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月亮湾风景区,是皖南川藏线的上一座徽派小楼。月亮湾是一条由几十条小溪汇成的河流,近年来,因其野趣横生、轻松愉悦的滨水“轻游玩”业态而出圈,倍受周边省市出游爱好者的青睐。
遇涧民宿,Yujian Boutique Hotel ©徐英达,黄迪
皖南川藏线的上一座徽派小楼,The previous Hui-style building on the South Anhui-Tibet Highway ©徐英达,黄迪
建筑为砖混结构的乡村自建房,原有共18间小客房。业主希望对原有“家庭旅馆”型建筑立面、空间布局、室内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提质。而我们希望在满足基本功能诉求的同时,为空间注入一些区域性格与情绪体验。
情绪与地域性,Emotions and Regionalism ©徐英达,黄迪
水墨、宣纸、茂林花砖
徽派的黛瓦粉墙恰合了水墨的底色,宣城泾县又以出产宣纸闻名,设计之初我们也很自然的想到将这样的意境融入概念中。但较之常见的黑白色调运用,我们希望水墨与宣纸在这里的转译除了优雅,更多一点活泼写意。
宣纸与水墨,Xuan Paper and Ink ©徐英达,黄迪
茂林花砖是宣城泾县特有的一种古建筑内外墙装饰材料,也是当地传统工匠给我们的馈赠:花砖最显著的特点是同一块砖上有黑、白两色,黑色似青近墨,白色近灰,两种色调组成千变万化的抽象图形,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具有山水画的意境和美感。如水墨般双色土壤之间的中和作用,奠定了材料特有的“筋骨”,此外,因其原料特殊,花砖还有牢固轻便,耐碱耐酸,不沾灰,不开裂,能拒腐防变等物理特性,是非常理想的装饰材料。
传统茂林花砖制造工艺,Traditional Maolin Ti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古人和今天泾县的匠人更善于将花砖运用在徽派建筑的外表面上,而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尝试将它与长虹玻璃、杜邦纸等现代材料工艺结合,让其融入室内,形成“水墨”与“宣纸”的对话,使空间既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诗意韵味,又具有现代抽象派艺术的气质。
传统茂林花砖在民宿空间中的运用,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Maolin Tiles in the Space ©徐英达,黄迪
“生命力”
小楼南侧隔着公路与重重青山对望,也是民宿接待外来客人的主要入口。北面则有着更为活泼灵动的月亮湾小河景观,旺季水里满是漂流的充气筏和撒欢的孩童。客人可以在一层公共空间小作茶歇,也能在负一层餐厅用餐,或穿过亲水小院到河边戏水。经由室内视线组织,南北两侧客房都能与山景或水景隔窗相望。屋顶也设置了休闲露台,使得公共空间贯穿整座民宿。
建筑室内功能空间剖面示意,Schematic Section of Interior Functional Spaces in a Building
茶歇,Tea Break ©徐英达,黄迪
休憩,Relaxation ©徐英达,黄迪
民宿的公共空间,旨在打破平日生活的隔阂,让来自不同区域、背景、年龄、性格的客人能够在同一屋檐下共处、共融,既能找到自己独处的角落,也能肆无忌惮的与陌生人交流沟通。因此这里是充满生机和包容性的:一层公区空间平面采用纯粹的围合式结构,并沿墙设置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沙发,从而创造出多元的互动场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在的角落。
为交流与事件发生的情境创造可能性,To Create Possibilities for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Events
公共客厅a,Living Room a ©徐英达,黄迪
公共客厅b,Living Room b ©徐英达,黄迪
餐厅,Restaurant ©徐英达,黄迪
茂林青砖和杜邦纸,小花砖与原生木料,不同材质肆意碰撞,为空间参与者预留了最大的自由度与探索空间。家具采用粗犷的木材和竹编,不追求精致的边角和收口,反而未经雕琢的自然美感对这里来说更加难能可贵。相较于千篇一律的工业流程化“产品”,我们更希望这里呈现出民宿主悉心打理并不断变化的状态:虽不完美,但充满生命力。
“肆意碰撞”,“Flexible Combination” ©徐英达,黄迪
“生机勃勃”,“Vitality Flourishing” ©徐英达,黄迪
化零为整,一居一境
经过平面的局部重构优化,将原有的18间客房合并调整为新布局的14间。这十余个房间自下而上分布于建筑的四个楼层,由于建筑一侧望向河水与村庄,一侧紧邻道路与山峦,不同楼层、朝向的房间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外部条件,加之民宿主人对于产品功能多样性的诉求,几乎每个房间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性格:
山景前的客房,Guest Room Facing the Mountains ©徐英达,黄迪
河流前的客房,Guest Room Facing the River ©徐英达,黄迪
公路一侧的低楼层客房强调内部体验,A Low-floor Guest Room On the Roadside, Focusing On A Curated Interior Experience ©徐英达,黄迪
窗景,Scenery ©徐英达,黄迪
二层两间旧客房被合并成了家庭亲子套房,确保空间开敞通透的同时,通过室内高差暗示动静分区,划分出起居和卧室空间,也丰富了垂直体验。原有的两个露台被合二为一,形成带状长廊,借由卧室区榻榻米和起居室沙发的抬高,自然形成户外能看到的海洋球池和滑梯区,这也成了建筑最好的空间昭示面。
丰富的客房空间层次,Diverse Ways of Using Guest Room
亲子套房使用场景 a,Scenarios for Family Suite a ©徐英达,黄迪
亲子套房使用场景 b,Scenarios for Family Suite b ©徐英达,黄迪
三层客房结合浴缸布局,将榻榻米朝向微调后,摒弃了对极致视野的盲目追求,也规避了对面山上破旧自建房的消极视线;四层结合公共露台设置向外延申的灰空间,模糊了室内外边界;北向客房则更多考虑与溪水的互动。
客房一角 a,A Corner of the Guest Room a ©徐英达,黄迪
客房一角 b,A Corner of the Guest Room b ©徐英达,黄迪
客房一角 c,A Corner of the Guest Room c ©徐英达,黄迪
“哺育新生”
民宿不应成为千篇一律的旅途驿站,它应当扎根生长于这片土地:遇涧民宿的新生,不仅是对建筑的重塑,更是一次对在地性与公共性的探索实践。空间是本土文化技艺的容器,在现代旅居闲游中叠加地域性。作为反哺,在地性也给予空间不可替代的差异性和独特体验。
文化与技艺的容器,A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Locality and Publicity ©徐英达,黄迪
餐厅一角,A Corner of the Restaurant ©徐英达,黄迪
相较客房,我们认为之于民宿公共属性同样重要,因此一方面预留了更多可供自由组织的区域,也贴心设置了能够激发使用者好奇心的空间因子,实则为“可能性”预留了空间,也为其创造了条件。希望每一位旅途中选择在这停留的的客人,都能找到重新出发的理由和动力。
公共客厅c,Living Room c ©徐英达,黄迪
茶室,Tea House ©徐英达,黄迪
-1层平面图,Basement Floor Plan
1层平面图,1st Floor Plan
2层平面图,2nd Floor Plan
3层平面图,3rd Floor Plan
4层平面图,4th Floor Plan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遇涧民宿
设计方:上海潜水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平介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完成年份:2024年7月
设计团队:武升华,黄迪,肖明峰
项目地址:宣城,安徽
摄影版权:徐英达
合作方:苏州再造设计
建筑面积: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