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一般住宅项目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做出的强排方案,北京当代MOMA以名画《舞者》为设计概念,用空中连廊的形式复现了互相连接的手臂,形成了“城中之城”的设计概念。除了在8栋塔楼中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Steven Holl利用连廊将建筑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内置了浴池、咖啡厅、游泳馆和餐厅等多种多样的生活功能,塑造一个“空中的理想社区“,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也十分有趣。不同于其他欧美的建筑大师,Holl一开始并没有主动地进入中国市场找设计来做。北京当代MOMA的项目来自于甲方的主动邀请。2002年北京现代集团向Holl发出了一封邀请信,询问他是否有兴趣考察一个共8栋塔楼的公寓项目。对此,常年在美国靠竞赛投标来赢得项目设计权的Holl感到十分不可思议,立即改变了行程计划动身前往了北京。现代集团安排了奔驰专车在机场接待了Holl及其助理,并为其安排了豪华酒店,从房间便可以看到紫禁城全景。第二天甲方再次安排专车进行了接送,并在现代集团的主楼里面为其举行了小型的欢迎仪式,在LED屏幕上滚动放映着“热烈欢迎StevenHoll及其助手”等字样。虽然Holl还未真正接下这个项目,等他来到项目规划现场时,他惊奇地发现甲方已经在场地周边竖起了巨大的印有他宣传肖像的广告牌。虽然那个时候每个建筑大师在中国都能享有同样的待遇,这种做法还是让Holl感到不可思议。在项目尚未开始之前, Holl就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除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之外,他希望甲方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经费,双方为之签订了协议。后续设计中,为了打破传统的点式塔楼布局和封闭的社区形式,Holl在塔楼的14-19层用高低起伏的环形连廊将塔楼联系在一起,这大大增加了结构造价,甲方花了足足两个礼拜来进行预算计算并进行了研讨论证,最终回复是只有短短两句“虽然你的设计方案经费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预算,可是我们会尽量调整预算来满足你的方案要求。”在现代集团最初始的设计要求中,场地中央的老工厂需要保留并改造为一座博物馆。Holl在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原有建筑形式比例十分不协调,在新楼建成之后会成为场地中碍眼的存在,因此在第一次讨论会议时,他便提出在这一点上不会依照甲方的设想进行设计,需要拥有操作的自由权,甲方最终接受再次签订了设计协议。在最终的方案中原有的工厂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巨大的倒影池,在水池一侧建立了漂浮的影院,这一片天地成了社区最受欢迎的中央庭院,承载了居民的日常休闲生活。在首次方案汇报时,虽然Holl的方案在诸多方面突破了甲方的限制要求,但现代集团的总裁还是表示了认同。他表示“在方案中,Holl将人们的精神需求层面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深信,所有的公寓都会被销售出去。”这样的反馈既在Holl想象之中,但总又让他觉得不那么真实。后续深入设计也开始有序地进行。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现代集团对Holl及其方案的尊重态度让Holl觉得十分诧异,在他的印象中大多数地产公司只是对“大理石地板配黄铜门把手”有着炙热的追求,把建筑设计看作是一种赤裸裸的生意,而对城市空间毫无兴趣。但在北京当代MOMA项目中,现代集团对建筑师的尊重和赋予建筑师的充分自由权让他感受到了被尊重,他也切切实实一刻不停地在两个月内为其创作了一个足够精彩的作品。在楼盘销售时,Holl充满情感化的细腻设计让业主纷纷为之慷慨解囊,甲方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回报,而2021年的今天小区均价已经达到了13.6w/㎡的天价,成为了诸多明星买房的首选。在12年的运营中,为了管理之便,Holl部分设计理念并未能完全实现。其一,由于每栋塔楼的独立管理导致8栋塔楼之间可穿越式的连廊产权问题充满了争议。笔者于2021年8月调研时环廊已全部关闭,内部服务设施也难以再得到充分利用。其二,Holl设计时希望小区能够拥有自身服务属性并向公众开放,以促进商业繁荣,然而半开放的理念并未完全实现,为了保障安全小区设置了仅供内部人员使用的门禁。这样最终又变成了Holl所反对的“小区设有护栏和警卫,他们鼓励并且反都市化。”总而言之,虽然当代MOMA的后续运营与Holl的最初设想存在出入,但整个项目设计和建成过程中甲方对设计师的尊重让2021今天的我们无比艳羡。除了不是每个设计师都拥有让甲方甘愿折服的大师光环,当下增量项目减少而设计师大量囤积的供求关系也让今天的建筑师丧失了部分话语权。希望每一位设计师都能遇到好的甲方,创造出双方满意的精彩设计!关于Steven Holl更多故事,推荐大家阅读《锚:斯蒂芬·霍尔作品专辑》。以及纪录片《The body in space》。
作者|安安
专栏编辑|Yihan
发文编辑|Yiwen
审核编辑|Linqi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著作:《Steven Holl: Architecture Spoken》
纪录片:《The body in space》
期刊论文:《北京当代MOMA 联接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