后,他又先后贡献了北京三里屯soho、
船厂1862、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
阳澄湖游客中心等众多标志性建筑,
也凭实力成为日本大师级建筑师中
与中国联系最为频繁的一位。
2019年,《时代》杂志将他设计的V&A邓迪博物馆
列入年度世界最佳打卡名单。
2018,英国,V&A邓迪博物馆(V&A dundee) ©KKAA
2021年,隈研吾被《时代》杂志
评为年度百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也是此名单中唯一的建筑师。
从M2到竹屋,
从硬核后现代风到“负建筑、“弱建筑”,
再到后疫情时代提出的“五感建筑”。
他不甘于被条条框框束缚,
从未停止突破、创新,
他的目标是恢复日本建筑的传统,
并在21世纪赋予其全新的表达。
隈研吾与“SAZAE”桑拿房合影
亦如46年前,隈研吾的毕业作品那般——
作者|Split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在“反叛”中去突破、去超越
隈研吾23岁毕业设计
隈研吾本硕就读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师从建筑大师原广司和内田祥哉。
23岁的他提交了这样一份毕业设计——
1977,House of Meditation ©隈研吾
在隈研吾的描述中,这是一栋位于东京上石神井的集合住宅。与周遭的环境肌理融为一体,由北而入,与丛林共生。
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以中世纪修道院为原型。
与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sadore Kahn)的多米尼修道院(dominican motherhouse)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轴测图中所表现的集中式建筑,核心与外立面搭配双层通透的结构,也颇受其影响。
1977,House of Meditation ©隈研吾
中庭里,食堂、厅室,钟塔,静思湖……几大重要区域交错散落,以不同的角度打破原本集中式建筑在方向与排布上的秩序。
居住于此的人们每日都要在这里穿梭而过,宛如只要经过回廊,便能将外界的喧嚣、繁华抛之脑后,进入一个静谧、静心的神圣空间。
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散步、阅读、交谈、聆听……颇有种大隐隐于市的味道。
1977,House of Meditation ©隈研吾
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冥想、去沉思,去向内探索真实的自己,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然而,重塑宗教式的禅意、诗意的同时,又不失功能性和趣味性,刻意安排的动线和视线,为群居其中的个人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
看得出来,隈研吾的毕业设计有着浓烈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他尝试用“反叛”思维,去打破以往现代建筑的种种弊端,去突破如同复制粘贴般的单一、乏味、沉闷、冷漠……再重构新的居住模式和建筑语汇,从而找回艺术的本真和独一无二的特性。
这样的超越,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少见的、大胆的、创新的、开放的精神。
1990,M2 ©KKAA
甭管是毕业设计,还是后来为马自达汽车公司设计的M2项目。
都不难看出,在那期间的隈研吾深受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他追求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他自信满满,甚至放下狠话:“至少10年,这样的建筑都不会过时!”
谁料,他仿照古希腊爱奥尼亚柱式并放大8倍设计的M2大楼,却沦落为“都市恐怖主义倾斜”,被视为向西方谄媚的浮夸后现代主义建筑。
铺天盖地的批判、质疑,加上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代,以至于这颗冉冉升起的建筑界新星,在往后的十余年里,几乎被逐出东京建筑圈。
被“遗忘”的12年
他决定让建筑“消失”
隈研吾毕业后,在日本Sekkei和Toda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以访问研究员的身份前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彼时的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繁盛时期。在这期间,31岁的隈研吾,还没有成立自己的事务所,还没有投入忙碌奔波的生活。
用他的话来说,“我与社会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2022,隈研吾参观意大利ArteSella艺术展
©ins kkaa_official
正是这个“距离”,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籍——《十宅论》。
在那之后,他便回到东京,随着距离的消失,清闲的生活也随之消失。
为了经营好事务所,为了完成建筑作品,他竭尽全力奔走于“社会”内部。
直到1991年,M2项目之后,遭到打压和抵制的他,不得不被迫“消失”。但在隈研吾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沉重打击,反而更像是迎接人生转折的契机。
1990,M2 ©KKAA
他开始反思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经济发展对建筑思想的冲击,反思“物化” 的人类到底该如何与建筑和谐共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对后现代的执念也开始慢慢被放下,正如隈研吾所说:“后现代不过是早该被时代淘汰的装饰”。
