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2023/04/14
作者

如恩设计的联合创始人,胡如珊(Rossana Hu),去年曾因任职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引发了建筑圈内一阵热议。而在当选同济系主任仅一年后,如今又成功当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系主任,她将成为担任此岗位上的第一位华人女性。


纵观古今中外,建筑系主任对一个学校,甚至整个建筑学科的发展,都十足重要。本期内容将借由胡如珊女士任职宾大系主任为契机,盘点8位引领性的建筑系主任,他们的设计和教育思想,照见时代、技术、和学科的变化,在回顾大师们的思考中,寻找对当下的启发,传承和更新。

01

自2004年,胡如珊(Rossana Hu)与郭锡恩(Lyndon Neri)在上海共同创立了建筑设计工作室:如恩设计研究室以来,他们打造出了一系列反响超群的佳作,如阿那亚艺术中心、上海大戏院、曲江艺术中心博物馆扩建项目等。除了丰富的设计实践以外,胡如珊也活跃于教育与研究领域。


她曾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的大学和专业论坛上演讲;也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香港大学等。如今她任职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这将开启她职业、教育生涯的又一篇章。相信拥有多元文化背景与卓跃实践的她,将带领宾大设计走向新的纪元。



胡如珊 | 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

鼓励年轻建筑师拥抱个性



16817832989628103MGr.jpg


胡如珊出生于中国台湾,在美国学习和成长,现执业于上海。胡如珊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建筑和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建筑和音乐学士学位。她曾在普林斯顿的 Michael Graves & Associates 和旧金山的建筑师合作 (TAC) 等机构工作,之后于 2004 年与先生郭锡恩在上海共同创立了如恩设计研究办公室 (Neri&Hu)。


640.png

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Pedro Pegenaute


跨越东西方的设计语境,如何理解并结合不同的文化,并将它们作为建筑语言反映到设计中,是胡如珊和如恩设计研究室作品中时常讨论的主题。他们的设计在特殊的场地\客户\文化背景,和建筑结构原理的普遍性中寻求平衡。


640.jpg

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室内©Pedro Pegenaute


在新场所和旧历史之间创造有意义的对话,保留历史痕迹,细腻的材料选择与场地肌理相呼应。如恩设计研究室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建筑与景观、多元文化,历史与当下,以及使用体验。胡如珊建筑在地性的诠释,正如他们在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的设计辞中写道“建筑在‘破坏—循环—再创造’之间的无尽演变”。


640.jpg

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陈颢


640.jpg

叠川麦芽威士忌酒厂©陈颢


对于渴望将多元生活经验融入设计的新一代建筑师,在与World Architecture Community的采访中,胡如珊和郭锡恩鼓励年轻建筑师拥抱个性,并将经历融入设计:“我们接触到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自己,并为我们的工作建立灵感池。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让年轻一代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试图违背他们的本性。” [1]



‍‍‍‍‍‍‍‍‍‍‍‍张永和 | 曾任MIT 系主任

回到学科核心

培养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



1681783469936955MjSH.jpg


“我相信建筑更接地气,最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张永和曾在采访中提到。他相信设计中所涉及的广泛话题,最终都要从建筑学的最核心“空间、材料结构,生活方式 ”,锚定在每一天专注的实践之中。[2][3]


张永和在建筑家庭中长大,在南京学习建筑,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建筑硕士学位。他曾在中国和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并于 2005 年至 2010 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2012 年成为首位普利兹克奖华人评审。张永和和妻子鲁力佳于1993年在美国成立非常建筑工作室 FCJZ,后来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独立的建筑事务所。


640.jpg

垂直玻璃宅©非常建筑


张永和的设计探究围绕着人的生活方式展开,比如在垂直玻璃宅中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实验,在脚踏车宅中对自行车文化与空间的探究。不仅仅是建筑物,他的“非常建筑”设计还包括设计家具、工业产品、服装、珠宝等等。看似涉猎广泛而且没有固定形式,但在他眼里都是围绕着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探讨。


