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社区
宁波东钱湖的教育论坛是一个由会议中心、酒店、美术馆和住宅等设施组成的群落。由于业主从业教育并收藏艺术,因此在该项目中教育与艺术并重。论坛还专门为来访的学者及艺术家建造了四栋“坊宅”,即工坊与住宅的结合,以供他们进行相对长期的研究或创作。
鸟瞰东钱湖教育论坛 © 田方方
鸟瞰四栋坊宅 © 田方方
设计研究
四个坊宅中的三个是张永和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没有业主和基地的情况下首次构思的,设计的焦点是如何模糊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界线。这些“纸上建筑”实际上是严肃地对建筑核心问题之一 – 空间 – 的研究,同时也是可建造的方案。坊宅设计的特殊背景使这组建筑成为教育论坛有关艺术研究讨论的参与者。
张永和绘制的院宅研究,1991年 © FCJZ
院宅研究实体模型 © FCJZ
探索空间原型
这组坊宅可以认为是建筑空间概念的测试。在这些坊宅中,工作-生活使用需求相对开放,促使我们以空间形态为主导推动设计,产生了四个空间原型,每栋具有独一无二的空间特质。空间设计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对体验进而对生活方式的想象。
根据其最具特征的建筑元素,四栋坊宅被分别命名为:廊廊相对宅,玻璃十字宅,来去梁上宅,和翻转屋顶宅。
从建筑群入口看四栋坊宅 © 田方方
总图 © FCJZ
廊廊相对宅
设计操作想象将一个对称的体量沿中轴分为两半,向外拉开,并在之间置入一水体,在其两侧的底层对应地布置了敞廊。相对的两个廊下空间横跨水面形成该坊宅的半室外-室外生活场所。
廊廊相对宅鸟瞰 © 田方方
廊廊相对宅入口 © 李柯梁
居者要穿过水院从一侧的住所抵达另一侧的书斋去工作,工作结束回归住所再次跨水而过。过水,成为每日生活中的仪式之一。坐在廊下与对面廊下的朋友隔水交谈, 是小住于此的又一乐趣,此刻廊的关系化作人的关系。
两廊之间的水院 © 李柯梁
从底层的工作空间看水院及厨房 © 田方方
生活廊一层的厨房 © 田方方
生活廊的楼梯 © 田方方
生活廊二层的起居空间 © 田方方
工作廊二层的书斋 © 田方方
玻璃十字宅
一层的研究室以风车形布置。二层的玻璃宅被透明的十字形双层幕墙均分为四间同等大小的房间,其使用分别限定为起居、餐厨、休息、洗浴;同时双层幕墙的空腔将二层和一层联通起来。
玻璃十字宅鸟瞰 © 田方方
玻璃十字宅的每侧各有门廊 © 李柯梁
玻璃十字宅二层入口侧立面 © 田方方
一层的十字形半室外空间 © 李柯梁
十字形天井 © 李柯梁
二层玻璃宅的空间既开敞又分割。居者沿外侧玻璃墙环绕而行,得以欣赏周边连续的水院,且一瞥四个方位上院墙缺口中透过来的远方风景。
二楼出入口 © 田方方
二层由十字空腔玻璃幕墙隔开的四间房间 © 田方方
二层玻璃宅的承重墙从玻璃幕墙围合面推进来,
形成有水院环绕的房间之间的过渡 © 田方方
从二层房间俯瞰一层 © 田方方
一层四个研究室之一的烹饪实验室 © 田方方
来去梁上宅
一个造型艺术工坊属性的高空间被两个内向的超大门廊夹于中间。十字形可走人的横梁穿过画室上空。
来去梁上宅鸟瞰 © 田方方
来去梁上宅入口 © 田方方
从东侧看来去梁上宅 © 田方方
在这栋坊宅里,创作围绕梁展开。居者可以站在梁上审视自己的创造,也可从梁上吊挂作品,或从梁上进入书房。
贯穿建筑和庭院的梁 © 田方方
从边院看楼梯间 © 田方方
从廊下看工作室室内 © 田方方
在可行走十字横梁上 © 田方方
横梁可通往图书室 © 田方方
从可行走的十字横梁上可以欣赏挂
在两侧墙面上的艺术作品 © 田方方
三楼的厨餐厅 © 田方方
翻转屋顶宅
一个大空间由一个颠倒坡屋顶划分出工作和居住两个相通的部分。
翻转屋顶宅鸟瞰 © 田方方
翻转屋顶宅廊侧立面 © 田方方
翻转屋顶宅主入口 © 田方方
居者创作与生活几乎在同一空间里。在视线上,各在屋顶一侧的工作和居住区域只有有限的联系;但居者无论在哪一侧总能意识另一侧的存在。坊宅的意义在于既分又合。
入口 © 田方方
一层的开放空间 © 田方方
通过门廊望出去,上面可看到
屋顶与二层之间的空隙 © 田方方
二层生活区 © 田方方
从浴室门口看二层生活区 © 田方方
材料性
钢筋混凝土像粘土一样被用来塑造纯粹的空间。通过木模板,外露的混凝土表面纹理避免了抽象化并获得了物质性表现。
木模混凝土墙面细部 © 李柯梁
木模混凝土塑成的建筑空间:从室内到室外© 李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