不同于安藤忠雄对清水混凝土的情有独钟,亦不同于扎哈·哈迪德对高科技材料的痴迷,在隈研吾的作品之中,所使用的材料从不设限。
“相比建筑本身,我更关注建筑与人、自然的交融与延伸,并试图在其中寻觅建筑物与其所在地丰富牢固的联系。”
隈研吾在草津木村屋(Kusatsu Kimuraya’)前拍照
©ins kkaa_official
隈研吾曾经将建筑比作优质寿司,在他看来,两者的关键都在于“在对的时间、从最好的地方、选择最好的材料”。
相比于一成不变地划定范围,他更擅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木材、竹子、泥砖、石板、铝、瓦、玻璃、陶瓷,甚至是纸、亚克力、碳纤维……再结合当地环境、历史,以及水、空气、光线等等,通过排列、堆叠、变形、编制、粒子化,创造出出乎意料的新型建筑。
正如他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一书中所写:“遇到新的材料,新的时代就开始了。原因很简单,建筑是用材料做出来的,材料决定建筑。”
比如,位于长城脚下,被命名为“必看”的竹屋,他便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品格,也是东方文明象征的材料——竹子。
最大限度依照原始地形的起伏,利用排列有序的“竹墙”尽可能让其与周围的重峦叠嶂相融。同时,竹屋的英文名Bamboo Wall,也是对长城的致敬。
2002,长城脚下的竹屋Great(Bamboo)Wall
©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
而位于北京的豪华酒店“瑜舍”,更是打破常规,外墙是异常夺目的翠绿色玻璃,整栋建筑从外面看上去犹如一个黄绿相间的马赛克立方体。
2008,瑜舍(The Opposite House)酒店
©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
对此,隈研吾表示:“若想让建筑与建筑所在地相互融合,需要充分考虑构成两者的基本粒子的尺寸”。
而瑜舍,正是通过大片的绿色玻璃,将自然光线、灯光作为构建建筑的“粒子,从而打造出一个屹立于喧嚣繁华之中,静谧的、祥和的城市绿洲。
2008,瑜舍(The Opposite House)酒店
©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
当然,隈研吾和他的团队,始终都在寻找新的材料,寻找可以取代混凝土、钢铁的新型材料,从而探索后工业时代的全新建筑形式。
他尝试让建筑消失,但建筑并不会真正消失,而是利用材料隐身于环境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材料,尽可能地让建筑与周遭融为一体。
宛如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一般,毫无违和感。
他认为,建筑的本质是“人的居所和冥想空间”,一座适宜于人居住、生活的建筑应该与人的五感相融,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甚至材质、温度和光照变化。
2022,KKAA建筑巡回展“五感建筑”,
茶室景观装置(实景模拟) ©嘉德艺术中心
2022,KKAA建筑巡回展“五感建筑”
©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
从23岁的毕业设计“冥想之家”到让他陷入困境的M2;
从后现代主义,到“让建筑消失”,再到“五感建筑”;
从材料,到形态,到居住模式……隈研吾从未停下脚步,从未停止思考,他不断地打破、不停地超越。
©J.C.Carbonne
那些刻板印象,那些固有思维,从来不是阻止他突破的理由。
就像他所说的那般“建筑的目的不是为了将人类困住,是要让人的身心获得自由。”
专栏编辑|Mel
发文编辑|Miranda
审核编辑|CNN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s://www.pcf-p.com/
《贝聿铭全集》(I.M.Pei:Complete Works)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的艺术世界》
《贝聿铭谈贝聿铭》
纪录片《贝聿铭与一座古城》
《现代性的转化-贝聿铭的上海艺术博物馆分析》
https://apnews.com/article/north-america-us-news-ap-top-news-international-news-hong-kong-c49d1541ca434474bacff0275aacbaba
https://www.pritzkerprize.com/laureates/1983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6220853/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6/obituaries/im-pei-dead.html?_ga=2.1332856.851766370.1558061018-1680477415.1557912647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16220853/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6/obituaries/im-pei-dead.html?_ga=2.1332856.851766370.1558061018-1680477415.1557912647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84461/6ffebXM3PEkRwGxoAX5Ls0ajXtLI_T6Fj5qFQvRtXngkP5u6GYgnfcDwQgPYscmSl9AgeXR_ri-VNTRhVPNBmt_1yknbhm0T6FpnZFIykVrY1HNL664ZYo3KZcR0E_xjnA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