640.jpg

脚踏车宅©非常建筑


640.jpg

锅碗瓢盆餐具系列©非常建筑


在教育理念上,张永和呼吁课程重点回归到建筑学科核心,即掌握对基本的材料、建造、使用的规律与逻辑的分析思维。他曾在2001发表的《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批判中国建筑教育对美术表现的过分倾重,本末倒置地混淆了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而真正的建筑教育核心应是培养“完整的建筑师 – 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4]



王澍 | 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

现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重建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



640.jpg


作为中国第一位荣获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实践和教学都为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语境中,试验一种中国本土的建筑学。他指出属于中国建筑传统存活在工匠的技艺中。只有让工匠技艺与现代建筑技术共存和共融,并延续下去,才是真正地传承了中国建筑文化。[7]

王澍曾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的建筑系,并于2000年在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和妻子陆文宇于1998年在杭州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


640.png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Iwan Baan


探索传统建造工艺和自然材料的在当代建筑的应用是王澍研究的核心之一。他向工匠学习传统手工建造经验,并与他们在施工现场共同讨论方案。他的作品循环使用大量旧材料,并发展出一种将旧砖瓦与现代混凝土混合砌筑技术 –-- 延续传统,保留时间和记忆。


640.png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Iwan Baan


640.jpg

宁波滕头案例馆©Lu Wenyu


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立建筑学院时,王澍正式提出“重建一种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和培养“哲匠”的目标。他带领学生多了大量中国乡村调查,记录传统文化和技艺在村落空间中的延续,进行1:1的材料结构试验等等。[8]


640.png

王澍带领学生到乡村调研©王澍



梁思成 | 曾任清华大学系主任

探索属于中国的建筑史和现代建筑学



640.png


梁思成是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开拓者和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他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并获得硕士。1928年回国后,他与林徽因先后在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中国高等院校最早的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


640.png

梁思成手绘的历代斗拱演变立面图


成长在革命和民族崛起的年代,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期间受到欧洲各国建筑史启发,立志要书写属于中国人建筑史。彼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建筑教育和理论。他和林徽因一起,借助西方建筑理性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古建筑。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结构在不同朝代发展变化,并与西方建筑结构类比,赋予中国建筑重要的历史地位。[5]


640.png

梁思成手绘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


另外,梁思成还致力于破译中国宋代建造典籍《营造法式》,溯源中国木结构建造方法的依据。他和林徽因做了大量实地测绘,寻找古籍中描述建造方法的实物对照,并记录整理成书。[7]


640.png

梁思成手绘的独乐寺观音阁剖面


在东北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系时,梁思成将美国的“体形环境” (physical environment)的理念引入中国,倡导建筑教育要关注广义的人居环境。他将建筑系更名为“营建系”,设立“建筑学”和“市镇规划”专业。梁思成的思想也延续在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中延续。[6]



瓦尔特 · 格罗皮乌斯 | 曾任包豪斯建筑系主任

倡导跨学科的教育理念,精通艺术和技术



1681783792243945XR4h.jpg


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和他所创立包豪斯设计学院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设计教育。


成长于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时代,作为建筑师的格罗皮乌斯希望为社会最紧迫的住房问题做出贡献。他看到机械生产能够降低住房建造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惠及百姓。


同时,他也看到机械生产中“美”的匮乏。秉承“统一艺术和技术”和“适应机械生产”的信念,他创立了包豪斯,目标是培养符合工业社会要求,具有统一艺术、工匠、以及机械生产思维的新生代。


640.jpg

格罗皮乌斯参与设计的AEG 涡轮机工厂©d.teil @ flickr


格罗皮乌斯的建筑实践从德国领军工业建筑史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的事务所开始,与密斯凡德罗共事。在参与工业项目中,格罗皮乌斯看到新机械技术和工业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机械预制建筑组件对大规模住宅建设效率的提高。他意识到房屋建设从手工到机器的转变趋势,并相信高效的大规模生产,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


