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来自非洲小村镇的他 年少远走他乡学习技艺追寻梦想
近年来,在国际建筑界舞台上有一位来自非洲的建筑师备受瞩目,想必不少建筑师朋友也听说过的名字,他就是Diébédo Francis Kéré迪贝多 · 弗朗西斯科 · 凯雷。这位青年建筑师出生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的一个叫做甘多的小村镇,在这个极其贫困的地区,凯雷作为当地首领的长子,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那个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孩子,于是在七岁时就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做木匠学徒。

Gando Village,Burkina Faso 2000
© Wikipedia User:Schulbausteine
可能这听起来有点疯狂,要知道布基纳法索是在一个很少有木结构的国家,而且还有白蚁侵蚀的问题。然而木匠学徒的项目却帮助当地与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打开了大门,也是因此幸运的凯雷获得了奖学金,并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前往柏林学习建筑。

©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虽然年少远离家乡,然而凯雷一直记得布基纳法索的房屋常常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洪涝问题,可以把所有东西冲走。在一次采访中,凯雷提到“当地人们花费大量精力的建造房子,但结果却一瞬间就被冲毁干净,这让我感到十分气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决定选择学习建筑,想要把稳定性与和谐带到缺乏这两种特性的建筑的地方”。

©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也是由于这份信念,在建筑学习的过程中,凯雷已经决定了学成之后要回到家乡,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并且使用经济可行的当地材料让当地人也参与到建造过程中,贯彻其“设计与可持续建造施工”的设计理念。

©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凯雷事务所项目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建造(Building):根据场地环境与文脉,利用当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激发使用者参与其中,创造出具有可持续与包容性的社区聚集空间。

© Kéré Architecture
设计(Design):探索建筑与艺术科技的结合,将常规的建筑项目类型扩展到临时结构,装置,室内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跨学科实践,从而加深人们对建筑环境和空间关系的理解。

© Kéré Architecture
知识(Knowledge):通过教学研究,演讲,展览以及出版物的方式与未来建筑师产生交流互动与思考,同时也与咨询师,建造者以及手工艺人等建筑领域外的实践者合作,一起建造实体1:1模型来测试各种设计想法与建造材料。

© Kéré Architecture
02/ 贝宁国民议会大厦 他在非洲大陆上种下一颗棕榈树
2019年,凯雷事务所在贝宁共和国议会大厦项目竞赛中,以棕榈树为设计概念灵感的方案取得第一名,最终成为项目委托建筑设计师。

© Kéré Architecture
凯雷希望展现贝宁共和国的现代国家形象,强调民主的价值以及公民的文化身份。项目在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下,今年三月正式动工。

方案以当地常见的棕榈树为设计灵感,在西非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在树下商讨共识,一起决定社区的发展,棕榈树就如一个永恒的标志,在见证前人的传统的同时,又激发了后人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敬。

Concept sketch of Benin National Assembly by Jeanne Autran-Edorh.
© Kéré Architecture
整个项目呈现开放公共的姿态,使用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底层“树干”部分设置了一系列的休憩座椅,在提供遮阳的同时也给使用者创造更多停留的机会。

© Kéré Architecture
议会礼堂则设置在建筑底层另一端,室内天花板在呈现动感形态的同时也给建筑上方提供了结构支撑。

© Kéré Architecture
建筑“树冠”部分则主要为办公以及其他辅助空间,室外以及走廊外部一系列的竖向板在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遮阳效果时,也给建筑外立面风格带来节奏感。



© Kéré Architecture
“树干”部分的中心为开放的中央庭院,给建筑整体带来自然通风效果,同时也种植了当地植物。



© Kéré Architecture
作为建筑项目的中心,庭院中央的大螺旋楼梯自下至上将整个议会大楼垂直空间串联了起来,同时庭院内的绿植设计也提升了使用者的舒适度,激发了与自然环境产生更多互动的可能性。

© Kéré Architecture
03/ 在地建造以人为本 让非洲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延续
甘多小学项目
作为凯雷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其赢得了01年阿卡汉建筑奖的荣誉。项目旨在为家乡甘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改善教学环境。利用当地现有易得的建筑材料黏土砖,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建造技术,让当地村民参与到建造过程中。室内外空气通过砖缝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增加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的目的。

© Simeon Duchoud
蛇形画廊
这个项目被视作是建筑界对弗朗西斯凯雷认可的重要里程碑。同样选取树作为为灵感,巨大的屋盖就如树冠一般,在天晴时,让参观者可以庇荫聚集;下雨时,雨水又能顺着屋顶的坡度流入地面雨水收集系统,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在夜晚,树干内的灯光通过孔隙发散出来的灯光,又吸引着生活在这个社区的人们前来聚集。

© Iwan Baan
肖尔格中学
同样坐落在凯雷位于布基纳法索家乡的一个项目,环形的空间形态增强了社区的聚集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交流空间。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延续了甘多小学的方式,同时在外立面又增加了一层木帘,不仅有助于自然通风还提供了额外的户外遮阳空间。

科切拉音乐节装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在2019年夏天火遍了全球社交媒体,引得各大网红争相打卡的装置。凯雷将项目名称命名为“SarbaléKe”,在其家乡的语言中意为“庆祝之屋”。装置再次以西非大陆的猴面包树为灵感,延续了其家乡传统文化中人们围绕在树下的聚集庇荫的传统,外立面涂上模拟加州阳光和山谷环境等绚丽的色彩,吸引着人们聚集,从而增强了音乐节游客的参与感。

© Iwan Baan
在一次采访中,凯雷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中国谚语似乎就是凯雷的人生信条,这位旅居他乡的青年建筑师,从未忘记自己的故土。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How to build with clay and community
©️ 2013 TED Talk
作为2001年阿卡汗建筑奖和2005年可持续建筑建筑奖的获得者,凯雷的社会责任感,一直鼓舞着他在求学结束后回到自己非洲大陆,与他的父老乡亲分享自己所学知识:提倡与传统材料与现代建造技术的有机结合,达到可持续的目的,让使用者尽可能融入建筑建造的过程,增强归属感,鼓励他们决定自己的未来。
作者|陈文珮
编辑|Yihan
发文编辑|Dipo
审核编辑|Linqi
*本栏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
版权©建道筑格ArchiDogs,转载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media@archidogs.com,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Reference:
https://www.kerearchitecture.com/work/building/benin-national-assembly
https://www.floornature.eu/diebedo-francis-kere-5663/
https://www.kerearchitecture.com/work/building/gando-primary-school-3
https://www.kerearchitecture.com/work/design/serpentine-pavilion
https://www.kerearchitecture.com/work/building/lycee-schorge
https://www.kerearchitecture.com/work/design/sarbale-k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23gIlr52Y