640.jpg

格罗皮乌斯与迈耶一同设计的法格斯工厂©Martin @Flickr


为适应大规模机械生产,格罗皮乌斯提倡使用标准化机械预制建筑组件,并通过提供多样的组件搭配创造可变化的方案。同时,他强调标准化的是组件,而不是建筑。每一个组件必须能有效且和谐地相融,最终组成一个统一并且超越其结构的整体。[9]


640.jpg

法格斯工厂玻璃窗©Martin @Flickr


为了充分影响国家的工业,格罗皮乌斯决定创立一个新学派,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包豪斯学院。他倡导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培养“同时精通艺术和技术的合作者”。他设计的课程从色彩形态构成和艺术表达开始,再到由形式导师和技术导师共同教授的工作坊。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真正结合艺术思维和匠人技巧。[9]


640.jpg

由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德绍校园 

图源:www.bauhaus-dessau.de


由于纳粹的镇压,包豪斯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格罗皮乌斯在1937年搬到美国,并在哈佛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他对于工业理性的思考,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建筑学院课程的基础架构。


640.jpg

包豪斯课程结构图 图源:Wikimedia Common



密斯·凡·德罗 | 曾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

少即是多



640.jpg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代表。密斯在设计中寻求结构秩序最小的建筑框架,作品理性而优雅,空间开放而平衡。他的设计格言 “少即是多” (less is more) 和“上帝在细节中” (God is in the details) 在设计界流传至今。


640.jpg

范斯沃斯之家 (Farnsworth House)©Archdaily


范斯沃斯之家 (Farnsworth House)是体现了密斯 “少即是多”设计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这座房子用八根工字钢柱巧妙地将建筑悬浮在森林中,连续的全玻璃幕墙将室外的自然引入室内。在极简开放的秩序中,自然、建筑、和人成为一个更高的统一体。


640.jpg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Pepo Segura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又称为 Barcelona Pavilion) ,是密斯另一代表作。场馆内没有门,使得空间连续流动;大面积玻璃幕墙消解建筑内外的界限。低矮的层高将人的视线引向广阔的室外。在石材的纹理和金属的光泽之下,这个建筑艺术品简洁又充满细节。


640.jpg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室内©Gili Merin


在格罗皮乌斯之后,密斯曾短暂接任包豪斯院长,直到学校关闭。1939至1958 年,密斯担任伊利诺伊工学院( IIT)建筑系主任,并开设了一个新的三步教育模式取代传统的美术学院(Écoledes Beaux-Arts) 课程:从材料/结构/形式(Mean)开始,到建筑目的和类型研究(Purposes),最后是项目规划和建造(Planning & Creating)。


如他”少即是多“的极简理念,密斯寻找一种能被学习,且应用于所有现代建筑的语言。他试图研究出一种清晰、客观、理性的秩序作为建筑通用原型,并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开放特定项目的衍生方案。


640.png

密斯凡德罗制定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1938年建筑教育计划_1938 年

©Brenner Danforth Rockwell



保罗·鲁道夫 | 曾任耶鲁建筑系主任

个性的设计,客观的教育



640.jpg


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 是美国粗野主义(Brutalism)的建筑师代表。他在美国奥本大学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去哈佛大学跟随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深造。鲁道夫擅长使用混凝土作为材料,用结构推演有趣的空间。他的作品在现代主义风格流行的时代,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和创造力。


640.jpg

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的特茅斯校园建筑©Courtesy of UMass Dartmouth


640.jpg

耶鲁艺术建筑学院©Gwathmey Siegel & Associates Architects


1958~1965 年,鲁道夫担任耶鲁大学建筑系主任, 并设计了美国粗野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之一的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大楼。他自由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在这座建筑复杂的空间,多样的纹理,流畅无缝的内饰,和光线充足中展现。


640.jpg

耶鲁艺术建筑学院©Gwathmey Siegel & Associates Architects


超越建筑单体,鲁道夫的设计理念延伸至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整体联系。在1961,他在耶鲁发表的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演讲中,他说“我们缺乏关于如何将一座建筑与另一座建筑联系起来,以及赋予其间空间意义的连贯理论。[...] 同时,我们正在寻找建筑的概念方面和技术之间更有说服力的关系”。[10]


640.jpg

在特茅斯校园规划中,保罗·鲁道夫以整个校园构建一个“社会整体”思考设计

©Courtesy of UMass Dartmouth


鲁道夫认为建筑师和教育者的角色是截然相反的 —— 作为建筑师他充满个性和情绪,而在教学上鲁道夫注重传授客观的基本原则(场地/空间/尺度/结构/功能/场所精神),并有意识地克制主观的表达。他倾听学生的追求,并给他们客观的建议。也正是无法平衡两种角色的拉扯,鲁道夫在八年后辞去了教职。[11]



约翰·海杜克 | 曾任库珀联盟建筑系主任

启发学生找到个人建筑语言



640.jpg


约翰·海杜克 (John Hejduk)的作品充满了象征性元素,用建筑富有情绪和诗意。对于海杜克来说,建筑是思想在现实的表现。[12]


海杜克的思想是建筑师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之后,对建筑的重新思考,是国际风格和技术的反思。如果建筑具有超越技术的永恒,那永恒的精神或原则是什么?


640.jpg

Wall House 2©Liao Yusheng


墙宅 Wall House 2 (又名AE Bye House) 是海杜克于 1973 年为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院的Arthur Edward Bye设计的,但由于建造成本高昂被搁置。直到约翰·海杜克意外去世才获得资金开始建造。


这栋充满诗意和空间隐喻的建筑是海杜克建筑师和艺术家思想的融合,因其与超现实主义雕塑和立体主义绘画结合,备受赞誉。


640.jpg

Wall House 2 手稿©MOMA


受害者 (Victims) 是 海杜克参加1984 年柏林 Prinz-Albert-Palais 纪念公园竞赛的作品。他是海杜克对建筑叙事,以及空间随时间演化的思想实验。在这个作品里,海杜克在纳粹酷刑室上虚构了 67 座具有戏剧身份的建筑物。每一个角色将随着时间推移建立社会关系,然后逐步把故事推进。


640.jpg

John Hejduk 的Victim 手稿


海杜克的教学生涯从1950年代开始,先后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保罗·鲁道夫手下教书。1965年,海杜克担任联盟建筑系主任。


640.jpg

在John Hejduk 和 Roger Canon编写,库珀联盟出版的《建筑师的教育:一种观点》中收录了 54 个学生作品, 展示了他们基于立体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视觉发现,及对建筑空间的深入探索和思想。(已绝版)

©Cooper Union


出于“建筑是一种思想的形式表达”的理念,海杜克认为掌握“建筑的内容”才是建筑教育的精髓,而不是基于职业机制的训练。海杜克让学生在总结伟大艺术品的基本原则,并在设计中测试。[12] 他发明了一种九方格的抽象练习,启发学生找到自己的空间语言。[13]


640.jpg

海杜克发明的九方格作业(9-square-grid)



后记



回顾系主任们的建筑和教育理念,不难发现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批判与继承:从寻找理性秩序,到本土和个性的表达,还有对浮夸图像的反思和回到建筑教育核心的呼吁。

在东西方的对比之中,可以看到现代中国建筑设计教育和实践,从借鉴到文化自信,正在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蔡元思

专栏编辑|Mel

发文编辑|Miranda

审核编辑|XZn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Lyndon Neri And Rossana Hu From Neri&Hu: Quality Over Speed In China

张永和:“我的建筑想适用于所有人“

gooood访谈专辑第十四期 - 张永和

张永和: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

梁思成、林徽因:用建筑解读古典中国的美学

走进清华 | 梁思成与“体形环境论”

王澍 | 返璞中寻真

建筑学报 | 王澍 | 教学琐记 | 2017年12期

《新建筑与包豪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965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1961

JOHN HEJDUK: ARCHITECTURE AND ITS IDEA "It's not just building per se. It's building worlds"

https://www.design.upenn.edu/post/rossana-hu-lead-architecture-department

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